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讲座信息 > 正文

【中华经典与俗文化系列讲座】马世年:先秦古赋的保存、体制与性质

发布时间 : 2023-08-12 23:18    点击量 :

2023年5月15日9:00,西北师范大学马世年教授应邀以“先秦古赋的保存、体制与性质”为题开展了主题讲座。讲座由四川大学孙尚勇教授主持,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20教研室顺利举办。

主讲人简介:马世年,男,甘肃静宁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2011年聘为文学院教授,2015年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韩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中华元典导读”负责人。兼任西北师范大学国学中心主任、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并担任中国法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秘书长等。

马世年教授

“古赋”之称曾作为体式见于元代祝尧的《古赋辩体》、明代吴讷的《文章辨体》,又曾与 “俗赋”对称见于清代刘熙载《艺概·赋概》一一本次讲座所探讨的“古赋”区别于此两者,乃就时间性而言,指尚处萌芽阶段的早期赋体文学。其虽未成完备的体制,却具后世成熟赋作的基本因素。

由此出发,马世年教授选取六例文本材料对先秦古赋的赋作因素作了剖析。其一,《逸周书》、《说苑》、《新序》中记录的师旷故事在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透露着赋体文学的特征,而师旷盲人乐师的独特身份特质提醒我们,应当对“曚瞍讲诵”在早期赋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二,《晏子春秋》所载“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一章或与宋玉的《大言赋》、《小言赋》具有一定的联系。其三,《荀子·赋篇》“礼”、“箴”等的主客隐语,与汉大赋 “述客主以首引”存在明显的源流关系。其四,《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的“淳于髡讽齐威王”向我们提示了“赋出优语”的现象,或与后来俗赋的表演性质一致。其五,《史记》所载《说弋》作为纵横策士之言,极具铺张扬厉的特点,可以见出“纵横之诡俗”对赋体的学习。其六,《史记》所载《宋元王梦神龟》出于战国诸子寓言,其在形式上与俗赋接近,类似后世的说唱文学。

在交流环节,何剑平教授提出,将马世年教授对先秦古赋的研究与敦煌文献结合起来思考,或许有助于思考中国佛教论议的渊源问题以及印度论辩传统与中国主客问答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问题。

孙尚勇教授提出,早期赋作的发生地似乎集中在以齐、楚为代表的东方国家,这一现象或许并非偶然。因此,从地域视角对先秦古赋进行切入不失为一种研究思路。

普慧教授提出,古赋的体制大于“风”、“雅”,那么它的书写材料应当值得注意。马世年教授回应,或许正是书写的不便使得赋作使用韵语以方便记诵。继而引发师友们对中外口传文学及“套语”问题的延伸讨论。

在讲座末尾,马世年教授回答了同学关于“早期赋作与集体创作之关系”的提问,对“集体创作”的概念作了辨析。

学习心得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也谈了谈各自的感想和收获:

马老师的讲座从矇瞍讲颂、民间趣味、隐语传统等方面展开对先秦古赋的保存、体制与性质方面的论述,旁征博引、条理分明。讲座既有对具体文本的细读,又有新视野、新方法的引入。比如针对《晏子春秋》所具有的民间趣味性,马老师通过对“景公饮酒”等篇文章的细读,指出其作为俗赋所具有的表演因素、讲颂性质,同时与宋玉《大言赋》 《小言赋》相关联,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董欣儒,2022级硕士生)

马老师的讲座梳理了先秦早期赋作的典型材料,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先秦古赋语言、结构的特点,与汉赋的知识相系联,便能逐步建构起对赋体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认知脉络。除了知识的补充外,思路的启发更为宝贵一一比如《晏子春秋》、《史记·滑稽列传》、《宋元王梦神龟》揭示出的“文本性质 (或类别归属)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使我意识到:文本研究的起点有时不是内容本身,而首先是性质界定,对文本性质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视角。而文本内容的原始表现形式(如讲诵、表演)往往又影响着对我们对文本性质的理解。因此,还原先秦文本所记内容的表现形式,也许是理解先秦文献所不能忽视的部分。此外,我们还应当培养对身份、身体特征、地域等因素的敏感度, 如此才能及时地发现与此因素相关的现象,并在其基础上探讨成因。 (王斐然,2022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