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来《符号与传媒》2021年第2期摘要: 本文认为,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表意的本质乃是含义意向;而即使未曾面对任何一个具体存在的他人,主体仍然可以运用表意规则进行含义意向。表意的本质将其与编码和解码过程区分了开来:信息论和符号学中的编码-解码过程,总是涉及信息或者意义在实存的不同位置或主体之间的交流。...
点击量:
【2024-12-12】
丁淑梅、王士春《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摘要: 据新发现《长洲宋氏世谱》宋学朱族裔史料,爬梳宋广业《兰皐诗钞》、陈元龙《爱日堂诗》和黄之隽《 堂集》等,考知《古本戏曲丛刊六集》收录稀见剧目《忠孝福》乃黄之隽受宋广业之托,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六至八月间所作。宋氏托请作此剧目的是回乡建祖父合祠、办虎邱燕...
点击量:
【2024-12-12】
张放、杨颖《新闻界》2021年第2期摘要: 以政务短视频、政务直播为主要样态的移动政务视频以迅猛之势成为政务传播的新"利器”,而碎片化作为一种能有效吸引用户并增强用户黏度的策略常用于其内容制作。然而,对其传播效果的检验却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基于符号学视角的2×2多因素组间设计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移动政务视频...
点击量:
【2024-12-10】
张放、杨颖《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8期摘要: 传统网络人际传播理论认为,网络表情符号的出现是为了弥补网络人际传播非言语线索缺失的弱点而达到降低沟通不确定性的目的。然而,以"迷之微笑"表情为代表的一部分网络表情符号如何有效降低沟通的不确定性却存在疑问。2x2 多因素组间设计实验发现,迷之微...
点击量:
【2024-12-10】
董明来《原道》2021年第2期摘要: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中的“知”和“行”,都是对情感意向性的描述:前者指向情感行为的表象特性,后者则强调一种伦理的“好恶”性。这个命题首先指伦理性的情感意向与作为其基础的表象之间的结构同一。所谓的“知行本体”,就是指合乎儒家伦理规范的、对事物的情感性表象。同时,本文从胡塞...
点击量:
【2024-06-20】
车祎《斯文》2021年第2期摘要: 尺牍总集的大量编纂是明代散文史上突出的现象。明代尺牍总集的编纂方式,范围上从仅收古尺牍到兼收古今,编排上从以时代为序到按事用分类,风格上从偏重“正大”“古雅”到崇尚“隽”“奇”,反映出崇古或务俗、严肃或好奇、关注文体正变或迎合读者趣味等不同取向,这与编选者的知识结构、文体...
点击量:
【2024-06-20】
李果、王长林《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年第2辑摘要: 立足语体语法,本文对《祖堂集》“弘忍、惠能”篇中出现的上古汉语句法结构[VP+PP(附加语] 和[VP 而VP] 进行详尽分析,指出它们是言语交际中正式体体原子作用的产物,是用来调节交谈双方的关系与心理距离的语体手段。本文同时将《祖堂集》和《景德传灯录》“弘忍、...
点击量:
【2024-06-06】
完德加《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4期摘要: 祖谱承载着个体生命经历和族群的集体记忆。四川木里等地自称“培米”的部分藏族中传承着《董氏父系丧葬祖谱》,该祖谱用古藏文撰述,其内容呈现了远古时期培米人的历史文化。文章在探讨该经书的地方性、口头性及其书写特征的基础上,阐释了文中所记述的培米人“董氏”先祖对空...
点击量:
【2024-06-06】
孙尚勇《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摘要: 《周南》《召南》主要是西周取代殷商之前的作品,与周人创业以至兴盛密切相关,是周人经营南国的教化之具,这两组作品最初确立的时间可能在文王“作邑于丰”前后。《关雎》《采蘩》《采蘋》等反映采摘菜类用于祭祀的作品,可能产生在文王最初举行禴祭和称王之后...
点击量:
【2024-06-06】
孙尚勇《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摘要: 以礼让为国”的内涵是探讨“以天下让”的根本制度问题,这与孔子的理想政治密切 相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讨论的是治国理政以教化天下的先后次序:第一步,以《诗》 教为中心,培养整个社会的“文德”;第二步,因俗制礼;第三步,功成作乐。这是孔子...
点击量: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