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理明 《古汉语研究》,2005年04期
摘要:本文探寻“教化”一词形式变化的基础、过程和原因,并试图对俗语源的产生提出解释。“教化” 在运用中产生了乞求的意义,这种以词语整体性为基础的变化,使它的字面意义和使用义失去照应;基于汉字 的表义作用,人们对它的语义结构进行重新分析,对它的理据提出新的理解,调整了它的书面形式。这种情况 一再发生,产生了“叫化”“告化”等形式。另外,“叫化子”缩略成“化子”与表示骗子的“花子”发生感染,“花子” 有了乞丐的意义,类推作用使这种感染扩散,出现了“叫花子”“告花子”等。
关键词:词义感染;重新分析;俗语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