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日日常化和日常节日化”是2015年中国节日的基本格局,也是当代中国节日生态的缩影。2015年,传统节日面临衰微,政府、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试图重构传统节日的内涵;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教化民众、巩固认同创设的政治性节日也呈现出娱乐、休闲的面向;亚文化群体创立了包括双11、圣诞节在内的新兴节日,但难...
点击量:
【2020-10-23】
【摘要】现代锦鲤(Koi)的发源地为日本新泻县的二十村乡,是文化复合体的表现。随着日本全球化战略的推行,锦鲤文化从地方民俗文化被建构为日本国家传统文化,并向海外传播。当全球化的锦鲤文化流入中国时,与中国传统的鲤鱼吉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第三种文化”,即“中国锦鲤”文化。中国锦鲤文化不断...
点击量:
【2020-10-23】
【出版信息】上海:商务印书馆,2018年。【内容简介】本书是有关利用影视设备进行文化活动记录的第一部结合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指导手册,在中文和英文出版物中都没有类似的。本书依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融合了最新的观念,吸收了人类学和传媒学等学科的思想,当然,突出了民俗学的理念,更是结合了中国和美国的实际情...
点击量:
【2020-10-23】
【摘要】中国传统的堪舆学,涉及到古代中国人对于天文和地理关系的认知,形成了一整套针对中国山川形势的整体性的、开放性的空间观念体系。风水术数赋予了不同等级的地域空间以整体性的、符号化甚至神话化的文化想象和象征意义。在针对自然空间的“意象化”过程中,地域社会的自我形象和身份认同也被有效地培植,并逐渐...
点击量:
【2020-10-23】
【出版信息】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2018。【内容简介】In this sensitive and personal investigation into Benin's occult world, Douglas J. Falen wrestles with the challenges of encountering a reality in which magic, science, and the Vodun religion converge into a single univers...
点击量:
【2020-10-23】
【摘要】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承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之余波而兴起,以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转向为标志而发生视角转换,由此引发了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知识生产及学科意识的递进式发展,逐渐壮大成为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学术力量。无论是对村落研究单元边界的裁定,对民俗学学科边界的探索,还是“标志性文化”“语...
点击量:
【2020-10-23】
【摘要】“马桶”曾经是江南地方最为普及的便溺之器,在中国各地,围绕着马桶曾经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民俗。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中国都市化进程的扩展,“抽水马桶”在乡村也逐渐普及,遂使得马桶走向了终被淘汰的命运。然而,各地民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马桶为陪嫁品之一的传统民俗却并没有完全消失,那些不再在日...
点击量:
【2020-10-23】
【摘要】本土化议题近年来颇受学界关注,但作为一门有着本土渊源的学科,中国民俗学界对此较少讨论。从学术理路出发,结合民俗学的当下情境来看,民俗学面临着由传统民俗学向现代民俗学的学科转型,在此过程中本土化是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民俗学的本土化还面临着本土概念建构的无意识性与国际视野不够深、广、新...
点击量:
【2020-10-23】
【摘要】作为一种形式,“一封信祭祀”未必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甚至还有着很大的文化争议,但不管怎么说,“一封信祭祀”背后的民俗延伸话题,却是值得重视的。退一步讲,即便不支持“一封信祭祀”,也应该通过文化研究,探索民俗延伸的现代化表达。【期刊名称】《兰州日报》,时评,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18年05期【年,...
点击量:
【2020-10-23】
【摘要】由于学科体系的划分和学术传统的差异,说唱文学的研究长期以来存在案头(纸质文本)和田野(口头文本)分野的问题。以说书为中心的说唱文学研究发现,活态文本是说唱艺人每一次现场表演过程中所产生的文本,是从纸质文本到口头文本之间的“正在进行时”文本样态。它的提出本质上是一种方法和视角上的转换,这种转换...
点击量: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