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庆、庞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2期摘要:“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不是老子托古自创之语,而是其前代传下来的古谚。其原始意义也并非如老、庄所说是国君应有的谦退、柔弱之德的体现,而极可能是远古对部落首领的职责和义务观念的遗痕。 关键词:《老子》;原始宗教;王权...
刘长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摘要:土家族由巴人融合诸族群而成,其族迄今尚口传数种女始祖神话,与族群之演进颇有关系。卵玉神话等有族群整合、认同,佘氏婆婆神话等则具族群区分、识别之功能。二者恒交互作用于族群之演进。 关键词:土家族;女始祖神话;族群演
刘林魁 《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摘要:《汉法本内传》是一部成书于佛道论争异常激烈的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伪史著作。它不但完善了汉明求法这一传说,而且融入了另一部佛教伪史著作《周书异记》的主要内容;既继承了这一为时人信服的佛教来华传说,又突破了其原有的主题,增加了佛陀先于老子、佛教优于道教的信息。在叙...
何剑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8期 摘要:五台山是佛教之名山,早在南北朝至唐初时代,即盛传为文殊菩萨之道场。维摩诘的化迹也因文殊而远涉五台,并成为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维摩诘相关的圣迹(石像)、讲诵、礼忏、禅修等方面,对五台山的维摩诘现象进行了考察,着重讨论了它在...
何剑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5期摘要:刘长卿早年居长安及洛阳读书应举时,即已接触在帝京河洛一带广为流传的北宗禅法,在早期禅源的接受上有北宗禅的因素,其时间当在开元末、天宝初年。他的禅诗显示了承自东山法门的北宗禅和台宗禅相融合的特点,这不仅和其履历有关,且与天宝以还南方律宗和天台宗所...
丁淑梅 《文化遗产》,2009年02期 摘要:中国古代傀儡演剧因为在时间、地点、场合、氛围等活动场阈上与赛戏、市戏、夜戏的黏附关系,受到历代官方清理异端与整顿风俗的持续不断禁毁。傀儡演剧虽然无法逃脱官方禁戏法与礼的双重禁锢,但其道具搬弄的仪式感、演出效果的狂欢化与集众场阈的开放性社会影响,还是在有限的活...
丁淑梅 《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3期摘要:明代中期以后禁毁戏剧愈演愈烈,加之时事政治斗争的复杂,文人士大夫因戏剧肇祸的事件频频发生,而不少文人又挥戈而起,对“戏剧戕人之恶”口诛笔伐,并通过官箴俗训、功过格等言论和行动参与禁戏,这种文人作剧被禁与文人禁戒戏剧的悖论循环,反映着明初以来官方禁撰禁演禁观...
丁淑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1期 摘要:清代官方禁毁民间演剧,以神鬼剧和凶戏为焦点,从角色装扮、活动方式、观演理念几个层面予以指罪和钳制,造成了清代民间演剧的地域分化,同时也激发了民间的反禁毁声势,地方演剧活动与官方的禁戏威权形成了对峙。 关键词:禁毁;神鬼剧;凶
周裕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摘要:北宋著名诗僧惠洪的文字禅观念是针对当时禅门流行的“无事禅”和“无言禅”而提出来的。他借助包括佛学以外的儒道思想资源和经典言论对“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平常无事”的禅宗宗旨进行修正,为文字禅的有效性作出辩护。在文字禅理论的支持下,惠洪留下的...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摘要:中国古人兄弟之间取名有若干规则。双名者,兄弟名皆在相同位置有一字相同;单名者,兄弟名皆有相同的偏旁部首或结构形式。此外有若干特殊规则,如取“八元”“八恺”、《周易》卦名等。取名规则与维护宗法秩序和血统纯洁的目的相关。古人表字有与名的涵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