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慧 世界宗教文化. 2016年06期  摘要:琐罗亚斯德教是古老的人为宗教。琐罗亚斯德教虽然在信仰上提倡一神崇拜,但是在宗教哲学上,却提出了二元论:存在与纯粹精神世界的创世神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一切有形和无形。其救世主的观念约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以前,成为各种宗教救世主的先导思想。琐罗亚斯德教的救世主琐什扬斯...
点击量:
【2020-10-28】
普慧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摘要:文学是人类审美情感的书写活动,中国文学经典的形成往往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往往是后世给定的。无论是诗人、作家、作品,甚或文体,都需要后人发现、传播、推广、提升。文学经典需要人们的接受、宣传,但却并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似乎...
点击量:
【2020-10-28】
彭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03期 摘要:通过数量统计与分析,可以从籍贯、寓寺、宗派、存诗等方面描述宋代湖南诗僧的基本态势。就地域分布而言,宋代湖南诗僧中寓湘诗僧远多于湘籍诗僧,且大多集中寓寺于潭州的长沙与衡山,籍贯与寓寺分布都极不平衡;在宗派方面,几乎所有可考诗僧皆为禅僧,且绝大多数属于...
点击量:
【2020-10-28】
吕肖奂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摘要:陆游一生不善于与人交往,多数人际关系诗歌在情绪表达上因为缺少分寸感而显得不那么“得体”:在官场中与官员交往的唱和散发着自傲自负又自卑气息;与同类朋侪交往唱和不像士人那样彬彬有礼,而如同江湖游士一样亢奋使气;退居乡下后陆游基本断绝与士人阶层往来...
点击量:
【2020-10-28】
刘亚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摘要:可以从外部和内部来探究俄罗斯汉学界的6卷本《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价值和意义。首先,从世界中国知识生产的途径来看,《大典》既顺应汉学家和思想界合流的趋势,又在中国文化能否适应现代的问题上给予肯定回答,而且以其学科的全面性独标一格。其次,从俄罗斯汉学...
点击量:
【2020-10-28】
梁昭 民族艺术,2016年01期 摘要:彝族诗人阿库乌雾于2015年出版了汉英对照诗集《凯欧蒂神迹——阿库乌雾旅美诗歌选》,体现了中国少数族裔的文化表述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阿库乌雾的旅美诗歌具有浓郁的民族志特征,创造性地从彝族视野来描写美国印第安文化,与以往从汉族文化的角度书写的美国形成鲜明的对比。阿库乌...
点击量:
【2020-10-28】
李瑄 浙江学刊,2016年01期 摘要:诗歌和戏曲在中国文学史中地位悬殊。正统诗学排斥戏曲的影响,然而明清发达的戏曲文化仍难免渗透到诗歌中。吴梅村既是清初诗坛领袖,又是曲界名手。“梅村体”歌行与其三部剧作在题材、叙事模式、主题上都有鲜明的相似性。即以“易代”为中心,作“传奇化”处理的题材;以时间“前—后...
点击量:
【2020-10-28】
李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05期摘要:“梅村体”是清代诗歌研究的常用术语,目前学界对其的使用却相当含混。实际上从清代开始,“梅村体”就多指诗体、内容、风貌等特征都相当确定的一种诗歌写作范式。钱仲联教授界定其四项特性:一、体裁为七言歌行;二、题材是当代重要历史现实;三、以叙事为主干,近“...
点击量:
【2020-10-28】
李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容量的扩展是一个难题。诗歌体制成熟之后,语言也趋于凝固。明代复古诗学极力维护诗歌语言的雅正,排斥更新;性灵文学思潮冲击复古,语言观是关键。其代表人物袁宏道的诗歌语言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追随复古理论,努力掌握经典唐诗模...
点击量:
【2020-10-28】
李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摘要:袁宏道在中国诗学史上的意义值得重新检视。他一般被看作“性灵文学”理论的代表,但各种不同性质的文献均可证明,其对晚明文学的主要贡献不在于理论阐释,而是扭转了笼罩诗坛的复古风气。其论诗火力集中于揭露复古弊端,其诗歌写作则从诗歌本体观、审美观、语言观等方...
点击量:
【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