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上午,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经典与俗文化”系列讲座在文科楼三区526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著名的敦煌学家郑阿财教授主讲,主题为“从文本内部系联谈敦煌文学文献的研究发展”,何剑平教授、孙尚勇教授、刘郝霞老师、梁竹老师出席。讲座由计晓云副研究员主持。
主讲人
郑阿财,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讲座教授、台湾南华大学敦煌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讲座开始,郑阿财教授对敦煌文献的研究做了简要的回顾与展望。郑老师提到敦煌文献的公布除极为少数的个人收藏外,几乎都已公布,此一冷门绝学,发展到热门的显学,研究人员更从零散而趋于规模团队,研究主题与成果也从个别写本的叙录考论,到系统分类的整理与专题的研究,成果丰硕而可观。近年已出乃至正在出版许多大规模的系统整理研究,更是令人赞叹。郑老师指出敦煌文献研究仍然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且提出可從兩個方面來思考。一是敦煌文学文献研究的外部拓展,二是敦煌文学文献文本的内部系联。
郑老师特别强调敦煌文学文献的特点:大多为口语化的俗文学,尤其是讲唱文学,反映了唐五代时期的民俗文化与民众生活。文献的核心内容多围绕俗信仰、俗思想,展现出一种从雅文化向俗文化转变的过程。因此,研究敦煌文献应在方法上从传统向多元转变,重视写本原生态,结合文献的多样性和文体流变,打破单一研究路径,开拓新的研究视角。
接下来,郑阿财教授以 S.5588 写本为例,来探讨敦煌文学文献的研究发展如何从文本内部系联来进行。
郑老师追随潘重规先生研究敦煌学,始终遵循“敦煌文献研究,应从原卷文字的辨识与阅读入手”的训示。因此,郑老师首先在前人著录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IDP高清图版以及电脑图片校正功能,重新厘定了S.5588的内容,尤其对张锡厚《全敦煌诗》中定名为《无名氏词四十七首》中的第四十六首和四十七首残缺的文字加以补正。
基于对S.5588号写本内容的补正,郑老师进一步对该写本的格律、押韵、调式等进行分析,并与乐府诗中的《纪辽东》曲辞进行比较。郑老师赞同任半塘的观点,认为S.5588写本与《纪辽东》存在相似之处,但他进一步指出,佛教徒创作俗曲时不会严格遵循格律,因此二者并不完全一致。S.5588写本中五言、七言与三言的灵活搭配,展示了佛教俗曲创作中对格律的灵活处理,并通过一字多音、吟唱等方式延长音律,解决演唱中的套调问题。
郑老师强调,这种佛教套用燕乐俗曲的现象,反映了唐代佛教由雅而俗的演变过程,尤其禅宗和净土宗僧人通过倚声作歌宣扬佛法,使佛教在社会中更加大众化,文化水平不同的信众都能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辞接受佛教劝化,扩大了佛教的传播范围。
郑老师通过研究发现,S.5588写本的前31首主要以佛教劝化为主题,内容以通俗白话形式呈现,旨在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恶业与易于实践的善行,达到教化的目的。第32首之后,则转向儒家孝悌、齐家之道,体现了佛教与儒家教化思想的融合。这种“以事说理”的方式,使劝善文成为佛教在民间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S.5588写本分析的基础上,郑老师提出了“写本群”研究方法,即从单一写本的考证扩展到一组相似写本的系统研究。他通过系联S.5588残本中的“南宗”内容,推断该文献的作者应为南宗禅宗弟子,并结合敦煌写本中套用《五更转》形式的《南宗赞》和《秀禅师劝善文》等作品,进一步说明南北宗禅宗弟子都擅长运用俗曲歌赞传颂法教。这种俗曲形式既适合佛教教义的传播,又能够兼顾儒家伦理教化,特别是在面对庶民社会时,儒释融合的劝善方式更具普及性。
四、S.5588残本的结构与儒释兼施劝善文的发展。
在“写本群”的视域下,郑老师还对S.5588、一卷本《王梵志诗》以及《辩才家教》等一组相似文献进行了对比分析。郑老师指出,S.5588与敦煌写本《辩才家教》有相似之处,《辩才家教》以佛教人物辩才之名,强调儒家伦理与佛教教义的结合,教导众生通过日常行为规范走向成道。S.5588同样表现出这种儒释结合的特征,表明在唐五代时期,佛教在家教和社会教化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普遍影响。而一卷本《王梵志诗》是编纂于晚唐的童蒙教诲诗,内容既有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也有佛教劝善护戒的内容。其具有的儒释兼容相偕的社会教化劝善性质,与S.5588呈现出的以佛教禅宗教化为本的劝善性质有诸多类似之处。区别在于S.5588以佛教为核心,儒家孝悌教化为辅;一卷本《王梵志诗》以儒家教化为主轴,兼及佛教劝善。虽然儒释相偕,但主从分明。郑老师认为,这些文本不仅体现了佛教的劝善功能,还揭示了唐代民间家教文献中儒家孝亲思想的主导地位。这些文献内容相近,思想旨趣一致,表现了唐代佛教与儒家伦理教化在民间传播中的共通性。
最后,郑老师总结道,S.5588《求因果》诗出自释门,是游方僧人、化俗法师藉世俗家教弘法布道,劝化对象则为僧俗二众。以S.5588为代表的佛教劝善歌辞,是唐五代佛教关注社会劝善及庶民家教并积极投入的特殊表现。并以此表明,研究敦煌文学文献应从写本原卷出发,逐步建立“写本群”,通过系联相近的文献,形成广义的写本群,进一步探索文学文献的内部关系。这种从文本内部展开的研究方法,为中古文学及敦煌文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计晓云副研究员分享了她的心得体会,认为郑老师对S.5588号写卷的深入考察与分析,使该卷的录文与校释、文本属性与社会功能更加明确。郑老师采用同一主题的文本内容系连法,归纳出佛教劝善文的特征,即内容上已排除高深玄虚深奥的佛理,多方罗列日常各种恶业,及易于实践的事例,藉以达到以事说理的教化功能。随着劝善文的流播,这种劝诫思想逐渐深入社会,成为民间思想教育重要的一支,其影响特别深远,诚如唐宗密《原人论序》所说:“策万行,惩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这些都是唐五代佛教社会劝善及庶民家教的关注与投入特殊而具体的表现。
现场师生也积极提问,从自己的学习经验出发向老师请教,例如敦煌地区和长安地区僧人接受的童蒙教育是否有区别?敦煌写本《真言要诀》是否也应归类于蒙书的范畴?郑老师一一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此次讲座为敦煌文学文献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借鉴,深化了学界对文献内部系联方法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