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讲座信息 > 正文

讲座概要:刘祯:民间小戏文本及评价问题

发布时间 : 2020-11-20 09:25    点击量 :

【讲座览要】刘祯:民间小戏文本及评价问题

(如在非本网站及本所公众号:“中国俗文化研究”之外,上传以下内容,涉及侵权,我们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020年11月3日10:00,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专题讲座在江安校区文科楼526会议室举行,并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线上同步进行。刘祯教授应邀作题为“民间小戏文本及评价问题”的学术讲座。我所丁淑梅教授任讲座主持人,所内外260余名师生参与。


       

       
主讲人简介

       


     


刘祯,文学博士,国家文旅部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书记,《梅兰芳学刊》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戏曲研究》主编。现兼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顾问,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等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戏剧史论及民族戏剧、宗教祭祀戏剧、京昆及梅兰芳等方面的研究。出版有《中国民间目连文化》、《民间戏剧与戏曲史学论》、《戏曲历史与审美变迁》、《戏曲:批评与立场》、《中华戏曲·昆曲》等多部专著。主持多项重大课题,为国家哲社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和研究》首席专家。



       

       
讲座摘要

       


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民间小戏价值的认定比较多的是它对于大戏形成的历史作用,即所谓小戏的“初级形态”是大戏“高级形态”过渡的基础。小戏的形态价值有不依赖于本戏、大戏而具有的自我品格,不能以大戏、本戏的形态标准要求、衡量小戏,也不是只有大戏、本戏一个标准和范式,戏曲的发展是多样多元的,而大戏、本戏和小戏是构成戏曲史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两个方面,看不到或不能把小戏提升到这样一个层面去对待,是戏曲史的“缺失”。小戏是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



       

       
讲座概览

       


刘祯教授从层层推进的五个方面展开此次讲座的内容:


刘祯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戏曲史上民间小戏的处境与地位,从戏曲的发展史和戏曲剧种的内部层次入手,讲解了戏曲史上民间小戏和小剧种的边缘性地位及其原因。刘祯教授提到,戏曲被官方、文人士大夫接受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其中小戏更是为正统所排斥、被官方所禁毁。



刘祯教授认为,20世纪戏曲艺术发展中,民间戏曲是严重缺失的一环。自王国维、郑振铎诸公开始,学者们限于文献史料缺乏和固有观念的排斥,对作为民间戏曲的南戏产生发展的背景、故事演进的时代与现实意义的关注和研究是远远不足并严重缺失的。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提到“中国戏剧史的研究,约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其视点主要指宫廷、妓院俳优表演的都市戏剧,而面对农村戏剧的,几近于无。一般认为,中国戏剧的精华在于经有教养的文人之手创作,由宫廷、妓院俳优表演的雅曲;而由农民、市井艺人表演的农村戏剧则被认为没有文学价值,被称为‘地方戏’而受到轻视,在戏曲史上只不过一笔带过而已”。但在四五十年代以来,小戏研究出现了新的气象:张庚提出秧歌戏是新歌剧的主要基础;张紫晨认为民间小戏具有很充分的美的素养。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戏改”,形成了戏曲的新传统,奠定了国有剧团的创作模式,产生了很多新的剧种,但对小戏仍存在认知上的局限。刘祯教授以贵州德江傩戏和四川旺苍端公戏为例,阐述民间小戏的特质,认为学者需要对民间小戏的地位、价值进行重新审视。



刘祯教授认为,小戏是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刘祯教授提出,从戏曲史的结构来看,中国戏曲由大戏和小戏共同构成。学者们对小戏的作用和价值进行过探索,诸如任半塘从故事、演出情形、音乐、演唱、说白、化装、剧场、情形和效果等十个方面认为《踏摇娘》为唐代全能之戏剧,此观点在近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认可。除此之外,刘祯教授提及,小戏的存在与发展有一种独特的“串戏”、“串会”形式,把分属于同一人物的不同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种连续的小本戏。刘祯教授以贵州道真傩戏的开红山为切入点,强调民间小戏的仪式性、技艺性功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刘祯教授认为,民间小戏具有独立的审美品格。李亦园《民间戏曲的文化考察》提出“文化结构”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自五四以来,因为受到绝对科学主义的影响,所以饱受全面的批判。但是他们的批判所着眼的只是文化的内容,而不是理解文化的结构,因此他们视所有传统的宗教都是迷信,都是思想的枷锁……从现代文化学的眼光来看,民间信仰及其仪式并不能那么简单地用‘迷信’一词来概括之”。对戏曲文本而言,要关注其戏曲文本的结构,而非仅仅关注文化的内容。刘祯教授以四川灯戏演出的分析,认为民间小戏中体现着非常丰富的民间情感、信仰、思想、艺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加以研究的。



最后,刘祯教授结合非遗保护政策谈及民间戏剧研究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让我们回到戏曲原点,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戏曲的民间本质,这关涉到我们如何传承和发展民间小戏。小戏不一定非得发展到大戏、大剧种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恰恰小戏和大戏形成了互补作用。小戏具有独立的审美品格,不可用看待大戏的审美标准去看小戏。从戏曲的生态层面来看,大戏和小戏的二元结构支撑了中国戏曲的形态,促进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最后,主持人丁淑梅教授总结道,刘祯教授的讲座打开了一个有待释放巨大能量的文化空间和学术研究空间;大戏和小戏的关系实际上延伸出正统文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非常复杂多元的关系。刘祯教授提出的中国戏曲实际上是由大戏和小戏的二元结构组成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固有成见,展开民间小戏研究的新视域。




       

       
互动交流

       


讲座互动环节,现场有同学问到怎么看待湖北恩施在家族丧葬活动中表演的花鼓戏,而线上会议室也有同学积极地以文字形式与刘祯教授交流。刘祯教授以自己做田野考察的实例非常详细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刘祯教授答疑时强调,民间戏曲研究要走到民间去,反思表演和观众的关系,提示同学们关注戏曲的游戏娱乐、社会实用功能在民间戏曲中的呈现和辨别。




       

       
讲座感悟

       


2020级古代文学程同学:


一直以来我对于民间小戏的理解都陷入了误区,小戏之所以“小”是因为篇幅、结构等原因,并不是说它比大戏的艺术价值低,正相反,它与大戏是一脉相承的,相互成就的。但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它是大戏的过渡形态,相反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它是富有生机活力的,体现了大众的审美,满足了底层百姓的娱乐需求,受到了老百姓们的喜爱,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在官方的禁毁和文人的轻视中不断发展,不断繁荣。



2020级古代文学饶同学:


作为古代文学的学生,我更加关注的是民间小戏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之前也看过《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的论文,其实民间小戏在古代生存发展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活跃在民间社会。因为为文人士大夫所不耻,加上从艺艺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很少有戏本得以流传。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民间小戏有扶持和鼓励,但很多小戏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改编,从而变得面目全非。作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很希望能有人可以继续学习、保护、传承这门技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长足发展。




撰稿:杨蕊



本公众号发布的学术讲座文字内容、PPT均为独家授权,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二次上传。如有侵权,我们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020年11月3日10:00,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专题讲座在江安校区文科楼526会议室举行,并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线上同步进行。刘祯教授应邀作题为“民间小戏文本及评价问题”的学术讲座。我所丁淑梅教授任讲座主持人,所内外260余名师生参与。


       

       
主讲人简介

       


     


刘祯,文学博士,国家文旅部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书记,《梅兰芳学刊》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戏曲研究》主编。现兼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顾问,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等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戏剧史论及民族戏剧、宗教祭祀戏剧、京昆及梅兰芳等方面的研究。出版有《中国民间目连文化》、《民间戏剧与戏曲史学论》、《戏曲历史与审美变迁》、《戏曲:批评与立场》、《中华戏曲·昆曲》等多部专著。主持多项重大课题,为国家哲社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和研究》首席专家。



       

       
讲座摘要

       


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民间小戏价值的认定比较多的是它对于大戏形成的历史作用,即所谓小戏的“初级形态”是大戏“高级形态”过渡的基础。小戏的形态价值有不依赖于本戏、大戏而具有的自我品格,不能以大戏、本戏的形态标准要求、衡量小戏,也不是只有大戏、本戏一个标准和范式,戏曲的发展是多样多元的,而大戏、本戏和小戏是构成戏曲史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两个方面,看不到或不能把小戏提升到这样一个层面去对待,是戏曲史的“缺失”。小戏是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



       

       
讲座概览

       


刘祯教授从层层推进的五个方面展开此次讲座的内容:


刘祯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戏曲史上民间小戏的处境与地位,从戏曲的发展史和戏曲剧种的内部层次入手,讲解了戏曲史上民间小戏和小剧种的边缘性地位及其原因。刘祯教授提到,戏曲被官方、文人士大夫接受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其中小戏更是为正统所排斥、被官方所禁毁。



刘祯教授认为,20世纪戏曲艺术发展中,民间戏曲是严重缺失的一环。自王国维、郑振铎诸公开始,学者们限于文献史料缺乏和固有观念的排斥,对作为民间戏曲的南戏产生发展的背景、故事演进的时代与现实意义的关注和研究是远远不足并严重缺失的。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提到“中国戏剧史的研究,约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其视点主要指宫廷、妓院俳优表演的都市戏剧,而面对农村戏剧的,几近于无。一般认为,中国戏剧的精华在于经有教养的文人之手创作,由宫廷、妓院俳优表演的雅曲;而由农民、市井艺人表演的农村戏剧则被认为没有文学价值,被称为‘地方戏’而受到轻视,在戏曲史上只不过一笔带过而已”。但在四五十年代以来,小戏研究出现了新的气象:张庚提出秧歌戏是新歌剧的主要基础;张紫晨认为民间小戏具有很充分的美的素养。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戏改”,形成了戏曲的新传统,奠定了国有剧团的创作模式,产生了很多新的剧种,但对小戏仍存在认知上的局限。刘祯教授以贵州德江傩戏和四川旺苍端公戏为例,阐述民间小戏的特质,认为学者需要对民间小戏的地位、价值进行重新审视。



刘祯教授认为,小戏是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刘祯教授提出,从戏曲史的结构来看,中国戏曲由大戏和小戏共同构成。学者们对小戏的作用和价值进行过探索,诸如任半塘从故事、演出情形、音乐、演唱、说白、化装、剧场、情形和效果等十个方面认为《踏摇娘》为唐代全能之戏剧,此观点在近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认可。除此之外,刘祯教授提及,小戏的存在与发展有一种独特的“串戏”、“串会”形式,把分属于同一人物的不同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种连续的小本戏。刘祯教授以贵州道真傩戏的开红山为切入点,强调民间小戏的仪式性、技艺性功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刘祯教授认为,民间小戏具有独立的审美品格。李亦园《民间戏曲的文化考察》提出“文化结构”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自五四以来,因为受到绝对科学主义的影响,所以饱受全面的批判。但是他们的批判所着眼的只是文化的内容,而不是理解文化的结构,因此他们视所有传统的宗教都是迷信,都是思想的枷锁……从现代文化学的眼光来看,民间信仰及其仪式并不能那么简单地用‘迷信’一词来概括之”。对戏曲文本而言,要关注其戏曲文本的结构,而非仅仅关注文化的内容。刘祯教授以四川灯戏演出的分析,认为民间小戏中体现着非常丰富的民间情感、信仰、思想、艺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加以研究的。



最后,刘祯教授结合非遗保护政策谈及民间戏剧研究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让我们回到戏曲原点,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戏曲的民间本质,这关涉到我们如何传承和发展民间小戏。小戏不一定非得发展到大戏、大剧种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恰恰小戏和大戏形成了互补作用。小戏具有独立的审美品格,不可用看待大戏的审美标准去看小戏。从戏曲的生态层面来看,大戏和小戏的二元结构支撑了中国戏曲的形态,促进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最后,主持人丁淑梅教授总结道,刘祯教授的讲座打开了一个有待释放巨大能量的文化空间和学术研究空间;大戏和小戏的关系实际上延伸出正统文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非常复杂多元的关系。刘祯教授提出的中国戏曲实际上是由大戏和小戏的二元结构组成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固有成见,展开民间小戏研究的新视域。




       

       
互动交流

       


讲座互动环节,现场有同学问到怎么看待湖北恩施在家族丧葬活动中表演的花鼓戏,而线上会议室也有同学积极地以文字形式与刘祯教授交流。刘祯教授以自己做田野考察的实例非常详细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刘祯教授答疑时强调,民间戏曲研究要走到民间去,反思表演和观众的关系,提示同学们关注戏曲的游戏娱乐、社会实用功能在民间戏曲中的呈现和辨别。




       

       
讲座感悟

       


2020级古代文学程同学:


一直以来我对于民间小戏的理解都陷入了误区,小戏之所以“小”是因为篇幅、结构等原因,并不是说它比大戏的艺术价值低,正相反,它与大戏是一脉相承的,相互成就的。但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它是大戏的过渡形态,相反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它是富有生机活力的,体现了大众的审美,满足了底层百姓的娱乐需求,受到了老百姓们的喜爱,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在官方的禁毁和文人的轻视中不断发展,不断繁荣。



2020级古代文学饶同学:


作为古代文学的学生,我更加关注的是民间小戏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之前也看过《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的论文,其实民间小戏在古代生存发展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活跃在民间社会。因为为文人士大夫所不耻,加上从艺艺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很少有戏本得以流传。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民间小戏有扶持和鼓励,但很多小戏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改编,从而变得面目全非。作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很希望能有人可以继续学习、保护、传承这门技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长足发展。




撰稿: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