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讲座信息 > 正文

【中华经典与俗文化讲座系列】袁济喜:中国诗学与疏野精神

发布时间 : 2023-09-19 19:18    点击量 :

2023年6月28日,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应本所邀请作题为“中国诗学与疏野精神”的主题讲座。讲座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18会议室举办,四川师范大学锺仕伦教授及四川大学张法教授、本所孙尚勇教授参与了本次讲座的与谈。讲座由本所刘文勇教授主持。


主讲人简介

袁济喜,1956年生,上海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优秀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2013年被国家语委聘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任文艺组组长,出版有《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十二辑,并译成多种外语传播。专著有《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中国古代文艺学》《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汉末两晋文学批评编年》《魏晋才子传笺证》等等,教材《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多次再版。


袁济喜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的研究历程,指出“疏野”诗学的研究,与自己一贯的范畴史、关键词、术语研究兴趣相契合,本次讲座是他对这些学术兴趣点综合考量的产物。袁济喜教授指出,中国美学关键词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的产生往往与中国人独特的人生哲学紧密联系, “疏野”也是如此。

袁济喜教授随后的报告旁征博引,纵横驰骛,其内容从先秦的《周易》一直到民国的《摩罗诗力说》,气势撼人,援例丰赡,令人信服。袁教授首先指出,“疏野”这一概念与范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精神传统,经过梳理与诠解,完全可以融入中华现代文明。对“疏野”一词进行概念史追踪,可以揭示出该词所蕴藏的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厚的精神蕴涵。袁教授指出,疏野与严整,构成既对峙又互补的文明理念,也可以说是儒道家思想的对立与互补。

袁济喜教授对“疏野”一词的阐释从先秦时代的《庄子》一书中汲引到丰富的理论资源的源头活水,指出庄子向往的自由天放的境界正如广成子所述的“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的开阔境界。这种对于天放境界的追求,推动了“疏野”精神的形成。而在儒家的思想中,“野”是与文明相对应的概念,是君子与庶民的分野。“野”又是与礼义而违背的一种思想行为,故而“野”的概念具备了反抗体制的含义。而这一含义在汉晋之际士人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如党锢之祸)与文学作品(如嵇康《圣贤高士传》)中,愈发崛兴。“野”及与之相似的概念在魏晋时代的流行,构成魏晋风度的内核之一。

袁济喜教授指出,六朝时代,儒家以典雅为美的诗学理念,依然影响着诗坛。在唐朝,疏野的诗学话语被更积极地营构起来。竹林七贤的疏野天放的风采,在唐代诗人那里,获得极大的反响和认同。特别是中晚唐时期的诗人,厌倦了官场的内讧,向往自由天放的生存方式。袁济喜教授尤其对晚唐司空图寄意深刻,他将司空图卓越的诗论成就与其悲惨的人生际遇相对比,凸显了疏野诗学强劲的生命力。司空图诗诗学中疏野天放、萧散简远、冲淡和谐的审美理想悄然兴起,成为所谓宋韵的标配,也影响到明清诗学与书画境界。而到了宋代,疏野渐渐成为一种自觉追求的审美理想,一种形而上的诗学精神。宋代文化表现出这种反思意识,理学与宋元山水意境即是其思想成果,而人们对于疏野的认同与喜好证明了这一点。

袁济喜教授最后联系到鲁迅的《摩罗诗力说》,鲁迅引用尼采的观点认为“野人”蕴含着新力,文明与蛮野互相包孕、互相促进。而鲁迅的话语既与中国传统的疏散诗学遥相呼应,又启发后学对文明与野蛮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在随后的与谈环节中,锺仕伦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讲座,指出袁济喜教授的讲座既包含了丰富的文论材料,同时又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二美得兼,引人深思。

在交流环节,袁济喜教授与现场的老师、同学们就疏野诗学话语形成的历史动因及“疏野”进入文化史之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讲座的结尾,刘文勇教授指出,袁济喜教授的诗学研究,不仅来源于其深厚的学养,也与其丰富的人文关怀密切相关。刘文勇教授最后总结道:“不知诗学真面目,只缘身在诗学中。”既对本次讲座做了点睛式的总结,也启发我们在学术研究中要开拓视野,跳出学科限制,调动更丰富的外部知识与人文关怀。


在现场聆听讲座的同学也表达了感想和收获:


袁老师从对中华文化主流结构的反思切入,探讨了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略的“疏野”这一精神在诗学中的重要存在价值,其独特的研究角度让人耳目一新,扎实的材料功底和追根溯源能力都令人叹服。以理性反思的眼光看待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的文学文化现象,旧材料、旧研究带来学术思想的先导启迪,同时也会成为一种边界的束缚,正如刘文勇老师说的,或许我们应该适时越出边界,在学术研究中“撒点儿野”。

                   (2022级文艺学硕士 朱素珍)

袁老师从概念史的角度进入“野”的范畴,梳理了蕴含疏野精神的诗学史料。人类学的维度扩大了解读诗歌与人生关系的视野。启蒙与新生在自然之道、自由精神的纽带中通向现代文明。刘老师总结时提到要用更广泛的眼光来看待诗学,在文化史、文明史的多重视域当中审视我们正在学的知识。这提示我们在专注所学本身的同时,更要注意不同的切面。

(2022级文艺学硕士 王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