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裕锴 《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3期摘要:本文旨在讨论佛教禅宗的建塔制度及其有关生死丧葬等文化观念。禅林之塔可分为祖塔和普同塔两种,前者为祖师个人入葬之塔,后者为众亡僧骨灰合葬之塔。普同塔之制体现了百丈清规蕴藏的众僧生死平等的精神,而祖塔之制在后世则受世俗皇权和儒家观念的影响日益等级化。禅林中两种...
郑珊珊、谢谦 《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5期摘要:对比之前的中国古代社会,晚明社会的变化非常显著,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在各个领域产生了碰撞和融合,袁黄《了凡四训》,颜茂猷《迪吉录》,刘宗周《人谱》等善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通过分析《了凡四训》中体现的立命观念和宗教思想,可以发现晚明精英儒家思想的世...
张艮 《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1期摘要:宋代“以才学为注”的阐释学方法出现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宋人“以才学为诗”,诗歌文本阅读障碍极大,本朝人注本朝诗就极有必要;二是知音说和前贤注疏佳作的影响,使宋人也希望通过对本朝诗人诗集作注以达到“立言以不朽”;三是孟子“以意逆志”的尚意阐释学传统及宋代经学阐...
薛宝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2期 摘要:宋人对前人(包括本朝前辈)诗文的接受,除了表现在师法某些作家作品进行创作之外,还表现在对前人诗文集的整理上。在诗文整理过程中,出于知人论世的目的,宋人或积极编撰年谱、本事类著作,或对诗文进行编年,或注明典故出处。在这些编纂、整理工作中,明显表现出...
薛宝生 《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摘要:明代唐诗选家多复古崇唐,基于对唐诗不同发展阶段艺术成就的轩轾黜陟,而各自为选,使得唐诗选本大盛于时。学者多着眼于唐诗选本与选家文学主张的对应关系研究,而很少留意选家对选本价值的期许,即是在选家看来,选本中代表唐诗精髓的诗作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大体说来,有将所...
徐新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摘要:通过分析现代中国人类学领域的几种代表性观点,阐述有关多民族国家人类学的社会背景和学理创建问题,目的在于阐明多民族国家如何获得人类学的分析和解释;与此同时,人类学又如何可望经由多民族国家得以延伸与拓展。 关键词:中国;多民族国家;人类
霍省瑞、谢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摘要:清代小说中妒悍题材屡见不鲜,说明妇女妒悍已成为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既呈现出类型化与普遍化特征,也受到当时男权社会的谴责与规训,主要由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晚明以来的尚情观念及清代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所促成;不仅细致而深刻地表...
王祝英、张涌泉 《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摘要:宋代刘祖尹《题石壁精舍》一诗有四种不同的文本,文章逐条讨论其文字的出入,认为该诗以康熙、嘉庆《义乌县志》所载文字最为准确顺畅;《宋诗纪事》所载颇多臆改;《全宋诗》则是杂糅嘉庆《义乌县志》、《宋诗纪事》二本而成。 关键词:刘祖尹;题石壁精舍;异
王祝英 《编辑之友》,2013年第3期摘要:在大众传媒时代,电视、网络等强势媒体对传统图书出版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选题、内容资源到出版物形态的变化再到宣传营销,大众传媒在整个图书出版流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也部分消解了图书自身的属性,带来过于娱乐化、商业化的问题,明显暴露出一...
阮怡 《四川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摘要:20世纪各类权威的文学批评史著作多认为陆游《读近人诗》批评了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雕琢奇险之病。然而,黄庭坚论诗亦反对雕琢奇险之风,他作诗以生新瘦硬著称,以其为宗的江西诗派更有汗漫无禁之病,与雕琢之风不可相提并论。此诗批评对象应是以字斟句酌为能事的四灵诗人。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