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15年第1期 2015年 6月 30日
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俗文学分类研究(三)”
成果介绍
《女神降格辨》
一、最终成果框架和基本内容: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序论、正文和余论,其中正文分为三章。
序论重点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女神研究的成果和失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交待了本文的写作目的、结构和方法。
第一章分析了认为女神降格的理论基础。认为女神降格的理论存在一系列假命题,将“母系制”等同于“母权制”乃其基础。
第二章以女娲、西王母为例,驳斥了认为女娲、西王母降格的事实论据。从而得出女娲、西王母并非降格而是升格的发展趋势,进而讨论了诸女神发展演变的复杂性。
第三章回应前两章,提出了影响女神价值评价的诸多因素,并主张运用文化要素分析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女神加以研究,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余论部分强调了降格论者的理论基础――将“母系制”等同于“母权制”的谬误,并进而指出了这种谬误对女神研究和现实社会的不良影响,重申了本文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前贤尽管在神话研究、叙事研究和性别文化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理论到实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不少论题还基本上付诸阙如,如:神话叙事与性别文化的互动;神话特殊性与性别复杂性的遇合境况;古今中外性别差异及其在神话中的反映;男女神祇的功能区别和价值体现等等,本课题着力回应这些问题。
三、价值
(1)思想观点上的原创性 它是针对当前普遍论点的发微析疑、检讨纠偏,具有革新性、现实性和前沿性。(2)论题设计上的新颖性 如神话叙事与性别文化的互动;神话特殊性与性别复杂性的遇合境况;古今中外性别差异及其在神话中的反映;男女神祇的功能区别和价值体现;神话性别研究之于当代和谐性别观的重大指导意义等。(3)跨学科成果的运用和反思 将古代神话与当今性别研究相结合,在材料采纳和论证上均能调动多个学科、多种理论的参与运行。(4)学术推进性:神话研究的新视角和性别研究的新领域 将性别视角引入神话,不仅对男女神祇的神格、地位和演变进行本体探究,也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多方面讨论,并探究了神话的特殊性遇合性别复杂性之后的种种境况;同时将神话引入性别,又是性别研究的新领域。
《敦煌变文故事研究》
框架和基本内容:
绪论
第一章,敦煌变文写卷的形成
第一节,敦煌变文写卷的抄写和收藏
第二节,敦煌变文写卷的产生与封存
第二章,敦煌变文故事的来源
第一节,敦煌变文中的佛教(外来)故事
第二节,敦煌变文中的非佛教(本土)变文
第三章,敦煌变文故事的形成
第一节,敦煌变文故事的创作――以《庐山远公话》为例
第二节,敦煌变文故事的拼合――以《伍子胥变文》为例
第四章,敦煌变文的故事特征
第一节,敦煌变文故事的内容类型――以世俗类作品为中心
第二节,敦煌变文故事的讲述方式――以战争描写为中心
结语
研究者并不孤立地看待敦煌变文故事,而是把它放在中国叙事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过程中,通过对敦煌变文故事的考察,来探讨这一文学现象的主要特质,以及敦煌变文故事的产生对中国叙事文学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努力揭示出中国叙事文学传统所独有的文学基因和风格特征。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以前期成果《敦煌变文写卷著录》对所有敦煌变文写卷的穷尽性考察为基础,首先从分析敦煌变文的写卷入手,着重考察敦煌变文写卷的抄写、流通、收藏与最后的封存,尽力从变文写卷所遗存的全部信息中去复原和再现其原始状貌。
在考察变文故事来源的研究中,笔者重点考察了变文内容与变文题名的相互关系,从而在佛教题材变文中梳理出由佛经到讲经文再到变文的缓慢递进以及相应故事特征的变化与发展,这一动态演进的过程及其相关特征也在世俗题材的变文考察中得到大致的印证,变文故事的生成机理和呈现样态都被梳理得更为清晰,变文之“变”的演进过程及其中所涉及和蕴藏的各种内涵也由此有了更多的想象和研究空间。
笔者认为敦煌变文中的佛教题材故事和世俗题材故事大致分属外来题材故事和本土题材故事。外来题材故事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而兴起。本土题材故事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外来题材故事的启发和诱导而形成的,但其内容包蕴多端,在社会中下层拥有较多的听众,并在不断演进转化之后开启宋元叙事文学的时代新潮。
在对敦煌变文故事所作实证性研究当中,笔者把本土题材类作品当作分析重点。一是对故事内容上进行个案分析,二是就本土题材故事的主题倾向进行群体性研究。这些故事的一半以上都带有怨愤类的主题倾向,某些篇目情绪还相当激烈,而且艺术技巧相对较高,抄写数量较多,社会接受度也可能更大。
笔者还以战争描写为重点分析对象,从形式技巧的角度考察敦煌变文故事的艺术水准,认为敦煌变文故事中的战争描写在作用上都还没有超出史传文学的同类描写,大多流于程式化的潦草敷衍,而这既关系到创作者的水平,也关系到接受者的欣赏趣味和需求,从总体上反映出中国故事草创期的大致风貌。
《宋元民间故事分类研究》
民间故事本来是指民众以自发方式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叙事文体,其原生态是口头文学。可是古代的原生态的故事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作品仅仅是其书面保存形式。本书之民间故事,指的主要是文言故事中出自田夫野老蚕妇村氓的口头传承部分,与作家的独立创作相区别。其中包括被学者称为宋代的民间故事集成的《夷坚志》、大部分内容还是民间故事的元代无名氏编撰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以及被民间文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青琐高议》等。本书研究的核心,则是以类型为标准,探讨由大同小异的情节所构成的系列故事及其包含的内在意义。本书在分类上主要是在参考宋元故事家的归类类别的基础上,根据文言故事的实际发展情况,加以归纳简化。宋代对文言故事进行分类的著作有《太平广记》、《云斋广录》、《新编分门古今类事》等,但以《云斋广录》的分类最为简洁明了。本章参考以上诸书,将宋元民间故事分为灵怪类故事、兆应类故事、仙释类故事、丽情类故事和贤能侠义类故事五种。
在以往的民间口头叙事创作文本研究和对民间故事讲述活动的田野作业中,总是把故事母题或类型的比较、或文学的主题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往往忽略从民间俗信的角度进行探索。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民间故事、传说、寓言、笑话在普通民众之间的广泛传播,正是传播俗信的民间习俗化的过程。在民间,讲故事活动的民俗信仰心理暗示功能十分鲜明。另外,探讨同类民间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内容的雷同及变异也是本书的主要目的,并尽力联系特定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环境阐述其原因,分析其源流。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对民间故事中道教生命信仰的分析,如洞穴信仰、光的信仰、石类信仰、气的信仰等,道教正是综合了古代纷繁复杂的生命信仰,把它融会贯通于道藏之中。所以以上这些关乎永生信仰的类型既在民间故事中有丰富体现,也在道教典籍里被作为成仙的具体方式加以运用。
《清近代俗文学研究》
本课题从晚明、清代至近代这一时期的通俗小说、传奇戏曲、弹词、鼓词、子弟书等的研究思路,遵循由微观到宏观、个别到一般的规律。即由对俗文学不同体裁的个案研究入手,探索俗文学的一般发展规律和艺术特征,并从中发掘出文化方面的意义。具体的方法是:从文献学的角度,从版本、目录、校勘等方面搜集第一手资料,整理出俗文学各类体裁作品最权威的经典文本;从语言学的角度,从文字、语词、音韵、修辞等方面确立文本最权威的理解和阐释;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各类文体的生成、发展及其社会背景;从文艺学的角度,分析各类文体的主题、结构、风格、表现手法;从宗教的角度,挖掘各类文体作品中蕴藏的信仰观念;最终从文化学的角度,探究俗文学对于构成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俗文学是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成民族文化、塑造国民心理等方面起着正统雅文化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对俗文学各文体的起源、流变及主题内容、艺术特点的研究,并由此更进一步对俗文学(非主流文学)与雅文学(主流文学)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必然对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文化史和学术史角度观察,本课题的完成,不仅为中国文学的分类和理论的重构提供重要依据,而且也将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健康的现代通俗文学作出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