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9日至10日,文献与田野双重视野下的中国俗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22年年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与中国俗文学学会共同举办。来自海内外数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一百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共提交论文125篇。会议由两场大会报告和三场小组讨论组成。学者们就中国俗文学与俗文化研究领域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现将本次会议的研究成果作如下综述:
一、理论探索与文献征考
(一)学术史梳理与理论构建
随着中国俗文学与俗文化研究的推进与新材料的发掘,研究者进一步钻研理论方法、梳理学术史脉络,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北京大学潘建国在《“俗文学文献学”若干问题刍议》一文中认为俗文学文献应该跳出传统古典文献学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构建具有一定学术独立性和指向性的“俗文学文献学”。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俗文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四川大学张弘(普慧)的《汉语俗文学的历程:概念、演变、定位》辨析了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汉语俗文学的概念、特征和范畴,并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重新审视俗文学的广阔性和广泛性。西华师范大学伏俊琏从“写本学”出发,对中国古代文字的产生和文章的出现、早期本文的流传和阅读情况、写本时代古人的读书方式加以阐述。
此外,还有学者对地方文学家族及其俗文学活动予以关注。泰州学院钱成、夏志凤在《清初两淮遗民领袖之一宫伟镠及其家族俗文学活动考论——兼论晚明以降泰州世家俗文学活动的思想来源》一文中探究宫伟镠及其家族的俗文学活动,认为泰州文化家族俗文学文化勃兴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植于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平民儒学思想和“言情”文化思潮。
(二)文献辑考与出版活动探究
学者对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钩沉辑佚为俗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方向。对古代笔记小说文本进行辑佚的有暨南大学曾肖和南开大学关静,前者通过考察《玄中记》现存的六个辑本,发现其文本辑佚活动的深广性和文本结构的复杂性,以此来探讨文本内部多重话语相互交织的情况。后者则比勘了海内外图书馆所藏十余种曾慥《类说》版本,勾勒出《类说》的版本流播过程,讨论印本“定本效应”的双重属性。
对佛教文献的考论。云南师范大学阳清根据传世佛典辑考释僧祐《萨婆多部师资记》佚文,认为该书的编纂具有丰赡的学术内涵和佛教史学价值。宝鸡文理学院刘林魁《<破邪论>编纂及唐五代版本考》一文分析了《破邪论》的编纂性质和各个版本的传播和增补问题。四川大学李瑄在《<珠林风雅>与明清之际的僧诗选集》中认为《珠林风雅》是晚明清初僧诗风潮兴盛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僧诗总集出版高潮时期的典型模板。四川大学任烨璇以民国时期四川唯一佛教报纸《佛化新闻》为例,探讨该时期佛教报刊与医药广告的关系。四川大学张勇、隆莺芷《清初重庆圣可禅师书法考论》一文考述了临济宗僧圣可禅师的书法造诣。
整理考订说唱与戏曲文献。中山大学董诗琪在《<寒山堂曲谱>版本及编纂考》一文中对比了明代张大复所编《寒山堂曲谱》五卷本和十五卷本,考得张谱编订的时间在康熙二十二年至康熙四十二年之间。中山大学钟钰婷《陈、白二氏<九宫谱><十三调谱>流变考》考得道光鲁燮光壶隐居抄本最为接近陈、白二氏谱原貌。北京语言大学杜雪分析梳理了王国维《录鬼簿校注》的批校内容和罗振玉的编刊方式。內蒙古察右前旗旗委办陈雪冰在《步云阁刊<雷炮传>综考——兼论郑振铎所谓马廉藏“明刊鼓词”<孙武子雷炮兴兵救孔圣>》中考得步云阁《雷炮传》的刊行时间在雍正三年十二月之后,实际刊行时间似不早于乾隆中期。中山大学张紫阳考述了《安天会》的著录情况、创作时间与《升平宝筏》的关系等问题。安徽师范大学李万营对新见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改制皮黄新词》稿抄本进行考论。首都医科大学张净秋《傅惜华先生与清代宫廷戏曲整理与研究》一文分析了傅惜华在清代宫廷戏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
对俗文学文献出版活动的关注。扬州大学代清的《清末民初经房刊刻宝卷的策略及意义——以玛瑙经房和慧空经房为例》分析了清末民初的经房的通过图文并茂、名人序跋、卷末附录等方式吸引读者购买宝卷的策略和意义。安徽大学杜治伟《屠绅的小说出版活动及其意义》一文讨论了屠绅对文言小说版式的革新、读者心理和审美习惯的把握等行为对当时和后世文言小说出版的重要意义。哈尔滨师范大学黄威据古籍实物图片描述鱼尾的物质特征,考察其起源、演变及功用问题,这对整体了解古籍印版中的“鱼尾”有重要价值。
(三)敦煌文献的发掘与整理
对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讨向来是中国俗文学与俗文化研究的重点。四川大学何剑平在《如来入城现神变:俄藏<维摩诘讲经文>的结构与敦煌壁画之瑞像图》一文中认为俄藏Φ101号《维摩诘经讲经文(二)》中忽略佛理解说而推重神通的书写倾向表明讲主所面临的受众可能为普通民众,由此还可推演维摩诘经讲经文撰造的生存环境。重庆师范大学王于飞《文献与田野双重视野下的“因缘”考察——以<须闍提太子因缘>与<报恩经>的比较研究为例》一文校录了敦煌写本S.3491与P.3375号,并与《大方便佛报恩经》相关文字对勘,由此考察“因缘”与佛经原典之离合关系。四川大学刘郝霞的《考古“反书”与变文“左起”——阅读感受背景下的变文再认知》将古代青铜器、画像砖和壁画中的图文关系与敦煌文献中的图文配合情况相结合进行讨论,藉此探究变文的发展情况。复旦大学王子鑫系统谈论了敦煌文献“俗讲庄严文”的研究成果与写本情况,并对唐末五代宋初敦煌地区俗讲、斋会仪式中的应用问题予以研究。兰州大学杨刚认为敦煌十二咒本《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很可能是早已失传的金刚智本《随求经》。复旦大学张小艳、郭丹考得敦煌写本P.2044v-2《押座文》《劝善文》及八首诗偈的作者是智严大师,该写本是他在敦煌暂住说法时所作。南宁师范大学丘雅整理了78首敦煌净土歌赞,对其中当下主要俗字字典未进行收录的疑难俗字进行了考释。香港浸会大学陈伟强的《临江仙与天仙子:敦煌曲子词中的一个母题原型》考察了《幽明录》中刘阮遇仙这一故事原型与敦煌曲子词“临江仙”与“天仙子”之间深层次的关系。四川大学杨恂骅从诗人群体,诗作类型,诗作思想和诗体形式考察了唐代敦煌人对唐诗的审美趣尚。盐城师范学院程希整理考订了新见扬州大学档案馆藏任中敏致唐珪璋的八通信札,这对考察两位学者之间的学术往来及建构敦煌学史颇有帮助。
除了梳理学术史、爬梳文献外,还有学者重考文献材料,大胆质疑,翻陈出新。四川大学孙尚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彭燕在《“村夫子”考论》一文对杨亿“村夫子”论这一杜诗学史上一大公案重新思考,考论其背后的诗学指向与现实指向。四川师范大学刘勤在《后稷“三弃三收”新考》中认为《生民》“三弃三收”实为“三寘三收”,这一情节当来自于地母崇拜的仪式和神话。四川大学张朝富在《大乘起事发覆》中认为学界对历史上的两次著名的“大乘”起事存在误读,法庆和高昙晟的大乘起事利用的是佛本生信仰而非弥勒信仰。福建师范大学黄晚的《从戴震对明堂的考释论诠释作为栖居的本质属性》探讨了戴震的礼学思想,并用海德格尔存在论对明堂进行现象学还原。福建师范大学李小荣在《陈瓘开悟偈创作语境、文化生成背景还原考——兼论其思想特色和影响》一文中认为陈瓘的开悟偈作于政和六年春提举江州太平观时,黄龙派禅宗文化与庐山书院文化共同影响了此偈的创作,显示出三教融合的思想特色。
二、戏曲说唱与小说叙事
(一)戏曲与说唱研究
说唱与戏曲是俗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中,一批学者拔新领异,致力于校勘戏曲文本、考论演出形态、追溯作家生平、探究曲学理论,这些成果极大丰富了中国古代说唱与戏曲研究。
对戏曲史予以关注的有东北师范大学王小岩的《演剧危险:雍正间演剧案件及其戏曲史价值》,此文辑出36个雍正年间的演剧案件,重新审视了雍正年间的演剧禁令,认识雍正年间的民间演剧生态。中国人民大学武迪以仲振奎剧作为中心,考察清代传记性生旦剧的认识价值和曲史意义。广东财经大学徐瑞的《晚清宫廷与民间的戏曲交流——以杨家将戏演出为例》着重梳理了杨家将戏的宫廷演出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吴真《禁忌、行当、剧场:近代戏曲的非文学演进机制》一文通过细读《青石山》的场上演出记录,探究市场、伶人、戏班与信仰禁忌等社会性的因素对近代戏曲形态的现实发展的制约和改变。南开大学鲍震培在《近代报刊曲艺资料整理研究的意义和方法论》中指出应当运用多维的视角与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来研究近代民国时期文献。南开大学盛书琪则从晚清民国报刊义务戏资料,着重关注晚清民国时期义务戏生态的嬗变。中山大学谭益波《“拍板”起源新探》一文系统考察了拍板起源的时间。广州大学李舜华的《以经治曲:序跋的意义与重构传统曲学理论的新路径 ——自<明清戏曲序跋纂笺>说起》强调了《明清戏曲序跋纂笺》对当下的传统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山大学沈珍妮系统分析了1909年前后,王国维与刘世珩的曲学交往与合作情况。
对创作个案的讨论。中山大学陈艳林《<琼林雅韵>与朱权戏曲创作考》与中国传媒大学杨秋红《朱权<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三题》都关注到朱权的创作情况。前者由《琼林雅韵》讨论朱权的创作实践,后者则从宗教角度追溯“杂剧十二科”之名的由来。扬州大学柏英杰《明清鼎革与传奇历史剧的“情本”转向——从<秣陵春>到<桃花扇>》一文强调了传奇作家在历史剧中自我形象的塑造。中国戏曲学院刘小梅在《论京剧<白蛇传>预叙缺位的历史内涵——兼与田汉<金鳞记>对比》中分析了田汉改创京剧《白蛇传》删掉该题材中预叙元故事的特殊历史语境。研究“度脱剧”的有福建师范大学李连生《“黄粱梦型”戏曲故事谫论》与四川大学丁淑梅《僧儒对位与丑旦异相——论<醉菩提•醒妓>与析出小戏的语境突转与示现》,前者对“度脱剧”中“黄粱梦型”戏曲的情节模式等方面进行论析。后者则着重关注冉樵子添改的北碚抄本《醒妓》的角色转关情况。
对地方戏曲的论述。中山大学曾庆兰的《太仓张新及其相关曲学问题》通过梳理和考证张新的生平和曲学活动来探究昆山腔的发展情况。华侨大学骆婧《由“分本”现象论“剧种”与“流派”——以泉州梨园戏为中心》重新审视了梨园戏三路的区分与性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曾令霞《“琼花”的文化位移图景——粤剧江南、岭南之源流考》一文从“花”“雅”流变等角度推论佛山粤剧行会“琼花会馆”的昆曲渊源。
对“道情”说唱文本展开分析的有扬州大学王定勇《<板桥道情>的改写及其原因探赜》,文章探究了郑板桥创作《板桥道情》屡次改动的内在政治因素。扬州大学刘朋鑫的《同辅氏<蓝关九度道情>的两重话语色彩及其成因》认为同辅氏的创作有“儒”“道”两重话语色彩。
(二)跨文体改编与互动
不同文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为俗文学注入活力。山西师范大学李奎、王相元的《跨文体改编与承衍的规律性阐释——说唱文学对古代小说借鉴的多维研究》从语言置换、叙事位移、结构颠覆、意蕴变格四个角度阐释了说唱文学对小说的改编与承衍。福建江夏学院陈瑜关注到话本小说作者基于场域表演性将自度词、曲与转踏等表演形式运用于话本小说中的情况。中山大学练美琪就子弟书《游园寻梦》对《寻梦》折子戏的改编探究戏曲和说唱艺术之间的关系。浙江工商大学王丽梅在《小说<红楼梦>的跨媒介传播与主题嬗变——以清代“红楼戏”为核心》中认为清代“红楼戏”的改编与创作,推动了小说《红楼梦》在民间的传播。天津师范大学郑秀琴论述了蒲松龄改写的七个聊斋俚曲具有通俗易懂、幽默超脱的特点,认为其达到了作家以俚曲教化民众的目的。
(三)小说叙事探究
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传播、接受及叙事手法等展开考论。云南师范大学张玉莲《裴鉶<传奇>考论》一文系统考察了《传奇》的成书时间以及书写意图。济宁学院王振星《从<宣和遗事>到<水浒传>——诗歌文献中的梁山泊》梳理了文献中描绘梁山泊的诗歌篇章。浙江外国语学院赵东旭《中国文学史著中<金瓶梅>的经典建构研究》考察了文学史家在《金瓶梅》经典建构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聊城大学刘化兵分析了《金瓶梅》西门庆的绒线铺伙计韩道国的姓名谐音寓意。泰州学院范秀君《演说警心,纪实存史——<续金瓶梅>创作思想新探》探究《续金瓶梅》的创作特点与创作思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冯保善关注到“三言”辑评者冯梦龙的“情教”理论。福建江夏学院胡小梅就《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中空间空间叙事特征予以探究。辽宁师范大学刘雪莲认为通俗小说《醉菩提》中“坐禅”与“顿悟”的叙述与对隐逸的推崇,表明其深受晚明禅宗思想的影响。美国南加州大学王萌筱《“莫道夫妻难成佛”:晚明杭州尼僧袾锦通俗文学传记考》一文考察了清初至民国俗文学传记中对晚明袾锦形象的重塑。辽宁大学赵鹏程《“搜神”与“考神”——论<新搜神记>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搜神”传统》通过考察清人李调元《新搜神记》来探究小说“搜神”传统的与宗教“搜神”传统的之间的关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永斌论述了《聊斋志异》对文士治生的摹写所反映的清代文士治生的社会现实。成都大学冯和一则以敦煌文献中所载《舜子变》和《前汉刘家太子传》故事演绎为例,分析苦儿天子故事的故事演绎、创作传播的文化背景及其文学魅力。
对西游故事的探讨。辽宁大学胡胜、金世玉的《<受生宝卷>与早期“西游”故事的建构》讨论《受生宝卷》作为宗教科仪文本在《西游记》研究中的启发作用。杭州师范大学刘正平探究了“唐王游地狱”故事在不同地域的传播与改造情况。辽宁大学赵毓龙《“南丝绸之路”与“西游故事”的西南系统——以古彝文<西游记>为考察中心》一文分析了西游故事在西南地区演化传播。
《红楼梦》研究方面,北京大学李远达《“私自的情理”:明清祭祀文化视域中的《红楼梦》私祭书写》一文关注到《红楼梦》中私祭场景的描写是明清祭祀文化的一个特殊剖面。上海社会科学院吴晗从小说中“魇魔法事”这一情节出发,探索在巫术宗教类题材中融入世情化描写的叙事策略。中央民族大学叶楚炎则着眼王家与贾家的婚姻关系,探讨贾府中的“王家”对于小说叙事的影响。
山东理工大学李贺分析了“噀酒灭火”故事模式出现的背景原因及发展演变,藉此探究本土的方术、道教及外来佛教之间的复杂关系。天津师范大学朱锐泉讨论了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小解”书写特质,认为其具有丰富的叙事潜能与文化含量。重庆师范大学何亮阐述了“二形人”案犯在涉案小说中的特殊身份和角色转变。南开大学徐婷认为曲艺作品中女性反派人物的塑造充满了男权视角。暨南大学叶佳佳关注到通俗文学中走街串巷叫卖的小商贩“常卖”这一形象在文学与绘画中的影响。重庆师范大学杨宗红的《空间位移、诗文罗列、抄案劝世——长篇宣讲小说的游历叙事》谈到融合故事与诗文以劝世是宣讲小说不同于其他“游历”小说的重要特征。
此外,还有学者关注到宋代笔记与明清宝卷中的叙事内容。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饶骁在《借禅以为诙:宋代笔记中关于苏轼和机缘问答的幽默轶事》中提出机缘问答不只是宗教文献,也是唐宋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藉此理解宋代文化史及宗教与社会的互动情况。北京大学陈泳超的《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从文学方面探究教派宝卷,剖析其情节组构、场景描写及其功能导向下的猜谜叙事现象。
三、民间文学与域外传播
(一)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
当代中国俗文学与俗文化研究还展现出跨学科与跨地域研究的特征。尤其是学者们对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与对口述史的重视,拓宽了俗文学研究的发展路径。
从理论层面探究的有上海大学黄景春《民间文学向田野要什么?》,文中系统阐述了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强调了田野调查的学术价值。通过田野调查研究少数民族的艺术创作与信仰的有四川大学李菲《从边缘想象“边缘”:藏彝走廊多民族“野人”故事的符号人类学探析》,文章从文化符号的编码赋义、象征隐喻与文化机制等多维度探究“野人故事”的生成与变迁。兰州城市学院包建强认为“知玛”的丑角表演将白马藏族“池哥昼”这一驱傩仪式向戏剧推进,成为今天见到的初级傩戏形态。大理大学朱安女关注到云南剑川白族阿吒力教的朝北斗仪式所具有的丰富内容及其明显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点。四川大学李祥林《羌戏研究:从释比经到释比戏》一文认为羌族释比戏作为从祭仪向演艺、从经文说唱向角色扮演转化的戏剧,带有形成中的民间戏剧色彩。
关注民间口头文学的书写与流变。温州大学王小盾、贵州师范学院葛恩专《民间法师为什么要编写唱本——关于“俗文学”生成原理的思考》对采自贵州地区的378种科仪类民间唱本进行了比较研究,从田野与文献两个角度来讨论民间法师编写唱本的动机和方法。韩山师范学院李言统《甘青民间“道歌”艺术溯源及其流变》一文探究了西北甘青等地流传的道歌子、道拉、嘛呢经等民间说唱文本与道歌艺术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
(二)民俗信仰研究
通过田野考察与文献考证对民俗信仰进行论述。日本广岛大学荒见泰史的《通渭社火——有关中国农村之正月礼仪和燃灯礼仪的一次考察》立足于观看甘肃省通渭县举行传统民俗时的考察记录,结合文献探究这一正月仪式在中国传统民俗中的传承情况。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姚朝文《佛山与广州古村落中的状元村、文会里及魁星踢斗》探究了状元村的“六状元”文化现象与文会里的历史演变及魁星踢斗的传说。扬州大学陈姵瑄《江南总管传说的叙事策略及变迁动因》一文通过分析江浙沪地区民间流传四位不同姓氏总管的传说在传播过程中内容发生的各种变异,归纳其中形塑神性的叙事策略。扬州大学刘书琴探究了温州地区女神信仰兴起与繁荣的原因及其背后蕴藏着的温州文化观念。苏州大学裘兆远介绍了水上移民对太湖流域本土五圣信仰的接受与改造。山东大学李梦《宝卷与后石坞:仪式文艺与信仰生活的互塑》一文探析了现存4种泰山女神宝卷对于碧霞元君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发挥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李永平《禳星、拜斗与延寿仪式——“顺星”类仪式宝卷的神话天文观念》认为“顺星”类宝卷中的禳星、拜斗延寿仪式是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一个环节。河北师范大学倪金艳探究了孟姜女传说的风物谱系、风物传说的特点及繁盛原因,及风物对孟姜女故事传播的作用。
此外,还有学者关注到佛教壁画、造像与碑文。四川大学、台湾南华大学郑阿财在《文献与田野视野下的泗州僧伽和尚信仰——以<僧伽和尚因缘记>与壁画、造像为主》一文中以《圣者泗州僧伽和尚元念因缘记》为例,结合敦煌莫高窟僧伽和尚图像与四川地区僧伽和尚造像及经变来考察唐五代泗州僧伽和尚崇拜的发展样貌。四川大学戴莹莹、万雨亭《阳岳寺“西方净土变”及<阿弥陀佛龛赞>研究》对广元市苍溪县阳岳寺摩崖造像2号龛和3号龛的碑文《阿弥陀佛龛赞(并序)》展开考述,并与同作于天宝时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赞(并序)》进行对比。
(三)跨文化传播研究
在本次会议中,有多位学者关注到中西方民间故事中的相似性情节。四川大学刘亚丁《相似性:几则中俄故事关系略述》一文中选取了两则情节具有相似性中俄民间故事进行考察,分别从人类文化学意义与佛经故事的流传角度进行认识。天津师范大学孙国江认为唐代小说与欧亚大陆民间故事的相似关系说明了故事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使者作用。杭州师范大学王晶波《从埃及、印度到中国――“牛犊子”故事的丝路流传及演化》一文从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民间交流的角度探讨了“牛犊子”故事的多元文化因素及其流传演变的多种形态。
从文化传播角度进行研究的还有上海大学宋鸽的《故事学视野下孔子项橐故事的域外流播》,文章讨论了孔子项橐故事的域外流播情况,并从故事学视角进行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陈宪良追溯诃梨勒在中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质性与异质性表现,借此探究古代丝路文化互动交流中的特点。上海大学陈冠豪在《日本招财猫起源传说的情节辨析与溯源》中推论日本的“回向院版本”起源传说可能承袭自我国的义猫传说。
中国俗文献的跨文化传播与接受研究有助于考察中外文化的沟通和交融。延安大学孙宏亮、王甜甜认为日本关西大学藏《大明兴隆》鼓词残抄本反映了明代鼓词的样貌,保留了珍贵的文学史料,并滋养了清代评话小说《大明兴隆传》。广州美术学院郑子成考查了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藏《弁而钗》的版本、序跋和目录及其插图。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包得义、王树平在《<玉烛宝典>的历代著录与版本流传考述》中认为考察《玉烛宝典》当以抄写时间最早、现存诸本之祖的日本尊经阁文库本为底本。上海大学梁奇探讨了伊藤清司研究《山海经》时对中国古注的依循、驳正与深化。中山大学孙笛庐考察了1877年至1885年东京大学文学部英文学、史学、哲学课程的基本情况,以此探讨日本戏剧研究中诸种解释框架、思维工具的渊源。广州大学江曙认为鲁迅对“人情小说”的理论建构更深层次来自明治日本文艺资源。四川大学国威、李娟《日本泉涌寺所藏南山、灵芝二律师像考述》则对日本泉涌寺所藏南山、灵芝二律师像的情况进行了考述,分析宋风佛画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四川大学戴路《物性的显现:高丽时代的图画审美》一文在东亚汉文化圈的艺术交流与东西画论对话的背景下,从“物性”视角探究高丽时代图画审美的特性。北京大学何智慧从宫廷《西游记》插图摹绘与地方寺庙《西游记》壁画两个方面,对18世纪后半期朝鲜半岛《西游记》图像的传播与接受进行论述。韩国南首尔大学校刘婧分析了新发现的朝鲜文人赵凤夏递藏清代东山堂刊本《六祖坛经》与李裕元翻印东山堂《六祖坛经》的版本和背景。延边大学金美兰《燕行录所载明末辽东局势与中国边将——以李仡<雪汀先生朝天日记>为中心》将《雪汀先生朝天日记》与《朝鲜王朝实录》等中朝史籍相结合,对明末辽东局势进行了分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严艳在《广府木鱼书与越南喃字文学关系刍议》中强调木鱼书对越南喃字文学的影响缘于粤越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在于两地的书籍双向流通和时政的推介作用。
除了讨论中国俗文学与俗文化在汉文化圈的流播外,还有学者探究了俗文献在西方国家的流播情况。山东理工大学陈恒新《丹麦皇家图书馆藏中国戏曲小说文献经眼录》一文考得丹麦皇家图书馆藏戏曲小说汉籍以清刻本为主,主要是努得·冈纳·克林和吴尔夫等人的旧藏。上海大学刘蕊《葡萄牙藏中国戏曲抄本述考》考证葡萄牙东方博物馆所藏中国戏曲抄本多出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地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赵敬鹏《装饰与表演——论赛珍珠译本<水浒传>的图像叙事》关注到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三个版本中的装饰性插图,藉此分析珂弗罗皮斯所绘插图的表演性特征。
小结
在这次会议中,学者们既有在理论层面的总结突破,也有对具体作品的探赜索隐。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视对新材料的发掘与考辨,对雅俗嬗变、文本互动予以关注。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传播与接受也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方法上看,学者们将传统的文献稽古与新兴的田野调查相结合,注重跨学科方法的融会贯通。这次会议展现出中国俗文学与俗文化研究的深厚底蕴和与时俱进。与会学者们对理论方法的探索和文献材料的扩充,也将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引和助力。
撰稿: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陈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