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讲座信息 > 正文

简美玲教授讲座纪要: 听觉与感官民族志研究:云贵高地东部苗族村寨田野里的听

发布时间 : 2024-06-25 11:32    点击量 :


2023年6月17日,中国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客家学院副院长,著名人类学家简美玲教授应本所“中华经典与俗文化系列讲座”邀请,做题为“听觉与感官民族志研究:云贵高地东部农村苗族村寨田野里的听”的主题讲座讲座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526会议室举办。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李菲教授主持讲座,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锦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研究院院长罗庆春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杨正文教授与谈,西南民族大学郭建勋教授、罗安平教授、张中奎教授、四川师范大学佘振华副教授、四川音乐学院卢婷博士以及来自多所高校的学生到场参与交流。


主讲人简介

简美玲,中国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国台湾阳明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系教授。1990年代起,通过民族志田野与书写,开展对中国台湾、云贵高地东部与华南、马来西亚等地方社会,进行南岛语族、贵州苗族、客家、海外华人之族群、亲属与性别、语言、情感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等议题的探索。著述《贵州东部高地苗族的情感与婚姻》(2009)、《清水江边与小村寨的非常对话》(2009)、《贵州东部村寨物语:Hmub人的日常、情感、语言》(2022),主编《客家的形成与变迁》(2010)、《全球客家研究的实践与发展》(2021),撰述人类学相关学术议题之中、英文期刊论文与专书论文数十篇。

本次讲座由简美玲教授主讲,李锦教授、罗庆春教授、杨正文教授从不同维度对话与谈。基于多年田野调查经验和方法论反思,简美玲教授梳理了田野里的“听”与“写”如何影响人类学者对研究对象群体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于作为人类学者自身的内在理解,强调多重感官和身体经验在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演讲主题从多重感官的方法论反思和人类学家的自我认同两个层次展开:

一、多重感官与自我的技术:在源于西方传统的人类学养成过程之中,听的感官经验训练及其对田野研究的影响始终没有受到重视。贵州地区夜间游方的田野限制倒逼民族志学者去学习“听见”(hearing)/“聆听”(listening to)的研究技艺,此方法论承继了两条重要的理论脉络:一是保罗·斯托勒(Paul Stoller)长期对桑海人(Songhay)的研究中发现声音维度的核心地位,强调感官经验互通中所浮现的地方文化意涵;一是福柯(Foucault)发掘“自我技术”的历史来源,将“希腊-罗马”的书写传统作为自我关怀概念的重要工具。苗族夜间游方的田野实践经历了从倾听经验和情感共鸣到写作的转换,最终帮助学者运用多重感官去理解苗族人所创造和感知的游方文化。



二、修炼与人类学家的自我认同:斯托勒和卡洛斯·卡斯塔尼达 (Carlos Castaneda)用“学徒制”来比喻民族志学者学习他者文化的过程。田野的听与写作为一种身体修炼,聚合了民族志学者田野工作中的感官、情感、认同,和作为一个人类学专业自我的转变民族志田野的意义之所在,不仅来自深夜敲窗声的内容/风格,更是聆听的经验本身,这些经验促使民族志学者更能感知所研究的对象与事件,同样促成的,还有民族志学者对理解田野对象知识方式的转变。



简美玲教授主讲结束以后,四位教授就苗族区域历史的复杂性、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跨界研究、人类学家的理论诉求等话题展开了深入对话。杨正文教授提出需要重视苗族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再次强调了人类学田野研究中内外视角差异与材料互证的方法论问题;罗庆春教授则由少数民族文化表述中的多重“声音”及其“招魂”吟诵的声音实践来进行对话,肯定了简美玲教授的努力对于深化苗族土语区的声音文化研究的重要价值;李锦教授强调了人类学家的理论诉求和民族志主体性问题的复杂性。简教授针对三位与谈人所提出的问题分别进行了简要回应,她将人类学田野研究的价值提炼为一种“安心”的学术态度,强调与研究对象主体互动的尊重与对话,也指出今天的人类学研究更需要重视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在对谈环节的小结部分,李锦教授表示,“人类学最基本的努力就是试图发现抽象于具体文化之外的规律。”



在讲座交流环节,简美玲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耐心解答。她强调自己贵州田野过程中苗语的记音翻译都在当地由当地人共作完成,今天人类学家要更谨慎妥当地处理与当地人的关系。简美玲教授将“游方”作为研究复杂社会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的重要切口,以扎实的田野案例展示了一个民族志实践者所面对的“主体性”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几位教授的对话既有宏观的理论关照,又穿插了具体的田野案例与知识,给在场师生带来很大启发。



最后,李菲教授进行了简要总结:简美玲教授的讲座揭示了人类学田野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所面临的复杂情境,田野之中“听”与“不可听”、“写”与“不可写”之间的巨大张力——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彼此妥协,才是推动人类学家执着追问的关键所在,这也促使人类学研究者不断对身处田野中的具身经验与身份议题进行深切反思。她期待在场同学们以后能够深入体会和探索,感受人类学研究、田野的挑战和乐趣。




                                                  撰文:袁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