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工 作 简 讯
2014年第1期 2014年1月10日
宋代佛教文學研究叢書
總序
漢傳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其影響遍及中國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文學則是受其影響廣泛而深刻的領域之一。我們習慣將與漢傳佛教相關的文學書寫稱為中國佛教文學。嚴格說來,它不應包括原產於印度而存在於漢譯佛典中的翻譯文學,而是特指中國本土漢傳佛教各宗派原創的各種富於文學意味的書寫,以及中國文人和民眾受佛教影響而原創的文學寫作。
中國佛教文學研究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出現了一批與佛教文學史相關的論著。相對而言,全景式掃描的著作較多,如中國大陸學者陳洪《佛教與中國古典文學》、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謝思煒《禪宗與中國文學》、張錫坤等《禪與中國文學》、張伯偉《禪與詩學(增訂版)》、覃召文《禪月詩魂:中國詩僧縱橫談》、胡遂《中國佛學與文學》、賴永海《佛道詩禪》、張海沙《曹溪詩學與禪學》、臺灣學者鄭阿財《佛教文獻與文學》、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釋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日本學者深浦正文《佛教文學概論》、加地哲定《中國佛教文學》等等,勝義迭出,各有千秋,為中國佛教文學的界定打下堅實的學理基礎。此外,還有一些斷代的佛教文學專題研究,如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普慧《南朝佛教與文學》、陳允吉論文集《佛教唐音辨思錄》、項楚等《唐代白話詩派研究》、俞曉紅《佛教與唐代白話小說研究》、張培鋒《宋代士大夫佛學與文學》、臺灣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精彩紛呈,各有所得,為斷代佛教文學研究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鑒的思路。
相比唐及以前的佛教文學,宋代佛教文學的本土化傾向更為突出,禪林詩偈尤其如此。一方面,在宋代佛教徒的文學創作中,形成或出現了一些值得重視的寫作傳統,如唱道歌、山居詩、十二時歌、擬寒山詩、漁父詞、牧牛詩、頌古、淨土贊等等,或是在前代佛門已有的文類上踵事增華,改弦更張,或是根據宋代佛界禪林的新生活、新思想自辟蹊徑,獨樹一幟。這些寫作傳統進一步加速了印度佛教的中國本土化進程,促成佛教的詩歌化與文學化,從而拓寬了中國文學的疆域。宋代出現了一批有別集傳世的佛教徒,如北宋智圓、重顯、契嵩、道潛、惠洪、南宋寶曇、居簡、文珦、善珍、道璨、元肇、大觀等等,此外還有一批禪僧傳世語錄中包含著大量的佛教文學創作,如善昭、克文、克勤、宗杲、正覺、行秀等的語錄,有相當多的文體與文人別集的文體相同,完全可作為佛教文學研究的對象。同時,宋代還出現了一批佛教詩歌總集,如《九僧詩》、《宋高僧詩選》、《中興禪林風月集》、《江湖風月集》、《無象照公夢游天台石橋頌軸》、《禪宗頌古聯珠通集》等等,展示出佛教詩歌創作的盛況。尤其是隨著“文字禪”觀念的流行,有更多的佛教徒投入了宗教詩歌的創作,一時蔚為風氣。
另一方面,由於宋代以來士大夫居士化的傾向日益普遍,士大夫與佛教徒的交往空前緊密,佛禪認識世界的方式和觀念日益滲透到宋人的日常生活中,因而傳統詩歌創作和理論也因受到佛教的影響而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一大批士大夫創作的以佛禪為內容題材的詩歌,詩學上也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審美風貌,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塑造宋詩不同於唐詩的新品格方面,佛禪因素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江西詩派的禪喜活動在宋代影響深遠,其中不少作品既是文學的珍品,又回饋到佛教界成為僧徒的教材,成為佛教徒和士大夫的雙重典範。這種文學與佛學的互動,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宋代以來的不少詩歌,在題材選擇、內容表現、意境經營、形象塑造、藝術想像、修辭鍛煉等眾多方面,都與佛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說,中國文學傳統給宋僧的佛教書寫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語言形式和藝術技巧的話,那麼,漢傳佛教思想則反饋給宋代士大夫全新的認識世界、觀照人生的形象思維方式。
除詩歌之外,宋代佛教文學在其他文類方面也有新的開拓,其中最突出的是禪林僧傳和筆記的風行,這是宋代古文運動在佛門書寫中的產物,或是新古文觀念在佛門中的投影。較之《高僧傳》、《續高僧傳》、《宋高僧傳》,禪林僧傳的神異成份減弱,而更富於文學史傳的意味,至於禪林筆記,遠接六朝佚事小說,近師宋人筆談詩話,林下風流,餘韻悠遠。禪林僧傳筆記,是宋代敘事文學方面的生力軍,其歷史想像與宗教聖化的結合,禪林趣事與居士逸聞的並重,在展現禪僧與文人談禪說佛的修行活動的同時,也揭示了詩文與佛禪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至於禪門的新文體“請疏”,即所謂江湖疏,生動潑辣,別具一格,成為宋四六文中的新寵之一,更是風靡南宋禪苑,遠播海外叢林。
研究此階段佛教文學的轉型,對於認識中國文學的審美趣味及創作走向,有著重要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宋代佛教詩文作品早已流播東亞,對高麗、日本的漢詩文創作多有助益,尤其是日本鐮倉、室町時代的五山文學,受宋詩僧影響極深。日本五山不僅仿效宋代禪宗的寺院制度,繼承宋代禪文化的精神,而且也接受了宋代禪文學的寫作傳統和審美風尚。因此,宋代佛教文學的研究成果,不僅具有宗教學和文學跨學科互動的意義,也將對域外漢學和東亞比較文學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佛教文學是宋代文學領域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疆土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不了解佛教文學創作的基本狀況,就無法了解宋代文學史真實的全貌。同樣,不完整闡述宋代佛教文學的貢獻,也是佛教文化研究的缺憾。然而,在過往的中國文學史(包括宋代文學史)著作中,佛教文學普遍遭到忽視,詩僧的作品已很少被學者論及,禪僧的偈頌更不在書寫範圍,禪林僧傳筆記幾乎無人問津,文人的佛教文學作品也被棄如敝屣,這顯然不符合宋代文學史的客觀事實。可喜的是,近年來佛教文學研究逐漸升溫,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先後設置“中國佛教文學史”這樣的重大攻關項目。而宋代佛教文學研究也成為新的學術增長點,其隊伍正在不斷壯大。
檢討學界已有的論著,我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宋代佛教文學研究主要集中於禪宗與詩歌關係研究方面,詩禪、妙悟之類的論題較多,而其中不免有陳陳相因、泛泛而談者。有懲於此,我們力圖在此領域有更寬、更深、更新的開拓。就寬度而言,突破單純的詩禪關係探究的框框,而延伸到佛教尤其是禪宗的文學寫作傳統,如山居詩、漁父詞、十二時歌、牧護歌等;延伸到宋代知識精英階層的居士文學和僧侶文學書寫;延伸到佛教散文如僧傳、筆記及其他文體。就深度而言,關注重要佛理對宋人審美觀念和詩學話語的滲透和轉化,從文化語境層面討論宋代佛教文學的成因,從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層面探究佛理對宋人思維方式和人生觀念的影響;注重詩文僧的個案研究,注重佛教文學文本的解讀與演繹;同時注重佛教文學文獻的發掘與整理。就新度而言,力圖借鑑西方現代話語理論、文化批評、敘事學理論等等,與中國傳統文論相結合,切入宋代佛教文化的獨特語境,儘可能對複雜的佛教文學現象作出恰如其分解釋和評價。尤其是在禪林僧傳書寫的研究方面,作出全新的突破。
這套《宋代佛教文學研究叢書》就是我們團隊近幾年耕耘的初步收穫。團隊以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員為主體,聯合了陝西師範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宜賓學院、四川省社科院幾位年輕學者。叢書共包括六本著作,其書名與大致內容如下:
一、《法眼與詩心——宋代佛禪語境下的詩學話語建構》(周裕鍇著)
本書分為文化語境、思想資源、審美眼光、詩學話語四大部分,主要探討了宋代文人和僧人的佛學修養和著述,宋代文人接受佛教經典的主要觀念,佛禪觀照方式在詩歌創作中的轉化,以及宋人詩論中佛禪術語的引用和演繹。試圖通過引證和統計勾勒出整個宋代文人學佛的文化語境,深入分析宋人日常閱讀的各種佛經中的重要佛理,尤其注重討論佛禪觀念在宋詩學中轉換的細節和過程,並對宋人詩論常見的佛禪話語的引用和演繹作出合理的解析。其中關於六根互用的審美觀念、轉物詩學與擬人主義、全春是花、妙觀逸想、以大觀小、如幻三昧與藝術幻覺、如蟲蝕木、句中有眼、《滄浪詩話》及其他宋詩話的禪學隱喻等論題,都有自己全新的詮釋。
二、《唱道與樂情——宋代禪宗漁父詞研究》(伍曉蔓、周裕鍇著)
本書分別從宗教詞的角度,考察了宋代禪宗漁父詞的三大傳統,即《漁家傲》系漁父詞、《漁父》系漁父詞、《訴衷情》系漁父詞。勾勒它們依託某詞調形成的創作傳統,從宗派、門風、作者身份等創作群體特徵中去尋繹其成因和特色。如《漁家傲》為禪宗唱道文學的代表,有示禪、頌古等類別,論述了佛教儀式音樂的回歸;《漁父》來自文人書寫傳統,禪師藉以寄託對自由境界的嚮往;《訴衷情》則為禪宗居士創作,塑造逍遙與解脫的禪門漁父形象以自況。書中對各系漁父詞的文本作出深入的分析比較,通過討論此類型與漁父相關的特殊宗教詞,展示出佛教音樂文學在宋代流行的一個重要側面,並揭櫫了禪宗書寫傳統與文人書寫傳統的相互滲透影響。
三、《宗風與寶訓——禪宗寫作傳統研究》(祁偉、周裕鍇著)
本書以宋代禪宗文學書寫的一些個案為研究對象,由一系列專題構成,強調問題意識。分為上下兩編:上編關於禪宗的詩文傳統,一是禪宗世代相傳的詩歌範式,如探討“十二時歌”以流變說永恆的寫作目的,“山居詩”中從禪意的雲到禪意的屋的演變,考證“牧護歌”的來源、名稱、功能和文體結構,論述中日禪林中“瀟湘八景”詩的寫作範式和經典模擬;二是禪宗的散文傳統,討論宋代禪林筆記的憶古情結和書寫策略,重點探究惠洪《林間錄》塑造的禪林人物形象。下編關於禪宗的書寫慣例和禁忌,如宋代禪僧的法名和表字的特殊稱呼,庵堂道號中體現出來的從山林到居室的演變,以忌日為生辰中蘊藏的佛教理念及民俗禁忌,以鎖骨為栓索及其與傀儡戲之間的隱喻關係等等。這些考論具體而微,力圖揭示一些禪門寫作傳統的固有規則。
四、《近佛與變雅——北宋中後期文人學佛與詩歌流變研究》(左志南著)
本書力圖通過個案論析與整體研究的結合、歷時性梳理與共時性比較的兼顧,來實現北宋中後期詩歌流變研究的深化。以該時期文人學佛與詩歌流變之關係為研究對象,從分析士大夫詩歌中所運用的佛教典故、所借用的佛教術語入手,結合當時文人與佛教關係的考察,尋繹文人接受佛學思想的邏輯順序及其佛學思想體系的構建生成。具體結構上,本書主要通過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代表人物的個案研究,詳細分析對比了三人的學佛路徑、學佛對其詩歌語言運用的影響、學佛對其詩歌創作思維的滲透,厘清了士大夫學佛變化與詩歌流變的關係。此外還論述了北宋後期詩壇主流的江西詩派諸人之學佛與其詩歌創作、詩論形成演進的關係。
五、《指月與話禪——雪竇重顯研究》(趙德坤著)
本書為宋代禪宗雲門宗大師雪竇重顯的個案研究,重點放在其禪文學成就方面。書中探究了宋真宗、仁宗兩朝的士林與禪林的交結情況,分別將重顯置於禪學話語系統和士大夫文學話語系統中進行考察,分析其禪學解釋的主要特點,揭示其對於“雲門中興”所起的作用,并論述了後世禪林和士林對重顯禪與詩的接受。全書將重顯置於禪學與文學的雙重語境,運用禪學文獻學和文學闡釋學,進行較為深入系統的研究,追索其撲朔迷離的人生軌跡,考述其廣泛多元的交遊狀況,分析其拈古、頌古等豐富多彩的禪學闡釋,觀照其《祖英集》等詩文集中獨具特色的文學寫作。本書通過對重顯生涯和著述的論述,打開一方視窗,使人能窺見北宋時期禪宗的文化生存和文學樣態,了解禪林與士林的互動關係,進而理解這種關係對禪宗與文人的影響。
六、《僧史與聖傳——〈禪林僧寶傳〉的歷史書寫》(李熙著)
本書是北宋名僧惠洪的《禪林僧寶傳》的專書研究,試圖從歷史敍事學的角度切入,重新考察僧史僧傳書寫中的歷史意識。全書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討論《禪林僧寶傳》的文本形成,涉及惠洪與士大夫互動形成的消除古今差異的懷古史學意識,《僧寶傳》的體裁與道行標準,搜集歷史遺跡的史料來源和融化眾說的寫作思路。第二部分探討《僧寶傳》的書寫史,論證了《僧寶傳》對《宋高僧傳》的結構模式、敍述話語、意義建構的重塑,與《景德傳燈錄》之間的互文性和差異性,以及對禪林集體記憶的口述史的傳承與再現。第三部分借用敍事學理論討論了《僧寶傳》的敍事者的權力、情節編排方式、詩性想像的構成功能、山林、寺院等的空間意義以及禪師的經驗世界、兩種空間修辭、從歷史時間到敍述時間的變形等等。第四部分討論了禪師聖徒性的塑造,出生神跡轉化為宗教事件,肖像的寫實與聖徒化的雙重指涉,禪師入道的時節因緣、神異事蹟、死亡的典型等。
這套叢書的作者,除我之外,都是我的同事和學生,大家都先後在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這個獨特的空間裏從事研究和學習。多年來,佛教文學一直是我和同事們的研究課題以及指導博士論文選題的重要方向,陸續有論著發表。去年,我們曾組織申報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佛教文學通史”,雖群策群力,設計構想,但終因準備不足,鎩羽而歸。轉念一想,與其短綆汲深,不如量力而行,腳踏實地做些基礎的、原創的研究,培養學術後備人選,為佛教文學研究添磚加瓦,盡綿薄之力。叢書的組織編寫,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以往有關宋代佛教文學研究的專著,都以單書出版發行,影響相對較弱。本叢書的推出,則試圖以學術集群的形式給學界帶來些許衝擊,其創新的選題、方法和觀點,或都有助於開拓此領域的研究方向。本叢書有三種分別為已結題的國家社科和教育部課題,另三種為通過答辯并業經修改的博士論文,其選題價值和學術品質已得到專家首肯。尤為可喜的是,從年輕作者身上,我們已能看到相當的學術潛力,長江後浪推前浪,雛鳳清于老鳳聲,這就是學術發展的必然規律。不可否認的是,這套叢書無論是理論創新、文獻徵引還是結構安排、文字表述方面,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欠缺或疏漏,我們誠懇地期待讀者的批評。
叢書的主要資助者為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該所已將“中國佛教文學史”寫作列入十二五規劃,所內研究人員及近年來指導的博士生,頗有以宋代佛教文學研究為選題者。本叢書為佛教文學研究的“第一季”,今後或許還將陸續推出“第二季”、“第三季”,我們努力著並期待著。
西南民族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宜賓學院為叢書的相關作者提供資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不我遐棄,為叢書提供出版機會,在此謹一併表示誠摯的謝忱!
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
周裕鍇
2013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