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下午,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经典与俗文化”系列讲座在文科楼三区41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建欣教授主讲,主题为“太史文中国佛教研究评述”。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剑平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王大伟研究员担任与谈嘉宾。讲座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孙尚勇教授主持。
讲座围绕五个专题展开,分别是海外中国宗教的两大派别、太史文的学术简历与成就、太史文对中国宗教的宏观研究、太史文的中国佛教研究以及其研究的特色。
李建欣教授首先介绍了海外对中国宗教研究的范围,并梳理了法国学派与北美学派在发展史中的特征和地位。法国的中国宗教研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代代相传,有沙畹、列维、伯希和、葛兰言、马伯乐等学者。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佛教研究的分水岭,从此以后,西方佛教研究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这一学术中心的转移也为佛教研究带来了崭新的方法。
接着,李教授自然地引入了北美学派的代表性学者——美国学者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 的介绍。他不仅介绍了太史文的学术简历和成就,还梳理了他的主要中英文学术成果,让大家对其教育背景、学术声誉和代表性成果有了清晰的了解,并流露出对太史文博学多才、自我超越精神的敬佩。
在介绍太史文对中国宗教的宏观研究时,李教授提到,1995年,太史文曾力研究计划“中国宗教:领域的现状”撰写了民间宗教部分,全面回顾了20世纪西方学界对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1996 年,他在《实践中的中国宗教》一书中撰写的《中国宗教精神》长篇导论中指出,三教模式的支配地位遮蔽了许多在中国历史上广泛存在的思想和实践。
随后,李教授以四部著作为主线,介绍了太史文的中国佛教研究。对于《幽灵的节日—一中国中世纪的鬼节》,他肯定了该书在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超越了以往围绕经典、教义和高僧大德展开佛教史研究的旧模式。关于《十王经与中国中世纪佛教冥界的形成》,他指出太史文将宗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认为只有将宗教置于当时社会背景中,才能更接近真实。谈到《再造生死轮:中古佛教寺院中的转世绘画》,他强调此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佛教图像作为社会与仪式实践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并重视对各地宗教实践的观察。而在《仪礼与佛教研究》 中,李教授认为其最重要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将表演性理论等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引入敦煌斋文的研究;二是尽管主要材料来源于敦煌,但研究的视野却超越了这一地域。
最后,李教授认为,太史文的中国佛教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其广阔的视野,这体现在他将佛教视为一种世界宗教来进行研究。此外,太史文始终将中国佛教置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进行考察,注重从社会史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佛教。与此同时,他的研究具有整体性,是在中国宗教的整体框架下展开的,尤其对中国宗教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太史文还非常重视借鉴和吸收社会学、人类学、图像学等姊妹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娴熟地应用于中国佛教的研究中。他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挑战自我,跨越不同研究领域,尤其在《再造生死轮:中古佛教寺院中的转世绘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互动交流环节,王大伟教授结合自身的求学和研究经历,认为,太史文先生是一位极具学术灵性的学者,而写好博士论文对于学术生涯至关重要。在中国佛教研究中,不仅要重视文本的研究,还应关注社会史的考察,这样的结合十分必要。文本所塑造的内容与现实的呈现都需要得到充分的考量。
在场一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交换期间向太史文请教的经历,并向李教授提问,如何学习和借鉴太史文跨越考古、宗教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李教授强调了“学科归属”的重要性, 建议在学术研究的初期应聚焦于一个较小的领域,深入钻研,同时可以关注更广泛的“大学科”。在学术生涯的早期阶段,应该将精力集中于某个“小学科”,然后再逐步扩展研究范围。
何剑平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太史文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者,博士生在研究时应先通览基础材料,围绕具体问题深入探讨,而不是堆积材料。确定课题后,则需要深入细致地研读相关文献。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