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民族艺术》2023年第4期摘要: 要考察藏彝走廊多民族共生之“民族文学生活”,需要先对文学生产/消费逻辑下作为现代性表征的线性时间观进行反思,强调在具体地方生境、 日常生活方式和身体实践行动中才能深入理解民族文学生活的深层生命经验。以围绕“乾隆王打金川”展开的地方景观、故事讲述和历史时间经验方式为...
点击量:
【2024-12-13】
侯俊《汉语史研究集刊》2023年第2期摘要:《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直音》作爲《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的音注材料,屬於隨文注音式音注文獻。本文通過對全文音注類型的判斷分析, 排除與語音無關的音注類型,從聲韻調方面歸納出音注反映的語音現象,得出其確爲出自宋代,可以作爲宋代音注類音韻文獻材料使用。
点击量:
【2024-12-13】
侯俊《中国语文》2023年第2期摘要:日藏《直音汇韵》是清代康熙年间刊刻带有直音音注的启蒙类书,音注反映出其语音性质是以清初安徽安庆、桐城一带方音为基础的洪巢片江淮官话
点击量:
【2024-12-13】
国威《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2期摘要: 宋代寺院普遍施行的甲乙制与十方制,并非如前人所论,仅是两种不同的寺主继承制。实际上,它们涵盖了建筑布局、 人事结构、居食方式、行事规章等寺院生活的各个方面,故应视为两套完整的寺院组织管理体系。而十方制的实际起源,则可追溯至中唐时期禅寺的独立和清规的创制。从这个角...
点击量:
【2024-12-12】
丁淑梅《民族艺术研究》2023年第5期摘要: 1930年梅兰芳访美,京剧走出国门,引发“梅兰芳热”。作为中国戏曲与世界对话的一次文化之旅,其间许多事件受到空前关注并被讨论。在形成域内外“梅兰芳热”的文化链条上,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深入考量。《梅兰芳歌曲谱》开创中西合译谱的新式记谱法,为打造梅派艺术唱腔、舞...
点击量:
【2024-12-12】
丁淑梅、杨帆《艺术学界》2023年第1期摘要:小说戏曲插图在转译文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生发出叙事功能。以继志斋刊本《重校玉合记》和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玉合记》插图叙事为中心,通过对插图中的人物情态、故事空间、主题阐释等叙事要素进行梳理,考察插图在塑造人物、重构故事和文本阐释方面的价值及图文互动关系。...
点击量:
【2024-12-12】
戴莹莹、邹知《敦煌学辑刊》2023年第3期摘要: 不同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王梵志诗的创作实践呈现出一种“前人没有注意的传统”。这种传统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取材选题、语言系统、描写技法、意象编联、体式韵律。从诗歌内部来看,它“零距离”地描摹、刻画唐代民间下层社会中的人与事,纤毫毕现地展现...
点击量:
【2024-12-12】
戴路《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摘要:宋四六的代言书写是指宋代文人为皇帝、宰执、地方官等代撰制、诰、表、启等应用性文章,其互动性贯穿于文本生成的四个阶段。在意图融合阶段,言意的二元结构集中体现为代言之笔与他人之意的关系,宋人通过日常的沟通协商,既塑造适合人际交往的“公意”,又妥善阐发蕴含作者喜怒爱...
点击量:
【2024-12-12】
王彤伟《中国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1期摘要: 对于《左传•昭公十三年》中的“子产以幄幕九张行”,不应理解为“子产|[以幄幕九张]行”,而应当理解为“子产||[以幄幕九]张行”。其中的“张” 不是量词,而是动词,表“张设”之义。
点击量:
【2024-12-10】
张放、甘浩辰《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摘要: 政务社交媒体在使用拟人化策略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会呈现出虚拟人格,因而存在虚拟人格传播效果的问题。政务微博 2×2×2多因素组间设计控制实验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调节效应回归分析与Bootstrap中介检验显示:务实型人格感知对账号资料拟人化信息认同效果存在...
点击量: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