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2023年第1期
周裕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摘要:惠洪一生崇拜苏轼,其《石门文字禅》中化用苏轼诗句诗意一千多处,其文论主张也与苏轼如出一辙。惠洪在苏轼北归十年后被流放海南,写下“补东坡遗”诗七首,补足苏轼在海南当写而未写的内容。这种“补遗”方式可能受到苏辙《补子瞻送姜唐佐秀才》诗的启发,但...
周俊勋、刘宇《汉语史研究集刊》2023年第2期摘要:漢語動物雌性稱謂中隱含有原始漢藏語的信息。漢語表動物雌性義的“草”與藏緬語的“草”具有同源關係,而藏緬語不少語言中的“草”與“矮小”義同源,漢語表雌性義的“草”也同樣來源於“矮小”義的隱喻。表動物雌性義的“?”,一般認爲是“牸”的訛字,本文認爲“?”與“牸...
尹富《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8期摘要:《论语·泰伯》“巍巍乎”章的一处异文是“舜禹”还是“舜”,长久以来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联系《论语》其他篇章和《尚书》《孟子》等儒典,可以发现,该处异文关联着儒家评价上古圣王贤臣政治传统总结出的两种倾向:一是以尧舜为典范的无为,一是以禹为典范的有为。在儒家看来,无...
王成林《古籍研究》2023年第1期摘要:印刷本禪籍是當前學界研究的重要對象,這一方面是由於印刷本禪籍流通廣泛,另一方面是以印刷本爲資料來源創製的各種電子佛典數據庫爲檢索帶來便利,反過來又加深了人們對印刷本的依賴。與《大藏經》中其他類别文獻尤其是漢譯佛經相比,禪宗文獻明顯的不足在於不少情况下底本不明且缺...
完德加《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摘要:灵魂观是宗教和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同宗教和文化传统对灵魂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喇()”魂作为藏族传统生命叙述的重要概念之一,历年来受到国内外藏学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相关研究中往往将其与佛苯轮回观的主体即“识”,混为一体。从本土文化角度看...
蒲柏林《励耘学刊》2023年第2期摘要:宋金时期磁州窑系生产的诗文瓷枕因山西河津窑址的发现得到补充。瓷枕上书写之诗不仅具有校勘、辑佚价值,也使迥异于传统文学史的民间诗歌旨趣浮出水面。消暑功能、枕面规制、供需关系共同决定了瓷枕题诗偏好清幽自然风物、篇幅短小、语意浅近的特点,卖家采取文字装饰的策略以迎合市...
李果《中国语文》2023年第4期摘要:上古汉语的典型状语[X然]分为光杆状语[X然]w和有句法分枝型状语[X然]p两类,其中[X然]p可以作后置状语,但文献中未见[X然]w作后置状语的记录。这种对立在《孟子》中还造成句法-语义错配。过去对“然”的研究较少涉及此现象。本文提出,这一对立并非由句法、语义或语言混合所致,而是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