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讲座信息 > 正文

【中华经典与俗文化系列讲座】王小盾:选择与践行:如何面对我们的学术人生

发布时间 : 2023-07-05 21:43    点击量 :

2023年4月3日,温州大学资深教授王小盾先生应邀作题为"选择与践行:如何面对我们的学术人生"的主题讲座。讲座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18会议室顺利举办,我院孙尚勇教授任讲座主持人。

讲座现场


主讲人简介

王小盾,温州大学资深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在扬州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校任教。从事中国文学史、音乐史、敦煌学、东亚汉文献、早期艺术与符号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传播方式和中国诗体的变迁”(1990)、“《乐府诗集》研究”(2002)、“高丽史乐;志研究”(2007),“域外汉文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2012,重大)、“《越南古籍总目》编纂与研究”(2021,重点)和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朝鲜半岛俗文学研究”(2022,重大)等。

本次讲座,王小盾老师带来的主题是"选择与践行:如何面对我们的学术人生”。

讲座开始,现场播放万光治先生从事、治学和为人的回忆视频,王小盾教授带领大家领略了万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生智慧,完美诠释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接下来,王小盾教授从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广阔的学术视野、积极的行进方式展开。

一、选择正确的学术道路,实事求是。王教授首先从指导学生的经验出发,强调培养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接着,回忆了他在复旦大学师从王运熙先生的读书、学习的经历,总结出进入学术工作的十条经验:(1)从事实出发而非从原则出发(原则);(2)读原著(教学方法);(3)三类课程和关于学术能力的三句话:找材料,阅读,分析(教学目标);(4)即类求书,因书研学,完整地掌握历史著作;(5)读书得间,同背景比,同相近事物比;(6)小题大做(论文选题的方法;(7)看起来难的题目容易做;(8)天子狩猎和大禹治水;(9)资料与理论并举:(10)做减法。王教授详细讲到硕士期间埋头阅读,根据读书体会选题,几经辗转,最终确定硕士论文为《明曲本色论的渊源及其在嘉靖年间的兴起》,进入了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最后,他强调了“厚积薄发”的学术传统;阅读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等,供后学参照和借鉴。

王小盾教授接着回忆在扬州师院师从任仲敏先生读博的经历,总结了任仲敏先生的治学方法—“大禹治水,资料先行”。“大禹治水”是一种全面占有资料的整体研究;“资料先行”则强调重视资料的阅读收集和整理。博士阶段他就在编定《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的基础上,完成《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一书。所以,王老师将自己的硕士和博士的读书收获总结为:培养了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以及同实事求是的态度相对应的是系统阅读。最后他要对我们所接受的知识保持批判和反思的态度;要认识到理论的脆弱性,要时刻面对经验事实及时调整;接受“慢”的态度;充分地阅读、学习和写作,相比于数量而言,质量更值得追求。

讲座现场

二、选择有效的方法:努力掌握新技术,建立系统的眼光。王教授从“技术意识”入手, 认为每个学科都有“技术”,比如古代文学研究仲对目录学、版本学等就是“技术”。博士毕业以后,王老师就尝试通过音韵学、音韵学、天文学和民族学的跨学科学习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他通过《一份音韵学的初学笔记》(上中下)回顾了自己学习、分析、应用音韵学的经历。在音乐上,王教授强调音乐对于中国文学的重要意义,文学是内容,音乐是形式,形式对于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博士毕业后就跟从黄翔鹏先生学习音乐学,之后跟随赵塔里木先生学习和考察民族音乐学。后来,在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了以下收获:第一,结合文献、文物和民间遗存,进行汉民族文学艺术和周边文化研究,在实地调查中理解音乐学,1992年考察云南,1993年考察西藏,1994年考察新疆,奠定了多民族、多学科的研究基础和学术视野;第二,结合音乐学和文献学,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撰写《中国音乐文献学初论》,系统建立音乐文献学;第二,上古艺术和符号研究,纳入人类学和符号学的研究,写出《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等。王教授总结,自己的广阔治学视野和方法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指导学生的需要,养成了在跨学科视野中看待问题的学术进路,供大家参考。

三、选择积极的行进方式:不断改变自己,扩展进步的空间。在这一部分中,王小盾教授回忆1998年以来有机会陆续前往越南(1998-2005),韩国(2004)、日本 (2008- 2009)等地的经历,介绍丰富见闻,重点讲述域外汉籍的藏存情况,主编《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完成《高丽史乐志校证与研究》以及《从古文书看汉籍在琉球的流传与再生——以八重山文献为中心》《琉球音乐史的高光时刻——1832年的上江户使团及其中国背影》等系列重要成果。最后,概括起来三条经验:一、选择正确的学术道路,实事求是;二、选择有效的方法:努力掌握新技术,建立系统的眼光;三、选择积极的行进方式:不断改变自己,扩展进步的空间。

讲座交流环节,同学们与王老师积极互动,就如何评价学术成果等问题深入交流。最后,孙尚勇老师总结说,王老师的开拓精神和学术信仰值得我们学习,相信讲座内容对于大家今后的读书、学习、写作等方面都会有很多启发。

学习心得

听王老师讲他的学术历程以及他治学的方法和经验,很有收获。看到很多人都说王老师是豪杰之士,善于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探索未知的东西。程千帆先生曾说自己为学极慕能开风气的前辈,论者都说这是夫子自道。而在今天的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王老师也可算是能开风气的代表。回想前几天听葛兆光先生的讲座,他谈到了当下历史研究的趋势和方法, 应该是把“中国”放进“亚洲”,换句话说,在新材料和新方法支持下,这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新潮流。所以按照他的意思,今天谈研究的预流,恐怕就是这一潮流。王老师近年来在域外汉文学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虽仅仅是他涉足领域的一端,却足见这种开拓的气魄。当然,最为感慨的还是王老师年过七十,仍笔耕不辍,精力过人,还在计划着他的下一部书,不禁翘首以盼。(冷浪涛,2022级博士生)

王老师从自身从事学术工作以来总结出的十条治学经验谈起,娓娓道来了他从1979年至今四次系统的阅读,其治学的深度和广度可想而见,令人感到钦佩。我尤其关注到王老师在讲座中反复提及的:要选择有效的研究方法,努力掌握新的技术,正如王老师在音乐学、音韵学和民族学等领域中所取得的斐然成就。这一点对于我们后学来说无疑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李佳玲,2022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