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所动态 > 成果简报 > 正文

2017成果简报2

发布时间 : 2020-11-03 12:50    点击量 :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17年第2期                             2017920




基地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禁毁与管理研究

成果简介

“清代戏曲禁毁与管理研究”由丁淑梅教授主持,批准10JJDZONGHE012,最终研究成果形式为三部书稿,即丁淑梅主笔的《清代禁毁演剧活动与禁戏制度化研究》、李德生主笔的《禁戏图像存录》、刘庆主笔的《清代戏剧禁毁与戏园戏班管理研究》,总计文字量为60万字,其中包含搜集的禁戏图像资料2034幅。

一、《清代禁毁演剧活动与禁戏制度化研究》书稿主要考察禁戏对戏曲演剧活动、演剧场所、演剧参与人群、演剧涉及的剧目、演剧流播产生的制约、打击、禁毁和影响。全文从政治统制与法律禁饬、宗教清理与异端指罪、伦理劝惩与贱业罪罚、风俗整顿与经济裁节等层面,对清代戏曲禁毀与管制在演剧流播、淫祀演剧、观演互动等方面形成的辐射效力以及正负影响做综合性的考察。

首先围绕着清前期的禁戏令、帝王治术与设局禁戏等禁戏大关节,结合戏曲生长环境、流播生态,探讨禁戏权利话语的展开过程以及禁戏制度化的扭结问题;追溯宋前律条文书与亚律性禁戏的面貌、讨论元代律制禁戏详文与戏曲之关涉,明代律“法”禁戏与戏曲叠层迁变,从而比较分析清代律典禁戏与民间戏曲的违禁趋势和变化。藉此可以清理官方文化政策的变迁与政府管制的张弛对演剧流播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戏曲文化传扬、演剧流播与政治统制、律法饬限的关系问题。其次,从清代南北不同地域的赛会演剧活动出发,结合城隍、目连祀神演剧、神鬼打戏之演禁、傀儡演剧之界域,具体考察了与打击民间信仰与民神崇拜的“淫祀”相联系的禁戏现象,以及民神崇拜覆盖下的民间演剧活动,在遭到官方禁断下激发出的活态传承基因与反禁毁现象。藉此可以探讨寄生于民神信仰崇拜活动的戏曲文化传播与宗教管制的关系问题。再次,从文人文人依违戏曲活动、其禁戏的矛盾性和嗜戏被惩的吏治案例、乡约族训、基层社会的保甲制度层面,讨论官箴学则、乡约家训、士绅舆论等地方性、行业性规约与社会舆论,作为次权力话语,与政府管制、制度禁毁相应和,对参与戏曲与演剧活动的不同社会阶层人群予以分化、阻隔和禁戒,以及禁戏与地方自治的合流与分化,从而对戏曲传播与接受形成的阻断和破坏。而闺训禁戏所呈现的女性进入戏场后在禁戏与痴戏交缠中生发的戏曲想象,以及优伶从艺之罪的扩大化、民间戏班流动演剧的规模化,这种禁戏过程的不断强化与悖论性影响,恰恰说明参与戏曲活动的观演群体禁而难止,这是民间活态演剧植根社会的反禁毁声势的生动反映。而戏曲演剧上行的规制与功能变化、方志载记民谚丧葬演剧的禁而复炽,以及民间演剧下行的场域、戏曲的大众消费、与民间礼俗活动的互动,则显示了官方对民间演剧进行的风俗整顿与经济制裁正负交织的效力。而民间戏曲演剧活动中存在大量的民间小戏、地域声腔,依托地方剧种及声腔存在的大量花部唱本并没有被禁毁;演剧活动表达的庶民情趣及俗文化品格赢得了大众市场,声腔剧种的繁衍互动反映了清代演剧在禁毁中地域求生的特征;而禁演相峙与雅俗交争,与禁毁演剧的权力话语已形成了对峙。藉此则可进一步梳理民间演剧在禁与演的张力场中显性或隐性传播的动向,进一步考察戏曲接受、传播禁止与社会控制的关系问题。

二、《清代禁戏图像存录是首次对戏曲图像禁戏资料的系统整理,以前有些学者做过戏曲图像的整理,但还未成系统,而戏曲禁毁与管理的相关戏曲图像文献清理研究则是一片空白。一方面,有些禁毁的戏目因失传散佚,我们已难见其曾经存在的真实面貌了,但有关禁戏的图像则可为我们定格被禁戏目的某种瞬间真实、提供当时演出的真实形态和珍贵史料。另一方面,实际上禁戏历代以来都存在禁而难绝的情况,官方所颁的禁令在民间并不太灵不少是停在公文上的。更有的是皇帝要民间禁,而自己并不禁的。禁戏图像的遗存恰恰反映了在禁毁与反禁毁的对峙中民间戏曲的内在生命力。清代插图本书刊和民间的木版年画上面,均留有丰富的禁戏内容,如西厢杀子报翠屏山大嫖院等等。民间年画、版画、工艺美术画、老照片,民间存世的东西可能不少,但搜集整理可能不易,辨识筛选也需要特别费心。一些杂志、商业广告画,涉猎的资料量也可能不小,这部分资料如果能进行全面的清理,其数量可能是相当可观的,其研究价值更应该引起相当重视。趸集散见与各地珍藏的图像资料,形成一个独立的、生动的、可视读禁戏图像分类系列宝库目前可见的清代戏曲插图、书影、绘画、照片和木版年画等图像资料中清理可见的戏曲禁毁与管理的内容和信息,在存世禁戏图像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分类解读,进一步分析升华,将是一项填补空白、具有极大开拓意义和研究深度的工作。清代插图本书刊和民间的木版年画上,均留有丰富的禁戏内容,如西厢杀子报翠屏山大嫖院等等。民间年画、版画、工艺美术画、老照片,民间存世的东西很多,搜集整理不易,需要特别费心。一些杂志、商业广告画,涉猎的资料量也不小,对这部分资料进行全面的清理,其数量和意义则可能更加可观,其研究价值无疑相当重要。

书稿围绕着禁戏论题搜集戏曲图像,分为六大部分,即戏曲版画插图490余幅、戏曲木版年画100余幅、清宫戏画440余幅、烟卡戏画100幅、戏曲老照片51幅以及工艺美术戏画40余幅,涉及禁戏剧目、内容、演员、故事、人物、演出场景、禁戏事件等方方面面。大体说来,这项研究内容包括:有关禁戏书目书影插图。此类书目珍稀者甚多,孤本亦多,集其书影插图,供研究者和后学寓目,十分重要有关禁戏戏目的清宫戏画有关禁戏的杨柳青戏画以及其它地域民间木版戏画。因为杨柳青地处都右,禁戏戏画的流行代表着一种可以进一步分析和讨论的学术内容;此外,还包括天高皇帝远一些的潍坊、桃花坞、绵竹、山陕一代的清季出版物清代晚期的石印书籍、杂志、石印画、商业广告画中的有关禁戏图画有关晚清至宣统三年拍摄的宫内和民间流传的禁戏戏目的老照片清初至宣统三年间出现的其它形式的图画,诸如刺绣、瓷器和其它工艺美术品中的有关禁戏戏目的图画,其中但谭鑫培的《翠屏山》、陈德霖的《琴挑》等,是很有代表性的通过以上分门别类、开列目录、比较分析、呈现原版的清理,不仅对于禁戏视域下戏曲图像的另类传播、禁而不止有了直观的反映,而且建立了戏曲图像传播的完整系统。禁戏图像的收集以清代为重心,以版画年画禁戏图像为主,但又不仅限于清代、亦不完全限于禁戏,自明清至民国的演剧图像,能搜集到的几近包罗。作者熟谙戏曲演出,收藏了许多清宫戏画与香烟画片,对国外图书馆藏品及民间工艺美术品上的戏曲图像亦潜心多方收集,无论体量和类型都相当可观,是第一次全面清理戏曲图像与禁戏资料的一项重要工程。这些包括独家珍藏和域外图书馆收藏的禁戏戏图像对于我们研究戏曲图像与禁戏的关系,了解戏曲图像传播与文本传播的异动,以及域内外戏曲传播都弥足珍贵,加之作者长期在国外从事戏曲及禁戏研究,这一成果不仅延伸了域外禁戏研究视域,也是提供明清至近代戏曲图像与演剧资料的丰富宝库。

三、《清代戏曲禁毁与戏班戏园管理研究》从戏班戏园管理角度审视戏曲禁毁与管理,是考察戏剧禁管历史延续性与清代禁戏自身特点呈现的独特路径。清代禁戏虽监管范围更广,条例日渐细化,手段趋于多样,但效果始终有限。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官方及监管对象——戏园戏班间的互动博弈有密切关系。这些经常被忽略的史料,勾画了当时戏剧演出的生动图景,包含着戏剧管理、演出史、剧场史、演员生活等方面的丰富信息,值得加以充分利用。而官方和戏园是禁管链条的两端,其松紧程度很多时候取决于市场(观众)这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三者共同组织成牵连广泛的戏剧演出生态圈;分析这一生态环境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无疑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戏剧演进过程的深层动力。

戏园戏班是清代主要的商业戏剧演出场所(多兼营茶楼、酒楼等餐饮业务),康乾以降蔚为大观;著名者有北京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等,上海三雅园、天仙茶园、丹桂(桐记)茶园和张园,其他各地戏园戏班亦不胜枚举。众多戏园与职业戏班互为依托,构成了戏曲文化市场的重要部分。考察繁盛的社会戏剧演出活动与经济环境的关系,探讨职业戏班在演出质量、演员素质、剧目及舞台艺术革新等方面带来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清代以降戏曲演出活动的内部运行机制以及经济制度的孵化过程。从禁令分类考察演剧的内容违碍、演剧时地规限,从禁管原因梳理天灾人祸中戏曲生存的艰难以及治安的困境;其实是以禁管方、戏园戏班和观众的互动关系为纽带,讨论清代戏剧禁令的分类、禁管的缘由、具体的禁管措施、戏园戏班违禁的动机、应对的策略、禁管失效的原因等相关问题,目的是通过分析当时监管体制的特点以及在植根于这种体制土壤中的管理行为,对其效果、得失进行估量,由此逐步廓清清代戏剧管理活动的变化轨迹。在此过程中,我们将着力分析禁戏话语的运作、文化管理政策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制约作用,关注并探讨戏曲禁毁与管理现象对清代戏曲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从具体禁管措施和违禁原因考量官方禁毁与戏园戏班的自我约束与管理,从戏班戏园的应对策略,分析戏曲演剧机构与官方禁毁展开的博弈以及禁管失效背后戏曲传播的强大动力,则可见戏园戏班的演出行为一方面受到禁管条令的制约,同时又顺从于经济收益的驱动,采取种种策略加以应对。对于官方的禁令,戏班常常只是小心地回避,而非自觉地遵守。这样,由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的作用,官方对戏剧演出的查禁效果便打了折扣。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彼此抗衡,又互助合作,由此构筑起十分复杂的关系。明清时期,官方的控制和查禁往往并不持久,其力度也时紧时松,更重要的是它尚未考虑对戏剧演出的基层单位——戏班——进行体制上的“收编”,对职业戏班的日常运作介入程度并不深,这就给戏班与官方周旋提供了客观上的机会和可能,而体制上的独立使得职业戏班从事演出活动时基本上仍然是以市场也就是以社会民众的欣赏趣味为导向的。戏园戏班是戏剧演出活动的主体。由于在当时环境下,他们依赖于文化市场谋求生存,因此必须在调适与官方的紧张关系和获取演出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其为应对监管采取的种种策略显示出高度的灵活性。改换名目、翻新花样、行贿、纳捐、借托外国势力等,成为反禁管经常采用的手段。而官府与戏园戏班基于经济利益的合作,使得监管与被监管方联接为一体,共同维系着文化市场的秩序。官方的禁管行为、戏园戏班的应对措施以及观众趣味造就的演剧风尚之间互为影响,制约着演出的剧目、演剧的形式以及观众的行为,这不仅规定了某一阶段、某一地域的戏剧演出的基本框架,也为戏剧史的变革提供了动力。从管理环境和戏班竞争、舞台创作与文化市场的关系入手,则意在对职业戏班演出的行业自律和有效管理、收支情况、戏价变化等具体概况,以及戏园戏班、创作演艺群体之间因合作、消费和竞争的互动而产生的协作关系、戏班的演出制度、经营策略等进行讨论,厘清戏班、戏园如何调适自身与官方、行业管制的关系,在剧目、剧场、班社的组织运营和禁管中怎样于合法性、商业性、职业性之间取得平衡,这些探索为戏曲史研究增添了全新的内容。

本项目的三部书稿,以文献学结合戏剧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演剧活动、图像存传与戏班管理入手,展开清代戏曲禁毁与管理的研究,深入探讨其对戏剧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官方文化政策的实施、政府管制的复杂性、民间演剧生态等问题,是一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禁戏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为戏曲理论与戏曲史研究、戏曲形态与生态研究、戏曲传播与接受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富有启示的探索路径,更可为今天的戏曲发展繁荣、文化市场管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应用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