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讲座信息 > 正文

【中华经典与俗文化系列讲座】多洛肯:展望与反思:中华多民族文学交融视野中的古代民族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 : 2023-07-03 16:26    点击量 :

2023年3月6日,西北民族大学多洛肯教授应邀作题为“展望与反思:中华多民族文学交融视野中的古代民族文学研究”的主题讲座。讲座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526会议室顺利举办,我院李菲教授任讲座主持人。


主讲人简介

多洛肯,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一流特色发展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负责人,国家一流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古代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整理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民族史料学分会副会长,教育部2011计划-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特聘专家。

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与国家民委项目2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1项;发表论文60余篇,著作10部,CSSCI论文22篇,7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成果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

本次讲座,多洛肯老师带来的主题是“展望与反思:中华多民族文学交融视野中的古代民族文学研究”。

在引言中,多洛肯教授首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为引入,认为中国文学中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对中国文学的学科建设来说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学术课题,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方面大有可为。比如,他提及蒙古族哈斯宝对曹雪芹《红楼梦》的翻译和评论,以及《封神演义》二十多蒙文版本,从以上两个案例中看到蒙古族和汉族文学文化长期以来的交往、交流、交融。多洛肯教授指出,目前相关学术研究在宏观的学理阐释方面成果非常丰硕,但在实证的个案分析方面还要继续加强。所以,他倡导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语境中研究民族文学,考察中原地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传统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双向关系问题,更好地阐释中华各民族文学交融的历史和现实,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学史。

接下来,多洛肯教授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古代民族文学的跨学科特征

多洛肯教授指出,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中原地区往往和北方少数民族交流频繁,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学。中原文学的胡化和边疆文学的汉化的双向作塑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和文学格局,形成了博大精深、多元共构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所以,古代民族文学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实际上和古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十分鲜明的跨学科特征。

多洛肯教授认为,少数民族文学指的是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文人使用汉文的创作实践和文学作品。目前,发展了大半个世纪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丰富。但是,民族文学研究仍然“自说自话”,这既与“分科治学”的固有观念有关,也与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的自我局限有关,那就是固守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少界定数民族文学的两条标准:(1)作家的少数民族身份;(2)作品的少数民族特征。这导致了对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界限的执着和自我设限。问题在于:作家是否具有身份意识?作品是否具有民族特征?汉族文人对少数民族的批评是否应该纳入少数民族的文学研究范畴?

对此,多洛肯教授认为,相比于当代作家,古代的少数民族文士,尤其是南方的少数民族文士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身份意识,因此也就不会在作品中刻意表现“民族特征”和“民族风情”。相反,对中国传统诗文主流美学风格的追求却成为了这些文士的首要目标,这种非“民族化”特征作品恰恰应该得到重视,能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自古已始、源远流长。

二、研究路径的转化:文学交融研究的综合性视角

多洛肯教授指出,多民族的文学交融带来研究视角的转换,走向更加综合性的范式。

第一,文学接受研究。此处的文学接受,就是少数民族文士对历史上文学作品、文士、文风和文学观念的接受。纵观整个少数民族文学史,这种接受普遍存在于少数民族文士的作品和文学批评的论述中。多洛肯老师以自己的研究为案例,其作品《明清少数民族诗人唐诗接受研究——以彝族、白族、纳西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系统论述了少数民族在不同方面对唐诗的接受。

第二,文学交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语境下的文学交往,指少数民族文士与同时代文士、尤其是代表性文士的交往。这种交往的成果除了唱和的诗作与往来的书信之外,还包括评点、序跋等文学批评文献。要在民族大融合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阐述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内涵、特色和面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少数民族文士对经典诗文的接受研究;(2)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学交往研究;(3)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士的文学影响研究;(4)民汉文学交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研究。

第三,文学家族研究。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上,古代少数民族诗文创作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往的研究过于分散单一,偏重于单个作家的研究,缺乏整体性的观照。从文学家族与地域文化的视角,从民汉文化交融的视野继续进行研究,是我们古代民族文学研究重新调整研究思路的重要机遇。多洛肯教授列举了陈友康、李小凤等相关学者的研究,指出家族文学研究以其独特的研究视野,对古代民族文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明清两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得到充分发展,其积累之深、品味愈高在明清滇黔桂之地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文学群体性创作活动,开拓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家族文学风貌和文学创造空间。

第四,地域文化的研究视角。多元包容是丰富多样民族特征的体现,一体认同则是聚合整体民族的认知方式,从多元走向一体,是多元民族性与一体认同感的并存和升华, 一体包容多元,是在具有整体民族认知的同时更好地突出强调特殊独特的民族性。明清少数民族文学家族在进行文学创作之时,将鲜明的地域特征融进文学创作当中,赞美民风之淳朴,歌颂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彝族、白族、纳西族、土家族、壮族等民族独特的文化,在与汉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之中,不仅将自身优秀的民族文化展现出来,同时充分吸收汉文化精华,形成各民族文化多元共享格局。

最后,多洛肯老师指出,新时代下,既要看到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也要自我反思,转变研究视角、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全面搜集、细致考辨相关资料,努力探寻文学发生的现场,还原符合历史真实原貌的丰富的文学风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构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讲清楚中国文学的真实品格和精神脉络。


讲座交流环节,我院丁淑梅教授从“族群”和“文类”两个角度延伸了多洛肯教授讲座对听众的启发意义。同学们也积极地与多洛肯教授进行交流,就“少数民族”概念的古今差异等问题深入交流。

主持人李菲教授进行学术总结,认为多洛肯教授的讲座带来诸多启发:第一,研究视野上,需要在“三交”研究中看到历史时空的广度和深度;第二,研究方法上,在民族文学研究中方法论集体主义和方法论个体主义之间看到“家族”;第三,在研究价值上,重估少数民族的具有极强选择性的文学学习和吸收;第四,研究视角上,跳出文学文本,在文学行动论和社会交往的场域中研究民族文学,对于我们展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学生心得

通过聆听多洛肯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多洛肯老师从具体研究入手,一方面,强调要将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放在民族融合和民族交往的社会语境中阐述其内涵、特色、面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研究,有助于再现多民族文化交流、碰撞、借鉴、融合的历史轨迹和整体面貌。另一方面,强调文学研究要有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学是中华文明内部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呈现形态,关注多民族文学的交融性和对话性,凸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共生关系,有助于拓宽民族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专业博士生 李士艳)

多洛肯教授从当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出发,回望丰富的古代文学宝库,为我们提取了哈斯宝这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这不仅看眼于少数民族作家作品,更将作为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交学研究吸纳入了视野,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范围,让如今被认定为 “少数民族”的内容不被缺席。会议最后,多洛肯教授也解答了 我在有关研究对象表述方面的问题,即如何处理表述中“蒙汉”“满汉”等词的现实区分功能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多洛肯教授指出,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应被模糊与回避,正因其对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才在此将其提出,并做更加深入的阐释与探讨,以“蒙汉”、“满汉”的表述现象来反照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生 杨兰)

多洛肯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亲切而富有激情的演讲,展现了他饱满的学术热情。多洛肯教授基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观念,既能放眼多民族交流的整体背景,又能关注到细节局部,并为传统文学研究提供全新的少数民族文学相关视角。(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生 林昱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