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讲座信息 > 正文

【中华经典与俗文化系列讲座】戴伟华:唐代传奇的雅与俗

发布时间 : 2023-07-08 11:46    点击量 :

2023525日,广州大学戴伟华教授应本所邀请作题为唐代传奇的雅与俗的主题讲座。讲座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526会议室举办,王兆鹏教授主持讲座。


戴伟华教授

主讲人简介:

戴伟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刘禹锡研究会会长,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广东省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著作《唐方镇文职僚佐考》等十余部。


戴伟华教授首先就雅文学俗文学间的关系提出见解,认为考察雅俗之间的关系,必然要考虑到两个层次,即既要认识民间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又要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了解他们如何认识民间文学,从而找到文人与民间的互动。戴伟华教授以《楚辞》中的《招魂》《大招》为例,指出其表达的内容是文人的,而形式上则借鉴了民间的表现手法。之后,戴伟华教授从空间、载体、文体、融合四个维度来谈如何寻找文人与民间互动形式,并从空间和载体两个角度作了具体讲解。

戴伟华教授首先从空间的角度展开论述。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处边陲的敦煌与中原地区的文艺形式有着显著的差异,两地雅、俗两种文艺也产生了相互影响,敦煌文献则为我们认识这种影响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材料。戴伟华教授用两个例子说明了这种影响。其一是关于词谱的形成。最初的文人词的唱和必须遵守词谱,而当词谱脱离音乐后,由于传习路径的不同,会出现有相似度而不完全一致的作品,敦煌词形式不同于后世的词式正体证实了这一点。其二是敦煌《咏廿四气诗》与唐文人诗的关系。戴教授通过《咏惊蛰二月节》与《开元大衍历经》对读,指出《咏廿四气诗》大约为盛唐开元、天宝年的作品,并将其与孟浩然诗作比较,认为二者有相近之处。戴教授认为,考察文人与民间如何互动、彼此处于何种互动状态,《咏廿四气诗》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其后,戴伟华教授以唐传奇作为载体来进一步说明唐代文学中的。他首先提到了唐代小说中“事的区别,指出在唐人观念中两者的差别,即以口头传述之故事谓之事”,以文字记述者谓之。戴伟华教授认为唐代文人在小说创作中自觉区分并运用了这两个概念,并以白行简《李娃传》、沈既济《任氏传》等唐传奇为例进行讲解。戴教授进一步指出,唐人小说中的与史书中传记之原意不同,从唐小说的创作情形来看,可作两层理解:一方面有说明、解释之意,另一方面又有转述、转引之意。的这两层意思进入文章、 文学体裁后,各自形成传注体与“传奇体两大类,前者以说理为要旨,后者以记录为核心,虽然形式上均以故事的方式展开,但本质上仍是有所区分的。

戴伟华教授通过分析之实例与析义,指出唐人对于口头叙事与书面叙事已有清晰的认识,并体察到了两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即前者为群体的,民间的创作;后者是文人的、个体的创作。唐代小说正产生于书面叙事与口头叙事的“互动状态之中。由的过程,也就是故事不断被文本化的过程,而文本中的“口头叙事成份自然会混杂在书面叙述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口头叙述被不断被改造为书面叙述了。戴教授认为,书面叙述传统与口头叙述传统所直接作用的,是唐代小说中雅化与俗化并存、并用的倾向,并在体式 (文体)、体性(风格)两个层面上分别体现出来。

最后,戴伟华教授总结道,呈现在历史表层的材料、观点、趣味,从表象上看是真实的,但事实上只是部分的真实,是经过选择保留下来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却是以大量消失的、被遮蔽的历史形态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学术研究不仅需要解读显性材料的能力,更需要认知和发掘隐性材料的能力,以获得历史进程的纵深感与动态性。


讲座现场



在交流环节,戴伟华教授与现场的老师、同学们就的关系、唐传奇的文本的形式问题、唐传奇文本载体与传播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讲座的结尾,王兆鹏教授总结了戴伟华教授讲座带给师生听众的两点启示。第一是做学问要有历史的眼光和宏观的视野,在研究中不能仅仅就事论事, 还要重视研究对象的历史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即要做到瞻前顾后”,这样才能对研究的对象有更加深入的体会。第二是要重视文本细读的功夫,理论先行在研究中往往是靠不住的,要深入地理解文本、读懂文本,在踏实的文本细读中往往才会有新的发现。


戴伟华教授赠送手书《小窗幽记》


交流环节



学习心得

在现场聆听讲座的同学也表达了感想和收获:


过去,唐传奇一直被看做一种文人创作的书面文体,而今天戴老师的讲座谈到唐传奇实有”“之别和”“之体,并从大量的唐传奇文本中找到了切实的证据,即许多唐传奇乃先有口头传述之,再因“事而编辑为文字记述之“传,经历了由的两种传播阶段。这种民间口传故事与文人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唐代传奇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讲座临近结束时,王老师总结了戴老师的研究方法,即通过文本细读发现新问题,并将问题置于宏观的历史坐标中来考察,这对我也有非常大启示。

                                                             (谭惠静,2020级硕士生)


本次的讲座从楚辞与《说苑》切入,讨论唐代传奇由口头转为案头,从“事的两个传播阶段,现存的传奇是通过改写与整理形成的书面文体,会不会也像唐代变文、宋代话本那样讲,若韵文部分是演唱的,传奇会不会可能是文人的说唱文学呢?这样的一个猜想让我们多了一条思考的点:唐传奇是否有存在这种口头传播形式的可能,或者是这种说唱元素,才会在文学史上形成一个连续的文本链条(由传奇到话本到小说、戏曲)。我们做学问首先要有一个宏观的视野,要有一个历史的坐标系上来考察,将对象放在历史视野中来说。第二是要文本细读,切忌观念先行、理论先行, 很多观点有时是靠不住的,深入地探讨对象,一定要从文本中细细归纳。

(张培曦,2022级硕士生)


本次讲座戴老师破除了通常认为唐传奇仅仅以文字形式进行呈现的刻板印象,别出心裁地将事”和分为两种文体,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于唐传奇的认识。并且戴老师还进一步追溯到《楚辞》当中的口语痕迹,将文学内容、形式的变化与人们不断变化发展的传播行为联系起来,生动地还原了中国古人在历史上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文化实践。此外,戴老师还特别从书法角度对一些存在争议的研究问题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解读,可以说,戴老师对古人文化实践的研究离不开其自身当下的文化实践心得,由此,戴老师突破了单纯的从文本到文本的研究方式,而是发展出了从实践到实践的文化研究方式,从而将历史与现在和未来更加紧密地贯通和联系了起来,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乃至生活都极具启发意义。

                                                            (潘彦伶, 2022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