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简报
(2017年6月·总第159期)
中心首届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
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首届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15 人于 2017 年春季学期顺利毕业。毕业学生的姓名、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如下:
 
  
   
    序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联合指导教师  | 
    
  | 
   
   
    
  | 
    
  | 
    
  | 
    
  | 
    
  | 
   
   
    1  | 
    贺雨潇  | 
    魏晋与北朝文人雅集——文学创作的  | 
    杨煦生(北京大学)、徐新建(四川大学)  | 
    
  | 
   
   
    文人群体性研究  | 
    
  | 
   
   
    
  | 
    
  | 
    
  | 
    
  | 
   
   
    
  | 
    
  | 
    
  | 
    
  | 
    
  | 
   
   
    2  | 
    李冬梅  | 
    表述理论下汉语“白”的研究  | 
    杨煦生(北京大学)、徐新建(四川大学)  | 
    
  | 
   
   
    
  | 
    
  | 
    
  | 
    
  | 
    
  | 
   
   
    3  | 
    谢芳  | 
    燕行朝使眼中的中国清朝关帝崇拜  | 
    汤晓青(中国社科院)、梁昭(四川大学)  | 
    
  | 
   
   
    
  | 
    
  | 
    
  | 
    
  | 
    
  | 
   
   
    4  | 
    韦玲美  | 
    广西六塘壮话副词研究  | 
    毛巧晖(中国社科院)、梁昭(四川大学)  | 
    
  | 
   
   
    
  | 
    
  | 
    
  | 
    
  | 
    
  | 
   
   
    5  | 
    陈肯  | 
    汉日“上、中、下”方位词对比与偏  | 
    叶舒宪(上海交大)、梁昭(四川大学)  | 
    
  | 
   
   
    误分析——基于 HSK 资料库  | 
    
  | 
   
   
    
  | 
    
  | 
    
  | 
    
  | 
   
   
    
  | 
    
  | 
    
  | 
    
  | 
    
  | 
   
   
    6  | 
    史晶晶  | 
    商务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研究  |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中国社科院)  | 
    
  | 
   
   
    李菲(四川大学)  | 
    
  | 
   
   
    
  | 
    
  | 
    
  | 
    
  | 
   
   
    
  | 
    
  | 
    
  | 
    
  | 
    
  | 
   
   
    7  | 
    叶童  | 
    二语教学中的汉泰常用副词对比及偏  | 
    刘大先(中国社科院)、银浩(四川大学)  | 
    
  | 
   
   
    误分析  | 
    
  | 
   
   
    
  | 
    
  | 
    
  | 
    
  | 
   
   
    
  | 
    
  | 
    
  | 
    
  | 
    
  | 
   
   
    8  | 
    谭琪  | 
    在华美国儿童的汉语课堂安全感研究  | 
    徐艺乙(南京大学)、李春霞(四川大学)  | 
    
  | 
   
   
    
  | 
    
  | 
    
  | 
    
  | 
    
  | 
   
   
    9  | 
    王超  | 
    大陆与台湾口语中“但”和“但是”  | 
    钟进文(中央民大)、银浩(四川大学)  | 
    
  | 
   
   
    语用功能对比研究  | 
    
  | 
   
   
    
  | 
    
  | 
    
  | 
    
  | 
   
   
    
  | 
    
  | 
    
  | 
    
  | 
    
  | 
   
   
    10  | 
    李云飞  | 
    藏族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研究  | 
    罗庆春(西南民大)、梁昭(四川大学)  | 
    
  | 
   
   
    
  | 
    
  | 
    
  | 
    
  | 
    
  | 
   
   
    11  | 
    张馨雅  | 
    字本位原则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 
    曾明(西南民大)、李菲(四川大学)  | 
    
  | 
   
   
    ——以移动学习软件为例  | 
    
  | 
   
   
    
  | 
    
  | 
    
  | 
    
  | 
   
   
    
  | 
    
  | 
    
  | 
    
  | 
    
  | 
   
   
    12  | 
    白洁  | 
    呼伦贝尔方言词汇及其导入对外汉语  | 
    龚鹏程(北京大学)、李菲(四川大学)  | 
    
  | 
   
   
    教学研究  | 
    
  | 
   
   
    
  | 
    
  | 
    
  | 
    
  | 
   
   
    
  | 
    
  | 
    
  | 
    
  | 
    
  | 
   
   
    13  | 
    李云飞  | 
    西藏地区藏族中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的  | 
    李光一(延边大学)、梁昭(四川大学)  | 
    
  | 
   
   
    偏误分析  | 
    
  | 
   
   
    
  | 
    
  | 
    
  | 
    
  | 
   
   
    
  | 
    
  | 
    
  | 
    
  | 
    
  | 
   
   
    14  | 
    潘超  | 
    中泰短期汉语教学教材对比分析  | 
    罗庆春(西南民大)、李春霞(四川大学)  | 
    
  | 
   
   
    
  | 
    
  | 
    
  | 
    
  | 
    
  | 
   
   
    15  | 
    查汗  | 
    蒙汉语言接触研究——以新疆和静县  | 
    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大学)  | 
    
  | 
   
   
    蒙古语为例  | 
    银浩(四川大学)  | 
    
  | 
   
   
    
  | 
    
  | 
    
  | 
   
  
 
 
三年校内外老师联合指导,为学生提供了跨校际的学术资源和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体现了师资团队的协同优势,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秘书处 
2017 年 6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