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9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变文全集”(14ZDB095)结项鉴定会于成都祥宇宾馆召开。应邀参加鉴定会的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跃进教授(学部委员)、清华大学刘石教授、西华师范大学伏俊琏教授、四川大学文科讲座教授李国英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李小荣教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徐俊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蒋冀骋教授。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委托,四川省社科联规划评奖处处长谢莲碧、干部涂海燕,代表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莅会指导。四川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超教授、四川大学社科处处长熊林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罗鹭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剑平教授、副所长孙尚勇教授、顾满林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刘亚丁教授、曾玉洁老师、王冉老师,四川大学社科处项目评奖处刘孝利科长;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负责人刘明及编辑汪煜、田苑菲,课题组成员浙江大学张涌泉教授、秦桦林副教授,复旦大学张小艳教授、四川大学计晓云副研究员等三十余人参加会议。

与会学者合影
四川省社科联规划评奖处处长谢莲碧主持会议,代表四川省社科规划办对项目首席专家项楚先生表达深切的怀念,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四川社科工作和四川省社科规划办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恳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并预祝鉴定会圆满召开。

谢莲碧处长主持并致辞
四川大学副校长刘超教授代表四川大学致辞,对项楚先生为川大文科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致敬,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四川大学敦煌学发展的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刘超教授指出:四川大学在敦煌学研究领域有着非常深厚的学术传统,项楚先生四十余年的潜心研究,不仅为川大在国际敦煌学界赢得了话语权,更令国外自诩为“敦煌学在外国”的学者深深折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项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奠定的敦煌学研究传统,仍将在他培养的弟子中传承发展,希望课题组借此机会虚心向各位专家请教,不断完善结项成果,为敦煌文献整理新范式的开创与践行、川大文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贡献力量。

刘超教授致辞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罗鹭教授代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以及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罗鹭教授说:项楚先生的遽然离世是课题组永久的遗憾,更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巨大损失。《敦煌变文全集》这部书稿,就是对项楚先生的最好怀念和告慰。项先生在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座令人景仰的学术丰碑。2014年,项先生申报“敦煌变文全集”重大项目,完全是为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让川大敦煌学的学脉永远延续下去。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他特别提到课题组成员在项先生和张涌泉教授的指导下,逐字逐句地校对敦煌变文写本,搜集和汇总现存可知的所有研究成果,一字一句地推敲大量疑难字词的经历。十年来,各子课题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虽然相隔数千里,但彼此同心,互相切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完成了既定的研究任务。希望《敦煌变文全集》能够成为突破性、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为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和推进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罗鹭教授致辞
鉴定会第二阶段为专家评议环节,由专家组组长蒋冀骋教授主持。正式开始前,蒋教授提议全体起立,为项楚先生默哀一分钟。然后由子课题负责人张涌泉教授代表课题组从《敦煌变文全集》的编撰背景、目标与愿景、结项成果等三方面,对项目的执行情况作了全面的汇报。(一)编撰背景:1920年,王国维在《东方杂志》第十七卷发表《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一文,揭开敦煌变文研究的序幕。一百多年以来,变文的整理研究是敦煌学研究中最热门且成绩最突出的领域之一。但由于敦煌图版资料刊布的滞后,变文整理本存在着写本收集不全、定名欠妥、校注不周等种种不足。近二十余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收藏的敦煌文献图版基本上都已公布,推出一部集写卷和整理成果之大成,并附载高清彩色图版的敦煌变文全集的时机已然成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十多年前,在项楚先生的指导下,课题组开启了新一代敦煌变文全集的编撰工作。(二)目标与愿景:课题组在《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校注》等变文整理本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公私收藏机构所藏敦煌文献进行全面调查,共收录114篇变文、319号写本。其中,新增变文26篇,共46号,包括此前未见的《佛说如来八相成道经变文》《释迦牟尼成佛变文》等新的篇目;新增变文异本84号;缀合变文残卷27组,共87号。目前敦煌写本影印出版物大多是黑白图版,印刷效果欠佳,朱笔批注在黑白影印的图版中字迹暗淡,甚至全无踪迹。为此,课题组克服重重困难,耗巨资购买了所有变文写本的彩色照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课题组基本实现了立项之初设定的三个目标:1.全彩印图文对照,开创敦煌文献整理的新范式;2.集变文写本和研究成果之大成,创建敦煌文献整理的新规范;3.精校详注,打造敦煌写本文献高质量整理的标杆。(三)结项成果:《敦煌变文全集》书稿一部,共约450万字,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文本校注,共八卷,外加附录一卷;下编为彩色图版,总计八卷。本书收入所有敦煌变文写本,并汇集前贤的整理校释成果,汇校汇注,同时附列全部彩色图版,是一部真正的图文对照的敦煌变文“全集”。

与会专家学者集体为项楚先生默哀

张涌泉教授作结项报告
伏俊琏教授认为《敦煌变文全集》最大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变文写本搜集殆尽,写本由《敦煌变文集》的187件增加到319件,篇目也由原初的87篇增加到114篇,对敦煌写卷作了全面的清理,披沙拣金,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集”。第二,精校精注,本学术团队是敦煌变文字词释读的行家里手。《全集》纠正前人讹误,辨明疑难俗字,阐明字词得义之由,言中肯綮,新见迭出。本成果是“变文”发现一百多年来整理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未来很长时间难以整体超越的学术高峰。

评审专家伏俊琏教授发言
李国英教授指出敦煌变文的整理研究有三难:一是写本的形式,识字难;二是变文的文体,得义难;三是研究前无所承,开路难。项楚先生领衔的学术团队突破这三大障碍,在全面搜集、系统整理既有成果的基础上,逐字、逐词梳理前贤录文、校勘、释义等方面的成果,为每一个疑难字词整理出研究成果的谱系,并加以按断,是敦煌变文文本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了敦煌变文整理的最高成果,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也为文学、民俗、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审专家李国英教授发言
徐俊教授指出本成果体现了深厚的学术积累,是系统性整体性的专精之作。本成果全面搜集了现已刊布的敦煌变文写卷,又将百年来敦煌变文研究的成果汇于一编,具有双重的集成性。本成果首次采用高清彩图与变文录校注释对照出版的新范式,是“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徐教授强调变文是敦煌文学的代表体裁,对文学、语言学、文献学等学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敦煌变文全集》的出版,将对敦煌文学、文化的研究、弘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评审专家徐俊教授发言
刘石教授认为本项目首席专家项楚教授是国际著名的顶尖敦煌学家,其弟子张涌泉教授亦是一流的敦煌学者,团队中一流学者众多,用11年时间完成《敦煌变文全集》这部巨著,其成果可用新(体例)、全(搜罗)、精(校注)三字概括。项目组最初设定的目标和愿景——打造敦煌写本文献高质量整理标杆,引领敦煌文献整理的新规范——已经完全达到,必将成为敦煌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诸多学科共同受益的典范之著。

评审专家刘石教授发言
李小荣教授认为本项目做到了严格意义上的“全集”整理,在文本精校详注方面,克服了戴震所说的“三难”(淹博难,精审难,识断难),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文献汇集之广,二、撰写体例之新,三、审辨识断之确。该项目把题解、图文对照、录文汇校有机地统合在一起,既展示了团队成员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研究历程,又便于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或给读者提供了新思路,实现了作者、读者与文本的多维互动。结项成果真正达成了“打造新一代的敦煌变文全集”的学术目标,具有重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评审专家李小荣教授发言
刘跃进教授用“第一流的团队,集大成的巨著,大众化的需要”这三句话,对本项目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敦煌变文全集》是几代学人艰辛整理、潜心研究的结晶。本成果集变文写本、前贤研究成果及体例的大成,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刘教授指出《敦煌变文全集》的出版,既是当前我们国家需要的学术大众化、文学大众化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又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这一宏伟目标的鲜活范例。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新资料,推进三大体系的建设。

评审专家刘跃进教授发言
蒋冀骋教授认为本项目成果有全、新、精三个特点,反映了课题组严谨、创新以及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从文字、语言、词义、语法等角度校注变文,方法严谨;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既汇集前贤的校注,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为长者讳,不为自己讳,既敢批评前人,也敢批评自己,唯真理是求。蒋冀骋教授对诸位专家的评议作了总结。

评审会专家组组长蒋冀骋教授发言
张涌泉教授对专家组提出的校释条目的打磨、创建《敦煌变文全集》字词索引以及简明版《敦煌变文全集》出版等问题,一一作了回应。
专家组对“敦煌变文全集”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经过认真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结项鉴定,建议给予“优秀”等级。
最后,四川省社科规划评奖处干部涂海燕对鉴定会做了总结。她说,从“敦煌变文全集”丰硕的结项成果,不难看出项楚先生带领的课题组的辛苦付出;在座七位专家对成果给予了一致的高度评价,并提出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专家们对鉴定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对课题组做出的贡献致以深深的敬意;项楚先生泉下有知,定会对专家组给予的高度评价和大家对他的敬重和缅怀感到欣慰。她还对四川大学社科处、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的专家教授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中华书局能做好结项成果的后续出版及宣传工作。最后,祝贺“敦煌变文全集”结项鉴定会顺利完成!

涂海燕干部总结
散会前,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负责人刘明老师以初步排版的《敦煌变文全集》上、下编第一卷《伍子胥变文》为例,介绍了这部著作的排版形式,并借此机会向各位专家教授征集排版建议。与会专家教授与刘明老师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伏俊琏等教授提出了多种排版形式并存,以适应不同读者群体的建议;徐俊教授举例说明这套书排版设计时,要将方便学界征引考虑进来,出版后让学界能够形成征引这部书的共识等。会议在热烈融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刘明老师介绍《敦煌变文全集》排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