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讲座信息 > 正文

【中华经典与俗文化讲座系列】苏芃:《史记》古写本的整理与研究

发布时间 : 2024-12-10 15:47    点击量 :


129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苏芃教授受邀莅临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为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史记》古写本的整理与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王长林副教授主持,孙尚勇教授、顾满林教授、李果副教授、侯建科老师、滕胜林老师、侯俊老师及硕博士近30人参加。

讲座主要围绕五个主题开展,分别是:一、《史记》写本文献概述;二、《史记》古写本的文献价值;三、《史记》古写本所提供的断代参照;四、重审“班马异同论”;五、基于古写本的古书形制演变研究。

苏芃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已经获知的海内外20余件《史记》写本文献,以日本龙谷大学藏正平三年《英方史记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威势废”的“威势废”为例,对比各地藏本《史记》的异文,揭示古写本所反映的音韵、文字问题。苏芃教授指出,《史记》三家注是两种“三级序列”的拼合,借用数字公式更加清晰地展示了这一序列。至于《史记》古写本的文献价值,苏教授从校勘、辑佚两方面说明古写本对于研究《史记》的流传和版本演变的重要意义,并梳理《史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情况和版本流变。

苏芃教授又以《史记》古写本为中心,梳理“ ”“願”“愿”字的历史演变和字词关系,总结古写本中数目字“廿”“卅”“卌”字的书写规律。反过来,利用这些规律,又可以为古写本断代提供重要的参考标准。“汉字的字用研究不仅要从文献中来,还要到文献中去”,要进一步提升汉字研究的应用价值。

关于“班马异同”的问题,苏教授指出文献异文存在于文本流传谱系之中,要从“撰作年代”“出版年代”和“文本年代”三个维度综合看待古书流传,进而重新审视“《史记》多俗字,《汉书》多古字”这类单层面的“史汉异同”之争。

最后,苏芃教授基于对古书形制的细致研究,列举六朝隋唐时期“隐义”“音隐”书籍形制等例,归纳出基于古写本的古书形制演变。

在自由讨论环节,苏芃教授与在场师生就《史记》校勘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主持人王长林老师对苏芃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诚挚感谢,鼓励在场同学以苏老师深耕经典、即博且专的治学精神为榜样。

文:刘洋、卢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