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所动态 > 成果简报 > 正文

2013成果简报1

发布时间 : 2013-07-31 14:55    点击量 :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成果简报

 

2013年第1期                           2013731

 

 

基地重大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一、历代民俗诗歌与民俗文化研究(08JJD840193

 

“历代民俗诗歌与民俗文化研究”这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最终的研究成果正如当初申报书设计的那样,以三部专著的形式呈现。三部著作分别由王政、李黎、李瑄和邬烈波承担,在吕肖奂统一设计规划的基础上,每个承担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作力,撰写出三部既有统一格局又有个人特色的论著。

王政《六朝民俗诗学》,是他在提出“民俗诗学”理论之后的努力实践。王政认为六朝诗歌展示了六朝的社会风貌与风土民情,研究六朝民俗诗歌,可以帮助今人了解华夏民族在六朝时期精神风貌的“断面”,包括那时的物质生活情趣、思维模式、审美趋向、日常习惯等等。他在引言部分对“民俗诗”、“民俗诗学”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叙述了“民俗诗学”的研究思路。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显示出他对民俗诗歌勇于探索的精神。他分四章研究六朝诗歌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现象,主要包括各个类别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风俗、祈雨活动,这些在六朝诗歌里表现较多的民俗文化现象,是他全书四章关注的重心,他将许多民俗画像穿插在论述之中,使得六朝民俗显得真实鲜活而生动有趣,让更多的读者通过诗歌特有的诗意描述,而了解到六朝民众的衣食住行以及日常生活习俗、节日风俗与婚丧嫁娶及送往迎来的礼仪习惯;对国家与民众祭祀的描绘、对宗教民俗的探讨、对雩祀以及禳旱祈雨习俗的考察,使得这些在今天已经陌生化的传统民俗,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民俗文化现象固然是民俗诗学观照的重心,而表现民俗文化的载体更是民俗诗学研究的重点,同样是载体,诗歌与其他文体在表现民俗时有何异同?该书的第五章就是对六朝诗歌民俗现象的文学分析,探讨的是诗人创作与民俗现象的关系以及六朝民俗诗歌的美学特点,民俗诗歌在表达民俗文化时所呈现的主观性与画面性、意象性与隐喻性,正是其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最大特点;王政还在最后一节用叙事学的“情意综”来分析六朝民俗诗歌的特色,这个尝试难能可贵。该书主要从民俗视角出发对六朝诗歌进行文化解读,研究中结合其他文献典籍资料,采用综合观照的方法,力图复原六朝诗歌中的民俗形态及特点;并从文学、美学、叙事学的视域,探讨民俗诗歌的美学价值与艺术效果,为建构中国古代的“民俗诗学”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吕肖奂、李黎《宋代民俗诗歌研究》着力于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构架。前三章主要突出宋代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现象,但是不用一般民俗学研究所采用的民俗分类方法,而是从地域、社会群体、时序与时代三个宏观的维度出发,探讨宋代诗歌中书写的民俗文化的特征。在三章论证中,本成果也不是只关注民俗文化本身的客观现象,而是将重心放在创作主体与创作情境上,突出诗人对民俗文化观照的主观性,譬如地域民俗诗歌部分,以诗人在宋代各地及异域的主体移动为视点,追随诗人的脚步,而与诗人一起考察并见证八方民俗,地域民俗透过诗人的移动之眼而得到了诗意呈现;譬如社会群体民俗诗歌部分,虽然重心是三农民俗,但在将其与市民民俗比较时,就勾勒出市民民俗的特点,而宋代诗歌在偏重农民习俗而忽略市民民俗同时,其实表现的是士大夫诗人的心态与“吏隐”的惯性思维,这个创作现象本质就是士大夫诗人的一种习俗,不同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习俗在探索论述中得到证实;再譬如时俗诗歌部分,作者强调的时序民俗不仅想突出民俗的时间意识,而且又突出诗人对民俗认知的时间意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考察不同时代诗人对民俗的观照中,感受到浓厚的时代气息。后三章主要突出的是民俗诗歌的诗歌或文学因素,首先在不能完全界定为民俗诗歌的宋代纪行诗、田家诗、咏物诗中,发现了不少的民俗描写和内涵,作者称之为民俗化倾向,这等于说是发现了宋代诗歌区别于唐代的特征;其次,从文学视野出发,作者试图论证宋代民俗诗歌有别于其他类诗歌的文学性,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指出宋代民俗诗歌具有民俗物象客观化、民俗人物具象化、诗歌风格俚俗化,但民俗表达诗意提升化的特点;最后,作者认为宋代民俗诗人兼具官员身份,因此,他们既用官员之眼体察民俗,也用诗人之眼观照民俗,双重身份的各种属性也融进民俗诗歌创作,造成民俗的多角度以及多样特色的表现。本研究无疑是将民俗与诗歌融合得最为紧密的研究,虽前后六章各有偏重,但始终没有把民俗与诗歌割裂开来。尽管有些地方思考得还不够透彻,显得有些纠缠不清,但本成果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最能启人深思。

邬烈波与李瑄合著的《明清诗歌与民俗》,无疑是难度最大的研究,因为明清民俗诗歌数量的总和是以前各代的数倍,而且因为全明诗、全清诗尚未完成编纂,要搜集阅读原始资料十分困难,所以该书虽名为明清时期诗歌中的民俗研究,但主要以明清之际为切入口,尤重收集明遗民的诗集和相关资料。这自然是个明智地选择,不仅缩小了范围,而且因为明清易代之际,民俗的变迁绝对超过以前各代,诗人的生活思想变迁也同样巨大,因此研究此时的民俗诗歌当然就更有意义。

该书在论文整体构架上仍是先讨论诗歌中反映的民俗,再讨论诗歌与民俗的关系,与王政《六朝民俗诗学》有些近似,但这恰好可以对比六朝民俗诗歌与明清民俗诗歌的异同。二者最为明显的区别是,民俗诗歌中的民俗文化有了民族的区分,不再是汉族习俗的一统天下,北方及南方少数民族的民俗异彩纷呈,诗人们的视野也不局限于汉族自身,诗歌中的奇风异俗比汉族普遍寻常的风俗对读者而言更具有吸引力,新鲜的民俗题材改变了传统诗歌日益陈陈相因的总体面貌,该书的前两章不仅详细地描绘了诗歌中表现的汉族岁时、物质、精神、社会习俗,还分北方、南方描绘了各个少数民族的习俗;该书对士人及遗民习俗的探讨,是对旧有民俗观念局限于下层民众习俗以及偏远地区民俗的突破,士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在明清时期越来越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习俗圈;明清易代时期传统习俗的消歇与新习俗的兴起,触动了敏感诗人或遗民诗人的神经,他们用诗歌表现这一感受,远离东方的西洋文明冲击了几千年似乎凝定不变的古老习俗,民俗诗歌也因而被注入了一些近代的色彩;竹枝词从唐代起兴盛,到明清时几乎已经成为地域民俗诗歌的代名词,原来只是个别地域的民俗诗歌,到明清时已经普及到各个地域。竹枝词既是民俗事象又是民俗诗歌,是研究民俗文学和文化的最佳资料与切入点;该书的最后两章同样是谈诗歌与民俗关系,但首先注重明清时期在求新求变思想的推动下民俗入诗的文学意义研究,感受到其对传统诗教的传承、对诗歌内容和美学风味的影响、对明清诗学的触动,与前二书思考的角度不同;该书认为民俗与诗人、诗歌的关系极为复杂,并非简单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三者是不断运动与交互影响的,从中可以看到出民俗在现实社会的生存状态和在精神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存在形态,对于更深入地理解民俗、理解士人、理解诗歌,都不无裨益,这个观念无疑是对民俗诗歌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展。

该项目原本打算写一部中国民俗诗歌史,但是因为时间有限且人力不足,所以选中六朝、宋代、明清之际三个时段作为研究对象;又因为断代民俗诗歌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研究模式和方法可以借鉴,所以每个研究者要自出心眼寻找角度与理路。从三本书目前所呈现的状态而言,虽然不是全时段的民俗诗歌史,但因为论者具有史的意识,有意突出各个时段的民俗诗歌特点,时间上前后对照,可以构成中国民俗诗歌史的基本框架;尽管三本书特别是六朝与明清两书,尚未脱离诗歌中的民俗以及民俗与诗歌关系的思维套路,但是三书论者尝试新方法新视角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三部书稿如果同时出版,将会是民俗诗歌史、民俗诗学的奠基之作,引起民俗学与文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


 

二、六朝道经韵部研究(2009JJD750011

 

本项研究以六朝道经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用韵情况作了全面的了解和描写,然后用先秦、唐宋韵部系统与之作历时比较,并用六朝其他文献用韵的情况作共时比较,对其中所蕴含的语音时代和地域特征展开深入的研究,进而考察这些道经的写作时代和地域(作者的方言背景)。

课题首先对六朝的道教和六朝道教的文献作了全面的了解,从中选择适宜作为本项研究基础的道经语料。同时,对这些道经语料中韵文的特点展开分析,为寻找韵字确定标准。另外,还对汉语史学界对六朝语音研究的情况作了全面的了解。(绪论)

在此基础上,课题选择了148部六朝道经为调查对象(见附录一),从中获取了2780个韵段、约3万个韵字(见附录二),通过归纳整理,分析它们的独用、同用情况,(第一章)并它们用来与先秦用韵、汉魏六朝其他文献韵文中的用韵、《南北朝诗人用韵考》所描述的南北朝诗人用韵、《广韵》系统展开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比较,(第二章至第六章),从各个角度,全面地分析了六朝道经韵文中所体现的用韵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从语音的地域特征,对六朝道经韵文中的吴方言现象作了考察,分析了26种道经中的吴方言表现,显示了它们用语的地域特征,并以此了解作者的方言背景。(第七章)最后,还从语音的时代性,具体考察分析了28种道经韵文用韵的时代特征,并以此确定它们的写作时代。

六朝没有韵书流传后世,这对六朝语音研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在以往研究中,前贤充分利用了世俗士人的文学作品中的诗文作为六朝韵部研究的基本材料,取得可观的成果。但是,六朝诗文的数量有限,材料的不充分可能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可靠度。过去无人顾及的道经材料,可以大大充实六朝语音研究的基础语料,拓展研究的视野,为更全面地研究六朝语音提供扎实的基础。

语言研究属于基础研究,但语言不能为研究而研究,本项研究借助于语言的工具性,以及语言历史变化中产生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把语言的研究与道教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意在通过语音的研究,为道教文献的时代和地域的确定提供客观可信的依据。在道教研究中,由于大量的六朝道经没有明确可靠的作者和时代的记录,造成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大量道经的写作时代不明,直接影响了学者们对于道教历史发展的研究,本项研究利用韵文对道经时代的考察,将有助于这方面障碍的克服。

汉语的历史研究涉及到复杂的历史文化关系。对古代道经的语言研究,历来受阻于道经缺乏明确的作者和时代记录,因此困难重重,尝试者不少,但深入者无多。本项研究重视对语料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考察,参考宗教学和宗教文献研究的各种成果,基本解决了语料的时代定位,为古代道经语言研究的全面展开,作了重要的基础工作。

    利用文献用语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具体分析文献的时代和地域特点,把汉语史研究成果引入文献学的研究,为文献研究提供支持,也是多年来许多学者提及过的理想,也有学者作过许多局部和零星的尝试。本项研究通过对道经语音方面的系统分析,在道经的写作时代和地域等方面,展开了大面积的实践,具体考察了一批道经的写作时代和方言特征,为这方面的进一步深入取得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