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习习,芙蓉盛开。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东亚文献与文学中的佛教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9日至30日在成都三圣乡百花园乡村大酒店举行。大会共征集到论文61篇,邀请到佛教文学与文化研究泰斗孙昌武教授以及日本花园大学衣川贤次、韩国东国大学朴永焕、比利时根特大学安东平、印度新那烂陀大学库玛尔、美国田纳西大学白美安、香港城市大学及新亚研究所刘卫林、台湾中央研究院廖肇亨、中山大学康保成等五十多位国内外佛教文学文献研究专家。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项楚教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郑阿财以及俗文化研究所周裕锴、雷汉卿、尹富教授等也都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于29日上午在酒店白鹭厅举行,由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弘(普慧)教授主持,他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研究使命,并代表俗文化所向莅临大会的国内外学者表达热烈的欢迎,也向支持但未能亲临大会的学者表示谢意。
项楚教授首先致辞,他说:“很高兴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新老朋友见面,大家欢聚一堂,切磋学术,畅叙友情,不亦乐乎!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不断中国化的同时,和中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国佛教又向东传播,形成了东亚的佛教。东亚佛教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东亚各国人民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东亚各国人民的文化财富和思想资源,是需要大家共同开发的一座文化宝藏。”并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能和更多的学者专家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开拓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同时,建议在各位学者代表的支持下创办有特色的东亚佛教研究刊物,建立学者们共同的学术家园,将东亚佛教研究向前推进。衣川贤次教授、安东平教授、朴永焕教授随后致辞,各自追溯与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的渊源,从海外学者的立场谈到加强佛教俗文化研究以及建立东亚学术研究平台的意义,并邀请诸位学者通力合作,共同开拓研究新视野,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合影和茶叙之后,举行了大会发言,由康保成教授和衣川贤次教授主持。孙昌武教授首先发言,题为“儒、释交流中的‘中庸’思想的发展”,他说:“佛教输入中土,儒家‘统合儒释’,佛门‘援儒入释’,体现在对‘中’的观念以及儒家经典《中庸》的疏释和发挥上,形成儒释交融的、具有伦理、哲学、政治多方面内涵的‘中道’思想,为宋代‘新儒学’建设提供了理论资源,也称为一种规范社会统治的政治思想。”接着,郑阿财教授发表了题为“东亚文献与敦煌文学中的佛教无常世界——以九想观诗为中心”的报告,他说佛教修行法门九想观在中唐以前的内容是观他身不净之死想,晚唐、五代随着净土宗的援引与世俗劝化的加强,有生相、死相兼糅等内容的出现,东亚文献与敦煌文学中关于《九想观》主题的诗歌与绘画,更是呈现出中国佛教与艺文对佛教无常思想的接受与转化,也体现了汉传佛教在东亚文化圈的影响与发展。随后,周裕锴教授发表“维摩方丈与随身丛林——宋僧庵堂道号的符号学阐释”的报告,以宋代禅僧的庵堂道号为特例,从历史、宗教、哲学的角度理解其作为符号的意义。李芳民教授与廖肇亨教授也分别发表了题为“隋唐帝王与关中佛教寺院的历史形成——兼及关中佛教寺院的文化蕴涵及地理分布”、“清初汉僧国师憨璞性聪初探”的报告,赢得在场学者与旁听同学的掌声。
29日下午与30日上午,与会学者分为两个讨论组,分别在酒店二号会议厅和三号会议厅进行发言讨论。
第一小组有二十多位学者参与,有台湾佛光大学的黄绎勋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博士后刘家幸、山东大学牛建科教授等。佛教的交流与传播是该小组的重点议题。比如白美安“《白国因由》的佛教世界”的报告展现了云南大理圣元寺主持释寂裕的著作《白国因由》如何以跨地域的佛教题目和对具体历史环境的描述来构建佛教世界,刘亚丁教授介绍了俄罗斯学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佛教翻译和佛教研究的情况,李海涛教授“中国禅学在韩国的流传与嬗变”讨论了曹溪禅学在韩国的发展,刘家幸“闽山随风过海来”讨论了日本长崎福济寺与渡日华僧的异国交流,衣川贤次教授介绍了元代作为中日两国通好大使的旅日高僧一山一宁禅师的偈颂和书法艺术在日本文化史上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房锐教授通过日本在华僧人在巴蜀游记中所描写的成都,让大家感受到民国时期佛寺在成都的兴盛状况。其他老师也都一一作了精彩的报告,其中有个案的研究,比如陈淑萍从十七个敦煌写本出发,全面梳理了现今载录《法门名义集》的敦煌写卷及其作者年代,是再次校定《法门名义集》的重要依据。恶人的指称,来自香港的刘卫林老师讨论皎然诗论与天台宗思想的关系等等。还有比较的研究,比如库玛尔教授以中国的盂兰盆节和印度、柬埔寨的祖先节进行比较研究,让大家感受到更多民俗节日的国际性。来自台湾的窦敏慧通过《增一阿含经》与《弥勒上生经》对弥勒身份的不同解释来探讨弥勒形象在此两部经中的演变。
第二小组成员有周裕锴、陈道贵、罗宁、王立、胡孝忠、王晴慧、王早娟、邵颖涛、张硕、张淘等二十多位学者,其侧重点是讨论佛教与中国文学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关系。陈道贵教授发表“杜甫涉佛诗歧解辨证三题”的报告。王汝娟教授探讨南宋时江南的五山制度对虎丘派禅僧诗歌的影响,搜集整理了大量禅僧文献,一些地方可补《全宋文》之不足。方新荣教授发表“宋人六祖赞的逻辑历史”的报告,从宋代僧人的写作数量、样式、手法、意图等方面出发表现六祖赞内涵的多样化以及以苏轼、黄庭坚、张九成等为代表的文人与禅僧的互动。戴路发表“南宋五山禅林的公共交往与四六书写:以疏文为中心的考察”的报告。左志南讨论佛禅关照方式运用变化与北宋中后期诗风流变的关系,李瑄老师谈竟陵派的佛学内涵,张弘教授追溯文学性灵说的佛教思想渊源。此外,该小组还讨论了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关系,如曹逸梅老师谈论黄庭坚的“白鹤”意象对日本五山禅林诗歌的典范影响。在佛教文学的文体方面,陈龙老师谈到《续清凉传》的游记文学性,来自台湾的张家豪将其对《大唐西域记》佛传书写的叙事架构、特色意涵等的研究向大家做了报告,阳清老师“北魏慧生行记诸种相关文献考述”的报告足见其扎实的文献功底。另外,在佛教与小说的关系方面有孔令彬老师“论清代小说中的‘替僧’形象”,罗宁教授追溯“嬾残”故事及其形象在唐宋之际的演变与接受,王立教授发表“中古汉译佛经中的‘被杀前获救’母题”的报告。在佛教文化的传播方面,孙尚勇教授在“论仲长统对黄权专制体制的否定”的报告中认为仲长统的批判思想是收到了佛教平等思想的启发,刘林魁教授考论道宣的佛道交涉著作《集古今佛道论衡》等等,诸位学者的发言各具精彩,会场气氛热烈。
两组评议人在肯定发言人报告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批评。茶叙时间时,代表们在大厅互相交流,对感兴趣的论题进一步探讨,互相学习指正,更加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友情。
30日上午10点,大会在白鹭厅举行会后总结,由王立教授和张煜教授主持。朴永焕教授和雷汉卿教授分别发表题为“鲁认《锦溪日记》里的佛教观探究—兼论朝鲜中期的佛教政策”、“ 无着道忠禅宗文献俗语词训释的价值略论”的报告。朴永焕教授通过朝鲜战俘鲁认的经历与主张,介绍十六世纪末朝鲜的佛教政策以及朝鲜文人和中国福建官员的佛教观,分析当时朝鲜士大夫与明朝官员的宗教观差异。雷汉卿教授通过举例指出了道衷的训释成果在补正词语考释、破解疑难语词和纠正辞书释义方面的价值。
之后,大会举行闭幕式,主持人张弘教授再次向远道而来的学者来宾表示感谢。小组代表储小军和张煜教授分别发言,总结了两个讨论组的发言及评议情况,并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可以使学者之间进行更广泛的学习和合作,最后向主办方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及会务组人员表示衷心感谢,让大家在深秋的成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本次研讨会在全体与会代表以及会务组人员和旁听同学的支持努力下顺利举办,获得圆满成功。参会学者来自印度、美国、比利时、日本、香港、台湾、大陆等地,年龄上呈现多样化特点,既有学养丰厚的前辈学者,又有风头正健的后起之秀,三代学者共聚一堂,面对面对话,充满学术的严肃与交流的和谐。会下代表互相造访,畅所欲言,增进友谊。大家就佛教文学、文化、语言、艺术等相关研究领域展开了深入讨论,既反映了学术研讨国际化的特色,又体现了会议的包容性,让更多的青年学者有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和平台,达到了交流成果、沟通感情、相互借鉴与学习的目的。从内容上来看,兼有汉传佛教系统和南传佛教系统的研究,见证了海内外学者关于东亚文献中佛教文学与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研究方法老看,既有文献的实证,也有理论的分析,还有田野的调查,充分体现了学者们对学术的严谨和真诚的态度。从评点来看,既看到了师长对学生的爱护与点拨,也看到了同行之间尖锐但不失温和的批评,这种积极健康的批评非常有利于促进学术的进步与发展。高龄的项楚教师和孙昌武教授一直在会场认真聆听学者发言,其他学者也都洋溢着热情,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充满对学术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