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讲座信息 > 正文

“云端锦江·中国俗文化”讲座览要|朱万曙:俗文学中的包公故事

发布时间 : 2020-06-23 14:06    点击量 :

2020619日上午900,中国俗文化系列讲座(四)于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朱万曙应邀作题为“俗文学中的包公故事”主题讲座,我所张弘教授作为与谈人出席讲座,孙尚勇教授主持讲座,丘雅老师参与讲座。

朱万曙教授

张弘教授

孙尚勇教授

丘雅老师


本次讲座中,朱万曙教授通过探讨作为历史人物的包拯情况、俗文学中的包公题材作品、不同历史时期的包公造型及包公与清官文化四个方面,结合故事,幽默风趣地向我们展示了俗文学中包公故事的特点。而朱教授此次讲座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三点:一、包公故事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是通俗文艺家的功劳,俗文学是包公故事的主要载体,包公形象的造型是在民间完成的,反映了下层百姓的愿望。二、包公故事经历了由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程,如胡适所说的“箭垛”和“滚雪球”。三、包公形象也经历了从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程,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形象内涵各有不同。


讲座伊始,朱万曙教授以自唱京剧《铡美案》片段引入主讲内容,并通过历史文献对包拯的生平履历及思想性格进行梳理。朱教授将包拯所授官职全部列出,认为包拯在北宋政坛不算重要角色。后又通过文献所述,将包拯思想性格概括为 “以民为本,为民请命”“刚毅不阿,正直坦荡”“自律严格,清廉似水”“果决处事,善断疑案”四个方面。

作为历史人物的包拯

这一部分,朱教授对宋代包公传闻和文学传写、元代杂剧里的包公戏、明代的包公题材创作、清代包公题材作品以及近代地方戏中的包公戏进行论述。朱教授认为元代是包公被戏曲大加书写的时代,使包公能够从历史人物走向俗文学的天地。朱教授又以明代短篇小说集《百家公案》和《龙图公案》中153篇包公小说故事为例,发现至今广为流传的包公故事很多就出自明代,认为明代也是包公故事发展的重要朝代,这与其他学者观点略有不同。此外,朱教授还在这部分以清代《如意宝册》中包公舞台形象“黑脸”装扮提示为例,向我们说明在清宫戏中包公就已经以黑脸面目示人,为同学们提供新材料。

俗文学中的包公题材作品

在该部分,朱教授通过丰富的俗文学例证,幽默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包公形象及故事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变化。他认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主要是清廉正直、为民做主、富有斗争和断案智慧且有神化色彩的。而明代随着民间文化的繁荣、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和新编故事的大量出现,使得包公身世更加传奇化和神话,斗争对手地位更高,斗争精神更坚决,断案方式也更加富有民间色彩的智慧。至于清代,包公故事体现出篇幅更加宏大、内容更加丰富庞杂及地方戏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三个特点,包公形象也逐渐演变为清官与侠客义士结合,忠臣形象的代表,并以沉稳气度代替了智慧。


不同历史时期的包公造型

此外,朱教授还以元好问所作诗歌《薛明府去思口号》、李西桥所作《龙图公案序》及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为例,向我们介绍不同时期包公的廉洁形象已经成为清官的代表,并与清官文化密不可分。

散向民间:包公与清官文化


除了文学,朱教授还对包公形象的绘画及包公祠这类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内容补充展开,并对当代新编包公题材作品《包公打舅》作以简介。

朱万曙教授所编庐剧《包公打舅》现场片段


主讲内容结束后,朱教授进一步陈述自己对雅俗文学的看法。朱教授认为,虽然目前研究更多重视雅文学,但也要看见俗文学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以使我们学术研究有更全面的发展。且俗文学不是可有可无的,雅文学与俗文学皆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命脉,没有孰轻孰重之说。作为寻常百姓,俗文学给我们的思想和愿望是雅文学做不到的,百姓喜欢俗文学,也推动着俗文学发展,若想考察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就应该更重视俗文学的研究。

讲座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疑问,朱教授也一一作答,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参与讲座部分同学


讲座的最后,张弘教授、孙尚勇教授在向朱教授表达感谢的同时,也与大家分享了讲座感想。孙教授赞同朱教授所说,认为俗文学可能更代表广大民众的思考和期盼。包公能够成为一个清廉的箭垛式人物,最重要的是在于他的民生关怀和对自己崇高的道德要求。再者包公故事的流行可能和北宋以后中国文化和文学市民化的进程密切相关,所以研究北宋以后的中国文学应当增加一个与民众接触的视角。张教授亦表示听了讲座后收获很多,并将其归纳为三点:一是俗文学确实如朱教授所说非常重要,它更接地气,要想了解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审美观更多要从俗文学入手。张教授认为我们应本着马克思主义的教导,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开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活动与文学形式。二是俗文学并不是永远都沉溺于民间大众,它在一定时期往往会影响甚至左右着精英文学的走向和爱好,最后演变为精英文学。三是从研究角度来说,朱教授先进行史料发掘,再进行梳理,进而发现问题,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清晰的研究思路,体现了一个学术大家的学术敏感与洞察。


部分同学讲座感想:

2017级本科生薄王逸:

朱万曙老师关于“俗文学中的包公故事”的讲座通过“作为历史人物的包拯”、“俗文学中的包公题材作品”、“不同历史时期的包公造型”以及“散向民间:包公与清官文化”四个部分细致地为我们讲解了包公在俗文学题材作品中的产生流别。特别是讲座的第三部分,朱老师细致地梳理了元杂剧、明代和清代三个时期包公形象的不同特点,通过详实的材料概括了不同时期的包公形象特点。虽然朱老师只是简单地讲述,但却可以体会到老师在考证过程中搜集材料之细致、分析之严谨。通过朱老师的讲座,我深刻地意识到不同于“雅文学”的“俗文学”在民间的不断丰富发展。“民意”推涌与俗文学的发展,俗文学也依然活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2019级博士研究生武晓静:

朱老师从元明清直至近代地方戏追溯包公戏的源流,探索包公形象的演变,这种对于材料竭泽而渔、分类分层的研究方法对于我有很大的启发。其实我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更为关注的近代地方戏曲中的包公戏,尤其是豫剧中的包公戏。由于地域原因,从小就观看了许多包公戏,比较经典的有《下陈州》、《二下陈州》、《铡美案》、《秦香莲》、《打銮驾》、《打龙袍》、《探阴山》、《二探阴山》、《忠烈千秋》等等,如果能够找到这些台本进行梳理细读,相信一定也会有所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佟亨智:

朱老师以《铡美案》的经典唱词开场,从正史、笔记等历史材料中记载的包公形象入题,逐渐过渡到俗文学(尤其是戏剧)中的包公故事及形象,进而梳理归纳了包公故事及包公形象的发展流变过程。其间还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小思考,比如包公从什么时候开始固化为黑脸形象等。

此次讲座除了从知识层面补充了我们对包公故事及相关戏曲文献的认识了解,还能进一步启发我们去思考历史与文学的相连、相通之处。同时,这种历时性的流变考察,也正是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研究思路。

讲座过程中,张弘老师和孙尚勇老师也会在聊天框中实时用文字回答听众们提出的一些疑问,两位老师还在讲座末尾进行了精彩的总结。

聆听此次讲座真的受益匪浅,非常感谢三位老师!

(撰稿人: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