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所动态 > 工作简报 > 正文

2011工作简报4

发布时间 : 2012-01-06 14:41    点击量 :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2011年第4期                     201216

 

 

 

 

 

 

 

 

 

1)科研项目

2)学术交流活动

4)我所2011年基地重大项目简介

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会成功举行


 

 

立项:

● 周裕锴《石门文字禅校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批准号11BZW050

● 俞理明、顾满林东汉佛道文献词汇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批准号11FYY004

● 徐新建《本科团队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四川大学2011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五期)研究项目(批文:川大教2011[97]文)

● 徐新建《表述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四川大学“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项目”重大项目,项目号:Sskqy201119

● 徐新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批准号:11&ZD104

● 徐新建《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和文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批准号:11FZW017

● 吕肖奂《宋代唱和诗歌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批准号11 BZW048

● 李瑄《晚明清初禅宗与诗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1YJCZH089

● 雷汉卿《中国语言学史》(译稿),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后期资助项目,批准号SC11H013

 

结项:

● 雷汉卿2009年度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禅籍俗语词汇释”(SC09B025)结项。

● 董志翘主持的基地重大项目“禅籍俗语言研究”(2000ZDXM740014)于201112月提交结项鉴定。

● 雷汉卿主持的基地重项目“汉魏六朝道教典籍词汇研究”(06JJD870005)于12月提交结项鉴定。

● 徐新建主持的基地重大项目“藏彝走廊的民俗遗产研究”(07JJD840190)于12月提交结项鉴定。

● 李瑄主持的四川大学2009年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明遗民群体与清初诗坛的格局衍变》(09QN006)结项。

 

 

 

 

 

● 丁淑梅教授于20118月参加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9月于开封参加河南大学主办的“2011年第七届中国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10月参加扬州大学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学术年会暨纪念徐沁君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1030-31日参加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11月于海口参加海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韵文学暨海南诗词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

● 何剑平教授2011920-23日参加在乐山举办的乐山凌云寺第二届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并宣读论文《中晩唐的西川节度使与乐山佛教》。10月参加在扬州大学举办的《古代汉文学的生存与传播》学术讨论会,提交并宣读论文《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与唐代社会文化》。

● 20111089日雷汉卿教授在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做学术演讲:题目为“汉语词汇研究方法论”和“阅读原典,夯实基础,超越自我”。

● 李祥林教授4月参加海峡两岸百年中华文学发展演变研讨会(四川成都),提交论文《“文学革命”呼声中的戏剧新、旧之争及其影响》。6月参加“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国际学术会议(四川成都),提交论文《多民族·小传统·形而下——对中国美学研究视野拓展的再思考》。10月参加第四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四川成都),提交论文《羌族民间文学中的女神崇拜和族群意识》;参加第七届中国曲艺节暨第二届中国曲艺高峰论坛(浙江绍兴),提交论文《谐剧:充满着创造智慧光辉的地方特色艺术》。11月参加2011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云南玉溪),提交论文《羌族羊皮鼓及其传说的人类学解读》。此外,应四川省以及成都、遂宁、眉山等市文化部门邀请,做过多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学术讲座。以专家组成员身份,参与《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制定。

● 李瑄老师于20118月参加首都师范大学与文学遗产联合主办的明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参加第四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刘亚丁教授2011912-14日参加罗斯托夫州维约申斯克镇国立肖洛霍夫保护区博物馆举办“现阶段米·亚·肖洛霍夫创作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做题为《一个人的遭遇:现实主义或象征主义》的发言。1031日至111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国外中国学)”,做题为《回归“哲人之邦”套话——近30年来俄罗斯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和想像》的发言。99日至11日,在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俄语中心以及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主办的的 “俄罗斯文学:传统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年会上,被选为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 吕肖奂教授916-20日出席在河南大学举行的第七届宋代文学国际探讨会,发表论文《关系本位中的酬唱诗歌》。1012-14日参加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举办的欧阳修暨古文研讨会,发表论文《欧阳修的集古历程与集古诗文平议》。1029-31日参加第四届中国俗文化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金马碧鸡信仰》。

● 伍晓蔓老师916-20日出席在河南大学举行的第七届宋代文学国际探讨会。1030-31日参加第四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周裕锴教授201191719日,赴河南省开封市参加河南大学文学院主办“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以战喻诗:略论宋诗中的“诗战”之喻及其创作心理》。923日至25日,赴香港参加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主办“佛教文学与语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工作坊会议,提交论文《作为文学隐喻的佛教语言研究》。1030日至31日,参加第四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老僧已死成新塔——略论禅林僧塔之体制及其丧葬文化观念》。

 

 

 

我所2011年基地重大项目简介

 

 

隋唐五代佛教文学史(批准号:11JJD750018,责任人:王红)

佛教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文学史与佛教史意义都很重大。佛教作为支撑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一大支柱,影响遍及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文学则是受这种影响广泛而深刻的领域之一。本项目将以佛教文学在隋唐五代的传播和演变为主线,对该时期佛教文学现象作充分翔实历史阐述,并通过对隋唐五代佛教文学活动的梳理与分析,展现佛教文学所提供给中国的文学艺术的新形式和新手法。项目主要内空有隋唐五代僧侣文学、史传文学、讲唱文学、白话诗人的创作以及士大夫的佛教文学等。

 

中国古代民间神灵信仰研究(一)(批准号:11JJD750010责任人:李祥林)

民间信仰作为世俗文化的核心内容,有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科学已经相当发达的今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清晰可见女神崇拜在人类文化史上源远流长。本项目以女神信仰研究为焦点,从中选择三位重要神灵进行研究:1、女娲信仰研究。女娲作为伟大的女神、创世的超人和救难的英雄,涉及生殖崇拜、创世神话和蛇女原型等古老的文化人类学母题,有待我们从相关理论入手进行深入解读。课题研究立足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以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理念和视野,借鉴原型批评和性别理论,结合文献阅读和田野寻访,兼顾古代作品和当代呈现,力求多角度和多层面地对古老的女娲神话及信仰进行文化学意义上自具心得的探讨。2、西王母信仰研究。立意于对西王母信仰进行全面系统的历史考察,既溯其源,又疏其流。研究的时间跨度上自远古,下及当代,力图梳理西王母信仰的发展脉络,描绘西王母信仰的发展图景,揭示西王母信仰的宗教文化意蕴及其内在发展理路。3、紫姑神信仰研究。关于紫姑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到唐代成为比较普遍的民间信仰。紫姑神与古代的占卜方式“扶乩”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明清以后紫姑神信仰与民间秘密宗教关系日益紧密,并在义和团运动中发挥影响。本课题将解决紫姑神与道教的关系,与民间佛教的关系,不同地域之间的信众差异等问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研究”

开题报告会成功举行

 

 

12月11日,以徐新建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望江校区文科楼成功举行。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教授四川省社科规划办黄兵主任、宋歌副主任、四川大学社科处姚乐野教授、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文学与新闻学院熊兰书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叶舒宪、中国社科院汤晓青研究员、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以及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和各地民族院校的裕固族学者钟进文教授、维吾尔族学者姑丽娜尔教授、藏族学者卓玛教授、彝族学者阿库乌雾教授和朝鲜族学者李光一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国内兄弟院校的课题组成员和四川大学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国内著名学术期刊的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上午9:00,会议在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序幕。曹院长指出,以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为重点的文学人类学专业在川大已办出了自己的特色,该课题的立项和开题正体现了川大在此领域中学科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此外,与该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平台——“多民族文学论坛”的第一届会议正是在七年前于川大同一地点召开,所以这次的重聚特别有意义。

接着,四川大学石坚副校长从国家政策角度分析了“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课题”所具有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意义,并从川大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尚存在的不足阐释了此课题的价值所在。四川省社科规划办黄兵主任随后宣读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通知书,北京大学陈跃红教授宣读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发来的贺词。

开题会下半段的内容是由课题组首席专家徐新建教授作项目开题报告,并由五位评审专家针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徐教授指出,此课题是众多学者智慧的结晶,开题会邀请到的诸位专家学者的将成为课题的监测压力和研究动力,鞭策着课题组创造出高质量的精品。徐教授从课题背景、学术综述、课题目标、思路和难点五个方面进行了陈述。之后,由北京大学陈跃红教授、中国社科院关纪新研究员、四川大学赵毅衡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徐其超教授和四川大学冯宪光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开题陈述进行评议。专家们对开题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分别从学理与对策的关联及结构与方法等角度给出多项建议。专家们认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将进一步推进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多民族文学的整理和研究,为建立中国多元文学史观提供学理依据,同时也是建立“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诗学”的良好契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经过认真评议,专家们对开题报告一致通过,认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是一项事关重大的课题,希望也相信课题组成员在首席专家主持和责任单位四川大学的支持下,通力合作,使此项任务顺利完成。

开题报告会结束的一天半时间里,课题组成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民族学者以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大家分别从跨民族和跨学科的角度对该议题进行了深入对话和阐述。研讨会期间,课题组专家还先后为川大师生举办了三场包括多民族“母语诗歌朗诵和对话在内的开放式学术演讲。丰富多彩的系列学术活动赢得了校内外代表和师生的广泛好评。

(梁昭、赵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