刘亚丁《俄罗斯文艺》2021年第1期摘要:目前的文献尚不能提供古斯拉夫人多神教神话中具有比较完整的东方崇拜的可靠材料。12世纪的《往年纪事》表明,在俄罗斯人接受基督教之后,已然形成了包括东方在内的半神话半实在的"全世界观"。"东方"在接受东正教之后的古罗斯乃是吉祥之地。12世纪丹尼尔的《游记》和15世纪阿法那西·...
刘郝霞《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2021年第1期摘要:中国古代图书装帧史上,卷子向册叶形制的演变是公认的趋势。这一趋势中产生的一些使用不很广泛、没有可靠古籍记载的装帧形式如“缝缀(缋)装”“龙鳞装”“旋风装”“粘叶装”等究竟有什么样的特征,引发了学界激烈的论争。中古写本文献缀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
刘郝霞《宏德学刊》2021年第2期摘要:“缝缀装”(又曾被称为“缝缋装”)实是依据在敦煌文献中发现的实物拟名的一种装帧方式。其与“旋风装”“粘叶装”类似,一直没有得到可靠古文献记载的印证,现代学者是凭借对几种装帧方式比较特别的写本文献,特别是敦煌文献实物样式的分析得出的相关定义和特征。在进行中古写本文献...
李果、苏婧《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2021年第2期摘要:本文立足韵律句法学,详细探究了羌语的核心重音及其核心重音指派规则。羌语核心重音的指派规则遵循德语型择重律并促发了一系列的句法效应,包括附加语和补足语的句法位置、数词“一”和名量词的隐现等。本文不仅深化了对羌语语言机制的认识,还进一步探讨了汉藏语系其他...
国威《宋史研究论丛》2021年第1期摘要: 作为宋元时期寺院改革的代称,"革律为禅"并非内涵单一的概念,它至少包含三重意义:一是寺主承继方式的转换,二是寺院宗派属性的变化,三是组织管理体制的更张。而造成这一复杂现象的原因,在于"律寺"和"禅寺"含义的变迁,它们最初主要指称寺院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北宋中期之后才...
杜晓莉《汉语史研究集刊》2021年第1期摘要:由yama和loka兩個詞根複合而成的Yamaloka一詞在漢文佛典中的翻譯,第一個詞根以音譯爲主,第二個詞根以意譯爲主,有的譯者也採用音義兼譯的方式翻譯兩個詞根。歷代譯者組合運用這幾種翻譯方式,爲Yamaloka共創造出了 16個異譯詞。在書寫上,譯者們常常使用同音替代,使得該詞有19個...
董明来《符号与传媒》2021年第2期摘要: 本文认为,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表意的本质乃是含义意向;而即使未曾面对任何一个具体存在的他人,主体仍然可以运用表意规则进行含义意向。表意的本质将其与编码和解码过程区分了开来:信息论和符号学中的编码-解码过程,总是涉及信息或者意义在实存的不同位置或主体之间的交流。...
丁淑梅、王士春《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摘要: 据新发现《长洲宋氏世谱》宋学朱族裔史料,爬梳宋广业《兰皐诗钞》、陈元龙《爱日堂诗》和黄之隽《 堂集》等,考知《古本戏曲丛刊六集》收录稀见剧目《忠孝福》乃黄之隽受宋广业之托,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六至八月间所作。宋氏托请作此剧目的是回乡建祖父合祠、办虎邱燕...
张放、杨颖《新闻界》2021年第2期摘要: 以政务短视频、政务直播为主要样态的移动政务视频以迅猛之势成为政务传播的新"利器”,而碎片化作为一种能有效吸引用户并增强用户黏度的策略常用于其内容制作。然而,对其传播效果的检验却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基于符号学视角的2×2多因素组间设计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移动政务视频...
张放、杨颖《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8期摘要: 传统网络人际传播理论认为,网络表情符号的出现是为了弥补网络人际传播非言语线索缺失的弱点而达到降低沟通不确定性的目的。然而,以"迷之微笑"表情为代表的一部分网络表情符号如何有效降低沟通的不确定性却存在疑问。2x2 多因素组间设计实验发现,迷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