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6日14:30,中国经典与俗文化讲座在江安校区文科楼526会议室举行,詹福瑞教授应邀作题为“李白《行路难三首》用典释读与系年再议”的主题讲座,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张弘(普慧)教授任讲座主持人。
詹福瑞教授首先以“经典”作为切入口,揭示经典之于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詹教授指出现在的阅读和研究具有以下倾向:一是现在大众阅读倾向于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这会导致读者逐渐地疏离经典;二是现在部分学者不再与经典对话,反而集中于关注二三流作家作品。感于如此现状,詹教授提出文学研究应当要关注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解决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还是要通过经典来解决。
《行路难》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作品,但学界一直存在系年的学术难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遍认为《行路难三首》作于天宝三载左右,题署为乾隆御选的《唐宋诗醇》即称此乃李白去朝前所作。詹镆先生《李白诗文系年》(作家出版社1958年)认定李白曾受玄宗征召一入长安,因此认定《行路难》应系于天宝三载。1960年代以后有学者提出李白二入长安之说,这个观点得到了安旗先生、郁贤皓先生、李从军先生等学者的赞同。郁贤皓先生《李白选集》和安旗先生《李白全集编年笺注》都认为三首 《行路难》不是同时所作。但三首诗作于何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对这三首诗进行细致解读。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讲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解读诗歌用典和诗歌情感就具有了锚定诗歌系年的可能性。
詹教授着意于对《行路难其一》中姜尚、伊尹等典故的梳理,结合诗歌情感旨趣, 揭示李白想要实现人生抱负之后退隐的人生设想,展现李白计划暂时离开以等待机会实现抱负的心态。詹教授通过分析《行路难其二》的郭隗和贾谊典故,认为本诗讲的是李白离开长安的原因:士人遇到明主得到重用,后来遭到了同列的谗言,符合李白被玄宗疏远之事。《行路难其三》运用了许由、伯夷叔齐的典故作为导入,以伍子胥、屈原、 陆机、李斯四人的典故作为例证,提出“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的哲学观, 詹教授认为李白用这四个人物的故事表现自己相似的遭遇,用“功成身退”的人生观来开释这个人生困局。
基于对三首诗的典故分析,詹教授认为《行路难》三首有很清晰的情感脉络,表现出李白在离开长安前的徘徊犹豫以及最后下决心的心路过程。因此,结合诗歌典故和情感脉络,詹教授将《行路难》三首系年于李白去朝前后这一段时期。
讲座交流环节,同学们与詹福瑞教授积极互动,就李白诗词、典故研究、诗歌经典化过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主持人张弘(普慧)教授总结了詹福瑞教授的治学方法,提示同学们在做学问时,不单要知人论事,还要以意逆志,将文本材料和史传碑刻等外围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文本细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