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所动态 > 成果简报 > 正文

2010成果简报2

发布时间 : 2010-12-31 14:18    点击量 :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10年第2期                           20101231

 

 

 

 

  

 

 

论文类成果…………………………(1

著作类成果…………………………(4

基地重大项目成果简介……………(5


论文类成果

 

 

陈筱芳

1、《昭穆制度异议》,《史学月刊》20101

2、《春秋“跻僖公”新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

3、《周代庙制异议》,《史学集刊》20105

 

何剑平

1、《佛教神足通及其对中古艺术的影响》,《宗风》(夏之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2、《神僧万回与长安佛教》,《首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8月版

3、《无名相之法以名相说——论维摩诘王氏说及其眷属》,《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

 

罗宁

1、《贞陵遗事续贞陵遗事辑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

2、《邺侯家传邺侯外传考》,《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

3、《中华书局本旧唐书校读札记》,《华西语文学刊》第2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

4、《两种文言小说书目补正》,《中国俗文化研究》第六辑,巴蜀书社2010

5、《唐代景龙二年游幸佛寺应制诗述论》,《首届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陜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沈伯俊

1、《名著改编的几个问题——以新版〈三国〉电视剧为例》,《文艺研究》201012

2《重提旧案论曹操》,《明清小说研究》20104

3《蒲松龄的三国题材创作》,《文史知识》20106

4、《〈三国演义探论〉序》,《中华文化论坛》20103

5《明君与枭雄——论刘备形象》,《文学与文化》创刊号,2010年第1

 

王政2010年成果目录

1、《诗经女子参祭与民间俗信中的女性祭祀禁忌》,《民族文学研究》20104

2、《黄河边的镇河兽与中国古代“镇压”文化》,《敦煌学辑刊》20101

3、《京津冀方志所见民间演剧史料辑考》,《北京社会科学》20102

4、《论汪光被芙蓉楼的时代因素、史影与眉批价值》,《中华戏曲》20102

5、《红楼梦三家评本对贾宝玉形象的评批》,《小说评论》20104

6、《清代红楼梦〉艺术批评中的妙玉论》,《小说评论》20102

7、《略论红楼梦审美批评中的史湘云形象》,《小说评论》20102

8、《元明戏曲中的祭祀风俗摭论》,《东疆学刊》20103

9、《诗经“植物祭” 》,《兰州学刊》20105

10、《诗经禋祭与旧约燔祭》,《船山学刊》20104

11、《由诗经论及殷周时期的养马与牲畜清点》,《农业考古》20101

12、《略论诗经“耕作”喻义及其文化背景》,《农业考古》20104

13、《四川方志所见民间演剧史料辑考》,《扬州大学学报》20101

14、《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作家杂志》2010/18

15、《陕甘方志所见民间演剧史料辑考》,《作家杂志》20104

16、《略说宋诗中的祈雨》,《国文天地》20102

 

谢谦

1《朱熹与严蕊:从南宋流言到晚明小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5

 

徐新建

1. 《西南研究:地方、边省和国家》,《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2期

2. 《牧耕交映:从文明的视野看夷夏》,《思想战线》2010年2期

3. 《多难兴邦与灾难记忆》,《中外文化与文论》2010年总第19期

4. 《族群表述:生态文明的人类学意义》,《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3期。

5. 《文学与人类学的双重视界》,《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4期

6. 《汇集·扩展·宽容》,《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4期

7. 《从夷夏视野看“夜郎”》,《艺文四季》2010年2期

8.《甲秀古今》,《贵阳文史》,2010年

9. 《海纳百川 有容纳大》,《贵阳文史》,2010年

10、《牧耕交映:从文明的视野看夷夏》,《亚洲研究》,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2010年9月

 

俞理明

 1、《魏晋南北朝天师道典籍中的县官》,《宗教学研究》20104

 

张富春

1、《新发现的南明天妃封号》,《莆田学院学报》20096

2、《简论〈史记〉写人之绿叶扶花法》,《名作欣赏》20103

3、《论道教与民间信仰对不正当商业行为的遏制》,《宗教学研究》20103

 

张勇(张子开)

1、《敦煌变文燕子赋(乙)一冬”、“独舂鸟”和“欲无常”试解》,载颜廷亮主编《转型期的敦煌语言文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1

2、《普贤信仰的产生及大乘普贤形象的演化》(上),《四川佛教》20102

3、《普贤信仰的产生及大乘普贤形象的演化》(下),《四川佛教》20103

4、《普贤信仰及大乘普贤形象的演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7

5、《20世纪初西方著述对于中国文化的双重误导——以In the Land of the Blue Gown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为研究中心》,《中国俗文化研究》第六辑,成都:巴蜀书社20105

6、《试论印度佛教典籍的文体——以祇夜、伽陀和修多罗为中心》,《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7、《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所见蜀地和长安之间的佛教交流》,载增勤主编:《首届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陜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8

 

周裕锴

1、《济世与修心:北宋文人的寺院书写》(署2/2),《文艺研究》2010年第8

2、《<沧浪诗话>的隐喻系统与诗学旨趣新论》,《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10年第17期

 

 

著作类成果

 

 

《古典文献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0月第1版。本书由项楚、张子开主编,祝尚书、刘文刚、何剑平、武建宇、伍晓蔓、罗鹭等参与编写。相较于目前国内已有同类教材而言,特点有六:

一、全面性。全书包括十章,探讨了文献和古典文献学科的含义、文献的形成和流传、文献发展历史、文献的收藏和散佚、文献的着録、文献类型、文献版本、文献检索和文献整理等诸多问题,囊括了古典文献学的主要内容,令读者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古典文献的知识。

二、规范性。与现行绝大部分教材截然不同的是,引文注明出处,既可供读者追索,又避免了层层相因和抄袭的恶习。

三、创新性。虽然只是教材,编写者却并不满足于基本知识的讲授,而是尽力融入将己的研究心得,令之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学术性。

四、原典性。选择了古人有关古典文献的重要论述,篇幅占全书的一半。教材学习与原典阅读相结合,让读者在了解文献一般知识之后,有机会接触古典文献原文,从而解决了读者选择和寻觅原始文献之难题。

五、形象性。采用了大量图片,有助于准确地了解古典文献的形态。

六、适用面广。既主要用于文献学方面的本科教学,又可供研究生阶段学习,还是其它古代文化爱好者的优良读物。

 

《人类学写作》,徐新建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三国演义辞典》韩文版,沈伯俊主编,韩国玄岩社20102月出版。

 

《中国古代文学》,教材,周裕锴、谢谦、刘黎明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0出版。

 

诗经文化人类学》,王政著,黄山书社,20106月出版。

 

 

基地重大项目成果简介

 

2005年度基地重大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已全部完成,最终成果为3部专著,简介如下:

 

1、《中国古代祈财信仰研究》

 

物质财富的丰足富裕几乎是人类永恒的渴盼,由此孕育产生了祈求发财致富的民间信仰,我们称之为祈财信仰。本课题从以下方面研究祈财信仰发展史:

一、出土术数文献与祈财信仰。十九世纪末以来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使我们有幸一睹数千年前原生态的文献,由其中蕴含丰富民俗材料的术数文献可窥测祈财信仰之一斑。秦简《日书》从祭祀、婚育宅居三方面反映了先秦民间祈财信仰的面貌敦煌梦书、相书及愿文则打开了了解中古民间祈财信仰的窗口。礼佛写经、襄赞佛事、延僧设斋、结坛散食、赛天王神等佛事活动虽不专为祈财而作,但祈财则是其重要内容。

二、民俗文物与祈财信仰。从出土实物看,汉代摇钱树信仰目的有摇而得钱与上升仙界之别,然祈盼永葆富贵则一。汉墓出土摇钱树不仅是墓主升仙的天梯,且能以其摇而可得之钱财为墓主在仙界无限顺延人世富贵奠定取之不尽的物质基础。盛行于汉代的铭文镜包蕴了民众发财致富的愿望,西汉早期祈财内容多为贵富,以后富的观念加强转成富贵。东汉私人铸镜的流行使得祈财信仰由空泛而具体,家庭幸福、商业获利、长生成仙与祈财融而为一,并将之寄托于西王母信仰、龙虎信仰中。所以如此,首先在于古人认为铜镜本身即具辟邪佑人之力,其次铜镜纹饰、铭文使之具有了天的象征意义。

三、巫术、宗教活动与祈财信仰。顺势致富术多以钱财为灵物,青蚨还钱术即其代表。此术实质是在血液崇拜和动物母子相从天性的基础上,认为以施术的青蚨母子血涂钱即可将其相从并返回施术地点的能力转移到钱上,从而使钱也具有相从之性并返回施术者手中。北朝众多佛教造像记显示出此期祈财信仰的特异处在于以造像供养祈求亲人或自己来生富贵。面对诸种灾厄和虚耗,无奈、恐惧之余,古人更多的是举行醮宅、醮墓等宗教活动,仪式中屡次三番的祷告充溢着祈求神祇禳灾赐富的强烈愿望。

四、祈财信仰与经济伦理。有宋以降,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祈财信仰受到拜金主义的腐蚀,同时也具有了遏制不义敛财的功能。五通神以能赐人钱财的神性征服了传统伦理中人们最为在意的贞节观;面对金钱的诱惑,蛊主更是置宗法社会核心的血缘亲情于度外,为畜蛊而不惜施毒于至亲。以不义手段牟利的行为也影响了正常的商业活动,封建社会于规范的商品交易尚未能提供法律保障和伦理支持,对此愈显力不从心。祈财信仰遂借神道设教发挥“民众大宪章”(马克斯·韦伯语)的作用,以宗教教义、掠剩神及大量不义敛财遭恶报的传说等来抵制不义敛财的行为。巫术、魔法性的祈财信仰遂渐具伦理尤其是经济伦理的内涵,产生了伦理化的近世财神。明清商品经济繁荣,仁义成为新儒家和商业伦理的共鸣点,宗教世俗化赋予商业活动以宗教意义,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使忠义化身的关羽逐步神化。在此诸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义中求财”这一中国特色的商业伦理,关羽则成为商人标榜和弘扬此伦理的有力形式。“义中求财”乃祈财信仰的精髓所在,民间信仰、传统伦理与经营理念于此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祈财信仰的目的是祈求发家致富,主要功能和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焦灼的祈财心理。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方面通过劳动追求富裕生活的理想,一方面又以信仰活动表达成功的愉悦、调剂失败的苦楚。祈财信仰因迎合了世俗祈财求富的心理,并给处于困苦无助境地的广大民众以精神慰藉,在古代乃至当今社会具有相当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或出于对极左时期与计划经济时代受压抑的反动,加之市场经济的强烈刺激,人们发财致富的欲望空前膨胀。君不见诸路财神理直气壮地纷纷登上大雅之堂,被供奉在各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彩灯生辉,香蜡闪烁,沐浴着现代文明的诸财神依然不得不倾听人类这千古不变的祈财诉求;众多的宗教场所、民间庙会更是门庭若市。择吉求财运,供神祈财运,占卜测财运等等,无论乡村、城市,皆屡见不鲜。同时,祈财信仰中的一些不健康成分则严重污染着社会风气,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本课题首次突破财神信仰的樊篱,从其祈财求富的实质着眼,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研究祈财信仰的性质、功能及其变迁,以期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祈财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关系,探索发展具有现代精神和现代意识祈财信仰的方法与途径,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从而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良好的范例和借鉴,为实现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伟大目标作出贡献。

 

2、《中国古代巫术信仰与民间社会》

 

巫术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或克服生活难题的虚幻手段,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科学已经相当发达的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觉察到这种古老信仰的蛛丝马迹,在某些交通闭塞、教育落后的地区甚至有比较大的影响。巫术所以产生的思想根源乃是人类思维方法中的根本方式之一,恐怕永远无法完全肃清。人类所能做到的,大概祗能是克服巫术及其观念中的有害部分而已。

然而,由于目前国内学术界多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研究(即以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代替日常生活的历史),因此,对于诸如古代民间巫术等问题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在某些方面甚至是空白。这种情形容易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种种误解,因为,如果将历史上的主流文化从其复杂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常常会使我们陶醉在虚幻的往昔中。

中国古代巫术信仰与民间社会对中国古代民间巫术进行一次跨越朝代的梳理。本论题所谓的民间,是指与官方组织的巫术行为(如朝廷组织的祭祀求雨等)相对应的个人行为或民众行为,其巫术行为的实施者可能是平头百姓,也可能是达官贵人。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最早的巫术在目的方面具有全民性,但伴随社会的不断分化,巫术渐渐成为某一阶层或某些人的专利,由此出现了官方的巫术与民间的巫术。二者的基本原则虽然相同,但其社会功能不完全相同,甚至有时是对峙的。

由于本书属于对中国古代民间巫术信仰的通史性研究,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作者采用多重比较法(汉民族与中国其它民族之比较、中国与外国之比较)、多重印证法(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相互印证、古代巫术信仰与现代习俗相互印证),将深入的个案分析与一般描述相结合,多角度地(即从宗教学、医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对中国代民间巫术信仰进行深入研究。这种多角度的研究,也是被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要用一个事实来解说巫术这一现象显得更为复杂从而也就更加困难了。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清楚,如果不借助其它学科,如象民俗学、人种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宗教史等,要对巫术作令人满意的理解是不可能的。依据宗教史家的处理方法,这些材料特别适合于构成巫术本身的背景。

为了走出从书斋到书斋的怪圈,作者特别注意了田野调查报告与考古发掘报告,这些报告是一部翻不完的教科书,是一座最为丰富的博物馆。几个世纪以来,有关世界各地现存原始民族的调查资料,广泛地涉及到原始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有一些比较直接地反映了那些民族的巫术观念,这些活的材料可以弥补古典文献死材料之不足。这种比较有助于我们推测这种推测基于下面的假定: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区别,但作为有别于其它物种的一个,其间的相似性应大于相异性在一般的情况下,相似的刺激应该引起相似的反应。文献资料相比,出土文物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为睡在地下的文物不会象文献那样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种种讹误。但是,由于本文的篇幅所限,作者不可能将这些报告的细节展示出来,只能通过注释的方法为读者提示阅读路径

《中国古代巫术信仰与民间社会》分绪论、中国古代民间巫师、古代民间巫术活动中的呪语与符箓、古代民间巫术的类型分析(一)、古代民间巫术的类型分析(二)、古代民间巫术与社会政治、古代民间巫术与社会文化、结语等几个大的版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民间巫术。首先,从巫术本身的形式上看,巫术有其行为的实施者,即巫师;而巫师又有其通神的种种法器;同时,巫师在实施巫术行为的过程中,要使用一定的呪语与符箓。我在第二章描述中国古代民间巫师的情形,而第三章则描述中国古代民间巫师所使用的符箓与呪语。其次,从巫术的使用范围来看,它在中国古代民间广泛地出现在农业、生育、驱鬼、治病等不同的生活领域,从而形成不同的巫术类型;同时,以今人的道德价值判断,中国古代民间巫术又有善意巫术与恶意巫术之区别。本书的第四章与第五章,正是从这两种角度来描述中国古代民间巫术。最后,中国古代民间巫术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它与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社会文化有密切的互动关系,我在第六章、第七章集中讨论这些问题。总之,作者意图是通过不同角度的综合描述,揭示中国古代民间巫术的整体风貌。

 

3、《中国古代土地信仰研究》

 

中国古代的土地信仰是以史前时期万物有灵观念下的土地崇拜和“地母”崇拜为原生形态,以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父天母地”思想为哲学基础,以文献典籍中有关土地祭祀的礼典和融合佛道思想的土地神验传说为载体,以土地神崇拜为核心而形成的信仰体系,本课题对其予以了全面的阐释。

本课题研究成果分为绪论、五章两大部分,现将各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绪论部分包括:1,中国古代土地信仰研究的学术史回顾,课题搜集了国内外迄今为止已有的论著成果,在归类的基础上分六个方面对其予以了简要的介绍,并指出学术界已有研究的进展和尚需拓宽的问题和范围。2,本课题所采取的研究方法。3,本课题的选题意义。4,本课题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第一章为土地神观念的产生及其演变。中国古代的土地信仰以土地神崇拜为核心,因此,探讨土地神观念产生的人类认识基础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土地神观念的产生。土地神观念的产生始于原始社会自然宗教时期万物有灵思想下的土地崇拜,这时土地崇拜的对象,仍然是作为自然的土地,并未具有神的观念。当原始人类由土地生养万物联系到女性也具有土地一样的生殖功能时,于是出现了“地母”崇拜,出现了土地神的人格化,到这时土地神的观念才真正产生了。史前时期土地神崇拜所经历的这两个阶段,为人类社会演进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在人类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生产方式阶段,土地对人类的生存并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土地与其它万物一样,只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而当人类社会演进到以原始农业和原始畜养相结合的经济生产方式阶段时,农业的丰歉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人们采取巫术、祭祀的手段试图控制土地,进而获得丰产,“地母”崇拜由此诞生。2,土地神观念的演变。当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后,史前时期的土地神崇拜观念在名称上出现了变化,这就是“社”的信仰和崇拜,本文对社的起源、社的训诂及其与稷的关系予以了论说。

第二章为土地神的祭祀系统。包括:1,古代的地神祭祀系统。按《周礼·春官·大宗伯》和《周礼·春官·大司乐》的记载,古代的地神包括: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神州之神”、“昆仑之神”、方丘、四镇、丘陵、坟衍、土示等祭祀对象,可见宽泛意义上的地神具有多神合并的特点。地神的这一特点,在人们的土地神观念中也有所体现,在古代中国,可以称之为土地神的至少有四种:皇地祇后土、狭义的土地神、城隍和墓地后土神。地祇是抽象的大地之神,在后来演变为国家祭祀中的北郊方泽(丘)祭地,而在民间则演变为后土夫人和墓地后土神,其神都是后土;狭义土地神其源头是先秦的“社”,后来演变为国家的社稷祭祀和民间的土地神、城隍神。2,土地神的祭祀系统。我国古代的土地信仰和土地神祭祀,存在着代表两种不同阶级、不同信仰群体的祭祀系统,这就是官方的土地神祭祀系统和民间的土地神祭祀系统:官社(或公社)和民社(或私社)。官社的祭祀主要以京都和国家的各级行政组织(州、郡、府、县)为依托,祭祀的对象为社稷之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官方的权力色彩;民社的祭祀则是民间人们以村里为单位自发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属于一种民间行为。

第三章为土地神的类型和形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以实体象征物作为土地神的神主形象,主要盛行在先秦时期。据文献记载,作为社神神主的象征物主要有封土、大树、木牌、石块、尸等几种类型,这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之后,承继原始社会时期崇拜大地之习的绪余。2,人格化的土地神神主,有三类,其一以传说中英雄人物如句龙、相土、禹、修车为社神;其二以历史上的名人、官吏如蒋子文、韩愈、岳飞等为土地神;其三则以名不见经传的凡夫俗子为土地神。第一种土地神主要集中在先秦时期,后两种土地神自汉代以来颇为普遍。由于奉祀为土地神的人物地位不同,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地神形象。

第四章为土地神的祭仪。包括:1,社坛的规制和演变。社坛为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先秦时期人们对土地神的祭祀是封土露天而祭,但在后来的演变中,作为祭祀土地神的社坛在国家祭祀中向“社宫”的方向发展,其规模建筑愈加宏伟华丽,完全失去了古人天地、阴阳交合生殖万物的本意。民间的土地神祭祀场所也出现了变化,遍及村里的土地庙宇成为民众信仰、祭祀土地神的标志。2,土地神的祭仪。土地神的祭仪同样按官社和民社的系统来论述。一般说来,官社的祭祀无论是在祭祀礼仪的深刻用意、供品的丰盛、祭祀的方式和规模上都要比民社肃穆、隆厚,但是在后来的演化中,行礼如仪,渐趋僵化;而民社的祭祀虽然简陋,但是娱乐、互助的社会色彩增强,而宗教观念淡薄,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古代民间风俗。

第五章为土地神的职能。包括:1,土地神庙宇的地域、空间分布。根据文献典籍的记载,本文将古代土地神归纳为五类:王府官衙土地神、学府土地神、寺观土地神、住宅土地神、乡村土地神。据此可以窥见上至官府朝廷、下至民宅村里,土地神灵都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职能。2,土地神的职能。分为社神的神职和土地神的神职两部分予以论述。先秦时期,社神的地位崇高,所谓“国中之神,莫贵于社”,社神具有护佑年成、保佑战事祛除灾患、神判监督、政教敦睦、生殖子嗣等职能。自汉代以后,由社神演变而来的土地神也被人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职责,但主要有护境安民、预知官运、报丧送魂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