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所动态 > 工作简报 > 正文

2014成果简报1

发布时间 : 2014-06-01 15:06    点击量 :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14年第1期                           201461

 

 

基地重大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08JJD840200

 

本项目在“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的总框架下,分为《儒学的世俗化与宋元劝善小说》《晚明清初劝善文化与白话短篇小说创作》《明清通俗小说之贞节观研究》《明代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清代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等五个子项目,具体考察宋代以后精英儒学与官方儒学在其世俗化通俗化的过程中,对民间社会的生活、伦理、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间文化心理。创新性体现为:第一,比较详尽地考察了在新儒学在宋以后尤其是被确定为官学的明清时代,通过官方制度与民间宣教的路径,将儒家基本价值观及其伦理普及到民间社会;第二,儒学在民间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具体影响,如善恶、忠孝、义利、天命、财富、贞节等观念,以及不同时期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三、揭示了儒家精英思及官方儒学意识形态与民间实际普遍认同的世俗化的儒家伦理价值之间的异同,即所谓“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对小说等通俗文学中民间叙事与民间观念的分析,探讨了儒学影响下形成的民间文化心理在通俗文学中的种种表现。以下分而述之

一、《宋元劝善小说与民间文化心理》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宋代世俗文化以及儒学、理学的世俗化过程,而宋代的善书和劝善小说作为宋代世俗文化和民间文化心理的一种重要的文本体现,却较少得到研究。而且相对善书而言,目前学界对劝善小说的研究更少,基本上只有从事古代小说研究的学者才对这部份文献有所涉及,但也仅限于初步的文献考证。事实上,劝善小说和善书一样,在宋代世俗社会和文人阶层中均发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劝善小说就其源头来说,与宋代以前的感应传、灵验记以及志怪小说、箴规小说颇有关系,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小说种类。从劝善小说的思想和主旨来说,它体现了宋代三教合流思想背景下的世俗观念,因此是一种内容和思想十分复杂的著述形式。从现代小说观念来看,劝善小说基本没有什么文学价值,甚至算不得是小说。也正因为如此,几乎不曾被小说史和文学史研究者所关注。对劝善小说的研究不仅将有益于宋代世俗文化的研究,对我们清晰地认识古代小说也有重大的意义。劝善小说在宋元风行一时,现在可考的数量达到50部以上,上至名公巨卿,下至底层文人,都曾撰写这类小说,宣扬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并涵容三教的道德伦理,以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宋元劝善小说或箴规小说具有浓厚的世俗和民间的气息,这与当时社会的世俗化具有关系的密切。劝善小说编撰和印行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惩恶劝善。善恶有报是中国固有的思想,后来由于佛教的影响,又加入了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戒杀祈福等思想和内容。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上来说,劝善小说无疑受到志怪小说以及佛道二教的感应传、灵验记类书籍的显著影响,甚至有的条文本身即可视作志怪小说或感应传。宋元劝善小说当时数量不少,但完整保存至今的仅有南宋李昌龄所撰的《乐善录》。此书在中国已经失传,近代复由日本传入,收入《续古逸丛书》。由于流传不广和被研究者忽视的原因,除了李剑国在《宋代志怪传奇叙录》中有所考证,林祯祥在《宋代善书研究》中有所引用外,《乐善录》一书实际上尚未得到认真的研究。选取此书为研究对象,本身即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不但从作者、写作时代、版本等方面对李昌龄和《乐善录》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而其重点更在于在结合宋代社会现实和世俗观念对《乐善录》进行分析,探讨了此类小说形成的社会背景,同时也由《乐善录》丰富的内容来观察宋代的世俗社会和民间文化心理。此外,还注意到《乐善录》中所引的唐宋佚书以及佚文,分别进行了辑佚。论文是第一次对《乐善录》的全面研究,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今后学界对此书以及宋代劝善小说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晚明清初劝善文化与白话短篇小说创作》:将白话短篇小说置于晚明清初的“劝善文化”中进行考察,是本项目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同时也试图对儒家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这一角度的选择是由分析小说和善书中的民间道德观念及其文化心理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参照这一需要所决定的。本文着意于对白话短篇小说中的道德教化内容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进行解读,以善书为参照工具,通过不同类型的具有道德教化意义的文本的相互比较,尽量逼近小说创作的历史语境和文化空间。主体由五章构成。第一章采取逐层递进的方式揭示白话短篇小说与善书之间的关系。首先尝试勾勒晚明清初“劝善文化”得以彰显的历史语境,分析儒家思想的世俗化、三教的入世倾向以及商业发展、商人崛起对这一文化空间形成的深刻影响。接着考察了劝善文化背景下的白话短篇小说创作,通过分析小说与善书中共通的故事题材和小说中所运用的善书观念、善书语言,展现白话短篇小说与善书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之上,以清初石成金的《雨花香》和《通天乐》为考察对象,分析这两部作品集与善书之间的“亲缘”关系。第二章到第四章以专题的方式对小说和善书中共同关注的道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尝试阐释精英儒家道德观念与民间道德观念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考察小说和善书中的高频出现的与道德密切相关的“天”、“命”、“报”三个信仰观念,通过比照揭示善书的“立命”思想和功过格的善恶计算方式对于小说叙事的影响,并分析这些观念中蕴含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第三章以“孝弟”观念为主题对小说和善书进行考察。这一时期的民间善书和“儒门”善书中的“孝弟”观念表现出形上本体性和宗教性两种特征,同时期白话短篇小说创作呼应了这一时代性的内容。晚明清初“孝弟”观念的凸显与释道二教的“入世”倾向和儒学的“世俗化”有密切关系,后者的影响尤为深刻。第四章以与财富相关的道德为考察对象,首先以善书为参照,概括小说中各种有关“交财”的主题叙事,并以“掘藏”和“还金”题材的叙事为重点考察对象,揭示这两种叙事模式之下的道德意涵。通过剖析小说和善书中种种有关“奢”、“俭”、“慷慨”、“悭吝”的叙事或条目,揭示其中所包蕴的极具时代特征的道德意义和文化心理。最后通过阐述晚明清初“公”“私”之辨中的财富观念和“贫”“富”变化中的道德观念,为理解小说和善书中种种与财富相关的道德观念及其文化心理提供历史和文化的支撑。第五章讨论儒家思想中的“德”“福”之道和小说和善书所代表的通俗文化对“德”“福”一致的问题的“解决”,并进一步思考“两种文化”之间融合与冲突。

三、《明清通俗小说之贞节观研究》:贞节不仅是宋明理学提倡明清官方不断强化的道德观,也是传统社会中男性单边主义的集中体现。但民间社会的男女性关系及其贞节观形形色色,与儒家正统观念并非完全一致,有合有离,这在明清通俗小说中得到了全面的表现。因此,通过通俗小说考察贞节观在明清民间社会的传播、流变与表现,无疑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古人实际的生活和心理,包括各式变态甚至病态的心理,从而对儒家大传统下的民间小传统,有更具体入微的认识。主要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梳理自先秦以来至明清以迄的贞节观念的滥觞至宗教化的历程,并对明代以前的小说贞节观书写概况进行了勾勒,总结其基本特点。第二章探讨贞节观书写在明代通俗小说中的集中表现,对明代思潮环境与通俗小说贞节的繁密现象、新旧贞节观念的冲突与混融、情欲与亲情之间的冲突守节的变通等等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探讨清代通俗小说中的贞节观书写的嬗变与新动向,对李渔小说中的平情主义与崇真厌伪、夏敬渠《野叟曝言》中的情欲对立与经权观念、曹去晶《姑妄言》中道德与性欲、政治与色情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第四章讨论闺秀和市井村妇等不同阶层女子贞节观念的差异,然后考察家庭之内妻妾贞节观念的异同好一个特殊的群体悍妇的贞节观念,并对侍女丫鬟的贞节观念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三姑六婆妓女这两个家庭之外的的特殊妇女群体的特殊贞节观。展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人物的贞节观。第五章探讨贞节观的影响因素在明清通俗小说中的表现,概括为外貌、性能力、金钱、情趣,外出等几个重要因素,分别对其贞节观念的具体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它们大致按照递减的序列对贞洁观造成深浅不一的影响,因其往往交织在一起,故而常常是以合力的形式对贞节观施加影响。第六章探讨明清通俗小说贞洁观书写中的叙事母题,认为关系最为密切的有因果报应、谋杀、战乱、考验等母题,对其一一展开总结与阐释。其中果报讲究劝善惩恶,反应了古人对贞洁的重视和劝谕的态度。谋杀在某种程度上是果报观念的延伸,因贞节观而起的谋杀多表现为奸杀。明清小说中的女子在战乱中既面临着痛苦的生死抉择,考验则是男性单边主义的典型体现,一种是庄子式的对妻子贞节的极端考验,另一种是求道成仙叙事中常见的对贞节和美色的考验。通过归类分析,力求揭示这些叙事母体所蕴含的文化心理。

、《明代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儒学在明代已经非常明显世俗化,白话通俗小说的兴起,恰与儒学世俗化的趋势相呼应。白话通俗小说编撰者以形象化的手段演绎儒家思想,但这种儒家思想已不全是传统的儒家思想,而是已世俗化的儒家思想。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明代白话通俗小说编撰者,多有科举考试失败的经历,转入白话通俗小说编撰,既要在小说中反映儒学思想,表达“三不朽”之梦想,又要迎合普通民众的文化心理以求得小说的广泛流行,进而满足治生之需。而普通民众的文化心理恰恰又是中国主体民族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因而儒学思想与白话通俗小说二者之间有了一个共通点。首先,考察明代儒学经由朝廷提倡以及阳明学派的推广而成为社会普遍的影响,使得儒学世俗化与民间化。同时,阳明心学的“尚俗”、“教化”、“重情”等观念对白话通俗小说的创作与评点有很大影响。这些观念既体现出对明代朝廷“以教化为先”原则的呼应,也体现出对普通民众的文化心理的重视,从而使得明代白话通俗小说作为考察明代儒学世俗化民间化成为事实上的可能。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在明代白话通俗小说中的具体形态的考察,即文章选取了为官之道、性爱观、孝道观、女性观、善恶观等几个方面展开,梳理这些观念在白话通俗小说中的表现以及所反映出的民间文化心理。在当时,白话通俗小说的编撰者须注重民间社会的道德习俗、心理趣味,追求与读者发生喜怒哀乐的精神共鸣,因而,我们可以从白话通俗小说中了解普通民众实际的内心世界。在梳理白话通俗小说中这些观念的同时,力所能及地从正史、笔记小说等中寻找相关材料与之印证,从而说明这些观念确实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文化心理,并揭示这些民间儒学观念与朝廷官方提倡的儒学观念之间的差异。再次,探讨明代白话通俗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和创作模式与儒学思想的关系,分析儒学思想对白话通俗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与创作模式的影响,这正是儒学世俗化的体现。在明代白话通俗小说中,一些经典人物形象为人喜闻乐道,经久不衰,创作模式深受青睐,这正好反映出普通民众的一种文化心理,而这种文化心理往往是经过几千年来的历史沉积,而一直存在于民间社会的。创新意义在于,比较系统地从明代白话通俗小说的角度对明代儒学的世俗化进行分析。梳理儒学在朝廷与民间社会互动推广中进一步世俗化与民间化,从儒学观念、人物形象塑造、小说创作模式等几个方面全方位地反映明代儒学思想在民间白话通俗小说中的存在与展开,做到从点到面,横向结合,以期获得儒学世俗化在民间社会中最为形象的再现。

五、《清代儒学的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本文突破单纯从精英学术的角度描述儒学价值系统与理论体系,试图从清代的通俗文学探求儒学的世俗化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民间文化心理。全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六章。绪论涉及三个基本问题。一是研究的缘起,民间世俗化的儒学以及由其所积淀形成的民间文化心理,作为清代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曾引起应有的关注与重视。二是研究现状与述评,分别对学界已有的清代儒学、清代社会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清代通俗文学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三是研究对象与内容,概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一章与第二章分别对清代儒学世俗化的官方路径和民间路径进行梳理,并予以系统阐述。为达到迅速而全面控制清代社会的终极目的,清朝统治者首先明确确立了儒学世俗化的基本路径,并以多种方式加以强化实施。概括来说,清代儒学世俗化的路径可分为官方路径和民间路径。所谓官方路径,是以政府法令、官办教育、乡约保甲等官方形式施行的儒学教化;而所谓民间路径,则是以民间社会组织的民办教育、宗族教化、通俗文艺等民间方式施行的儒学教化。第三章与第四章论述儒学观念在清代通俗文学中的演绎,分别对清代通俗文学中儒学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伦理观念进行梳理,并结合作品中的具体事象来探究其间所蕴含着的深层文化意蕴与民间文化心理。清代通俗文学作为民众社会生活的活化石,不仅记录着特定时代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更表现着民间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行为方式。这些价值观念是传统儒学的基本价值观念,也是儒学世俗化的核心观念,既包括孝悌观、婚恋观、两性观、贞节观等儒学家庭伦理观念,也包括忠奸观、善恶观、是非观、义利观等儒学社会伦理观念。五章和第六章论述清代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化心理,对清代通俗文学中频见的仁君清官、豪侠神怪、行骗商贾、妒妇悍妻等经典人物类型和欢喜团圆、变泰发迹、因果报应等常见创作模式进行梳理概括,并探究这些程式化形象和创作模式背后蕴含的普遍的民间文化心理。儒学观念不仅影响着民间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还影响着通俗文学的人物形象塑造与创作模式的形成及固化,这也是儒学世俗化的又一别样表现形式。在清代的通俗文学中,有一些较为经典的人物类型为人们所喜闻乐道,也有一些比较常见的创作模式经久不衰,这恰恰又反映出普通民众对之有着高度认同的文化心理。实际上,这种文化心理往往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而留存于民间社会,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