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讲座信息 > 正文

【中华经典与俗文化讲座系列】刘石:传统书仪漫谈

发布时间 : 2024-12-03 18:46    点击量 :

2024年12月2日下午15:00,刘石教授应邀作题为“传统书仪漫谈”的主题讲座。讲座在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418会议室举行。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谢谦教授主持,刘亚丁教授与谈。讲座开始前,谢谦教授向同学们隆重介绍了刘石教授。刘石教授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文献学研究。著有《有高楼杂稿》《诗画之间》《法书要录校理》《素以为绚的风景》等,合作主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掌声中,本次讲座正式开始。刘石教授首先讲述了研究传统书仪的缘起,自1927年6月1日王国维的《遗书》讲起,谢国祯《题王国维先生书扇面绝笔书遗迹》中提到了王国维逝世前特意返回办公室,将赠其的扇面题词中“国祯”后的“兄”改为“弟”。王国维年长谢国祯24岁,却在称呼上先兄后弟,有所斟酌。戴姜福先生致启功先生信中称启功先生为“同研”,即“同砚”,意为同学。且信的格式严格遵守了平阙格式,又于信末署名“侍生”,《辞源》中关于“侍生”的解释为:明清时晚辈对前辈的自称。戴姜福先生作为启功先生的恩师,为何称启功先生为“同研”、自称为“侍生”?诸多看似难以理解之处,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传统书仪。

古今写信都要讲一定的格式,这种格式旧时称为书仪。古代的书仪在结构、行款、称谓及用语等方面都有诸多讲究。

首先是结构,即书札的组成部分,如称谓及提称语、启禀语(又称启辞)、颂词、本事、结语、祝语、署押(落款)及谦敬语、日期等。在书信中,这些结构成分大多有其固定的位置。称谓及提称语一般置于信前,正文是书信的本事,结尾处为祝语、署押(落款)及谦敬语、日期。

其次是行款,一是授受人名款的位置。例如王羲之《丧乱帖》前后出现了“羲之”己名,无受信人名;《快雪时晴帖》,己名前后出现,受信人名在后;苏轼《与陈季常帖》己名、受信人均在后;怀素《苦笋贴》己名在后,无受信人名。二是平阙,即道及对方或自己有意示敬的对象时要提行顶格另起(称作“平出”),或空一字至几字书写(称作“谨阙”),极尊者可以提行高抬(高出行端一至四字,称“单抬”、“双抬”、“三抬”、“四抬”)。如果不懂书仪格式,会误解为文献的缺失。三是谦侧小书,以示尊敬。2024年清华艺术博物馆“茫父不朽”展品中“告慰”和“怀”之间的字因原作者修改过而难以识别,刘石教授便是由“平阙”推断其字应为尊称“锦”字。

再是称谓及用语。称谓是针对受信人身份的各类充满艺术性的称谓。称对方用敬语,自指则用谦称,所谓外敬内谦。自称如不佞、仆、愚、鄙人、在下、不才、贱躯、末学、后学等。称对方如我兄、尊兄、我公、台从、台驾、大驾、高明、方家、阁下、至谊、手足、足下、老兄、尔、汝、卿、世兄、世讲等。用语中有提称语、启禀语、结语、祝语、署押及谦敬语。提称语是称谓后表尊敬的缀语,比如膝下,膝前、几前、尊鉴等;启禀语有敬启者、敬禀者、敬陈者、谨启者、迳启者等;结语有恕不一一、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不宣等;祝语有恭颂、即请、顺颂、顺祝、即候、此候、此请、顺致、顺颂、谨颂等;署押及谦敬语有某某再拜、百拜、谨拜、谨上、敬上、顿首、鞠躬、敛衽、叩禀、上启、启、草等。

刘石教授介绍完传统书仪的诸多形式之后,回答了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一是称兄道弟问题。尊长给晚辈写信多将对方抬高一辈。例如将晚辈称为“同研”。尊长称晚辈为兄而自署称弟,以表亲切。如果尊长称晚辈为弟,较兄更显关系亲近或密切。二是平阙式使用对象问题,平辈之间和前辈对后辈皆可用。三是语词含义和用法变化问题,例如“足下”一词,在先秦、秦汉到至少宋代是用于下对上和平交,后来却转移成上对下了。戴姜福先生自署“侍生”,应是语义或施用对象发生了变化,《辞源》的解释或不全面。四是需要注意的一组谦称的特殊用法,“仆”“鄙人”“不佞”“愚”“愚夫妇”之类的只能用于长辈对晚辈,“老兄”亦然,应当用于年长者对晚辈的称呼。

最后,刘石教授谈论了今日应如何使用传统书仪。一代有一代的书仪,刘石先生引用中华书局编审刘宗汉先生的观点,明清之际书仪变化甚大,前辈学者遵循的多为有清以降的书仪。书仪是为体现书信交际中的礼仪而约定俗成的行款格式、语言辞汇和表达方式,会被一定时段内的人们共同遵守,但既成套式,其原有的称扬、祝颂、思念、自谦诸功能却不知不觉地弱化了,需正确理解其套语性质。

讲座结束后,刘亚丁教授朗读了收于四川大学1978级同学毕业40周年之际所撰写的回忆文集《我的大学》中,他关于刘石教授的一段回忆,表达了对刘石教授的敬意,并赠书与刘石教授。

随后现场学生向刘石教授请教关于苏轼书法作品的临习问题。刘石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苏轼书法作品的特点,提出了详细建议。

最后谢谦教授强调书仪不仅是一种文化,掌握书仪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书信这一类文献。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