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学术会议 > 正文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史料学学会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协办的 中国文学的雅俗、民族、传承与地方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2022年年会 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 : 2023-06-27 14:43    点击量 :

2023512-14日,“中国文学的雅俗、民族、传承与地方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2022年年会”在成都祥宇宾馆召开。会议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史料学学会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协办,来自国内外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并提交论文。

开幕式由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剑平主持。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项楚,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徐希平,西北民族大学多洛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古立峰先后致辞。项楚先生指出,史料是论述的基础,论述是史料的升华,离开了史料的论述是空论,根据错误的史料,或者对史料的错误理解来论述则是谬论。他强调,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应该从史料角度开始。徐希平教授受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刘跃进教授委托代表学会致辞,指出史料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抓住机遇,让古籍工作和文学史料工作更上层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会议主要就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讨论:

(一)关于中国文学的雅俗问题。关爱和教授(河南大学)从陈寅恪的文体辨识角度入手讨论了近代学术思想转型的历程及雅俗文学之间的互动。金宏宇教授(武汉大学论述了杂文学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价值。此外,汤君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彭敏副教授(西南石油大学)分别借《贤智集》、潇湘八景书写等个案对中国文学的雅俗问题展开具体研究。

(二)关于中国各民族文学发展状况的讨论。徐希平教授(西南民族大学)以茂县羌族文学为例分析了岷江上游少数民族文学的生态特点。丹珍草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阐述了格萨尔史诗口头与书面文本不断互动的宏大叙事传统。魏宏远教授(兰州大学)讨论了明初民族政策、明代士人的民族观及明代诗文中的民族情感认同等问题。此外,彭超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李瑛教授(云南师范大学)、鲁竹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龙成松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等针对当代藏彝文学中的故乡书写、中缅景颇族小说比较、满汉词人交游、李白与白居易民族争议等具体问题进行论述。

(三)关于中国文学的传承与地方发展问题。李遇春教授(武汉大学)对中国文学走向新旧对话、古今融合之际如何撰写《中国现代旧体诗词编年史》展开思索。胡全章教授(河南大学)、周文副教授(四川大学)关注清末民初易代之际中国文学的传承发展问题。马旭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了刘咸炘对传体文文章学传统的取舍扬弃和对新传记文学思想的吸收借鉴。多洛肯教授(西北民族大学)研究了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民汉文化的交融情况。李锋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学)以云南诗歌总集《滇南诗略》为例分析了乾嘉时期云南诗学的面貌。房锐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罗维斯副教授(南开大学)关注《巴蜀》、“大河小说”等巴蜀地区的文学史料。

(四)关于古代文学史料的讨论。普慧教授(四川大学)认为汉武帝立太学和张骞出使西域应该视作“中古”的起点。曹建国教授(武汉大学)通过与相关出土文献的比照总结了王念孙《读书杂志》的成就得失。孙尚勇教授(四川大学)考论了谶纬年代及早期形态。林甸甸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了祝告话语的核心结构及其书面形式的凝结过程。李瑄教授(四川大学)挖掘了清初遗民僧诗的情感与价值。范春义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梳理了《天净沙·秋思》的经典化过程。此外,陈绪平副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曹胜高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彭燕研究员(杜甫草堂博物馆)、罗鹭教授(四川大学)、朱曦林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分别对《秦风》、《九歌·东君》、赵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中州集》、姚鼐《述庵文钞序》等具体史料进行了细致的考辨。

(五)关于现当代文学史料的讨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其一,针对史料进行考辨整理。如彭林祥教授(广西大学)对《文化苦旅》版本的考察、赵晓涛(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对许承尧致林思进信札的整理释证等。其二,围绕具体作家作品展开。段美乔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厘清围绕《日出》“戏剧二版”的诸多疑问,并由此探讨新文学作家五六十年代修改本的文化史意义。李跃力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通过《生活日记》填补“茅盾在新疆”的历史空白。陈思广教授(四川大学)、杨华丽教授(重庆师范大学)、龚明德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等分别对万国安、萧红、流沙河等作家进行了考论。其三,思考史料利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刘福春教授(四川大学)分享了他从事新文学史料研究四十年的经历与思考。张武军教授(西南大学)通过对1927年文学与历史的研究提出了文献史料的限度性问题。廖久明教授(乐山师范学院)阐述了整理民国文献时他对标点符号的处理原则。

(六)对域外汉学及域外汉籍的研究与利用。刘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关注美国汉学家本杰明·艾尔曼的明清科举研究。吕肖奂教授(四川大学)阐述了高丽义天与宋教禅律各宗的深度交流情况。佟亨智博士后(山东大学)对日藏赣州本《文选》进行了研究。刘玉珺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对越南汉喃研究院所藏《仓山诗话》进行了分析。

供稿:王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