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所动态 > 工作简报 > 正文

会通雅俗 融贯古今

发布时间 : 2020-07-13 09:06    点击量 :

     从2000年到2020年,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走过了20年!这2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20年,也是哲学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的20年。在时代的大潮中,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以历时性的俗文化为研究对象,以传世和出土的文献为依据,会通雅俗、融贯古今,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构建了中国俗文化研究的新体系,成为享誉中外的俗文化研究重镇和高地。

  “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俗文化领域深耕细作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翼,俗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迫切需要重新审视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以便对俗文化进行更深广的开掘。有鉴于此,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应运而生。

  研究所先后设立俗文学、俗语言、俗信仰、民俗人类学4个研究方向,立足俗文化,以期深入考察民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俗文学方向 以隋唐五代俗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尤以敦煌俗文学文本为重点,诠定音字,详覈文旨;孤明先发,群理尽妙。该研究方向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变文全集”“中国古代音乐文学通史”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在歌谣、讲唱、俗赋、戏剧、宝卷、弹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汉语佛教文学研究位于世界前列。代表著作有项楚、张勇《唐代白话诗派研究》等。

  ——俗语言方向 以历代笔记小说、佛道典籍中的俗语字词以及四川方言俗语为研究对象,追根溯源,探微揭橥。该研究方向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以来西南官话区地方志方言俗语集成”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禅籍俗语言研究”“禅宗灯录文献语言研究”“汉魏六朝道教典籍词汇研究”“六朝道经韵部研究”等。代表著作有俞理明《东汉佛道文献词汇新质研究》等。

  ——俗信仰方向 以本土神祇、外来佛神、菩萨及居士信仰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来龙去脉,揭示民众信仰心理。该研究方向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佛教与唐宋民间社会研究”等。代表著作有何剑平《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等。

  ——民俗人类学方向 以西南多民族民俗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学视野和方法为手段,探究其多元文明的“活化石”意义。该研究方向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藏彝走廊的民俗文化遗产研究”“西南多民族生死观与民俗考察研究”等。代表著作有徐新建《多民族国家的文学与文化》等。

  “立根原在破岩中”——学科综合 雅俗会通

  中国俗文化研究涵盖面广,涉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艺术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建所伊始,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就注重打通多学科之间的壁垒,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俗文化的现象;又精于深耕细作,形成了“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学风。例如《王梵志诗校注》《寒山诗注》等著作,看似属于文本微观研究,而其揭示之问题实则具有思想史、文学史、语言学史、宗教史等多学科的学术意义。

  历时性的俗文化主要存在和流行于民间大众,不登大雅之堂。俗文化研究不单单是对单一现象的梳理和考察,而是在与雅文化的观照中,发现其有别于雅文化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特点。历时性的俗文化往往是雅文化的源头之水,有些则直接演变为一个时代经典文化的范本和代表,例如唐宋词、明清戏剧和小说等。历史事实说明,雅文化和俗文化是互渗互动的,也是相互转化的。在社会生活中,俗文化保持着活跃、易变、新鲜和时代性的特征,在内容上远比雅文化丰富多彩。其传播方式以口头说讲为主、书写为辅。其语言载体则是平民喜闻乐见的白话或个性化的语言。因此,大量原生态的俗文化资料往往很难保存下来。一个有效的研究路径是运用古典文献学的方法,结合现代学术观念,融汇雅俗,以俗释雅,以雅解俗,俗雅互证。

  植根于近代蜀学研究方法,熟参四部典籍,精于校勘、考据、注释,精准诠释文本要义,是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的研究特色。俗文化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容易导入价值判断而取代学术还原。该所学人皆能有意识地避免这一主观倾向。项楚先生领衔的学术团队坚持这一宗旨,取得了具有典范意义的效应。9卷11册的《项楚学术文集》,以敦煌俗语言、文学及信仰为核心,洞幽察微,旁征博引,笼罩旧说,妙有新论,为人们展示了中古后期民众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面,构建了一个雅俗会通的广泛知识体系。在团队成员中,郑阿财的敦煌佛教文学研究、周裕锴的唐宋禅宗文学研究、张弘(笔名普慧)的中古佛教文学研究、何剑平的大众佛教讲唱艺术研究、俞理明的佛道藏俗语词汇研究、雷汉卿的禅籍俗语词研究、谭伟的禅典文献语言研究等,都体现了这一学术宗旨。

  20年来,该所出版专著1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国内顶尖期刊以及SSCI、A&HCI检索期刊等发表论文近900篇,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为有源头活水来”——继承蜀学传统 兼具世界眼光

  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成员团队深谙传统经典文献,注重经典传承。《苏轼全集校注》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王红与谢谦领衔的“中国诗歌艺术”、雷汉卿领衔的“中华文化”,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谢谦、王红分别获得四川大学首届和第六届“卓越教学”一等奖。

  立足华夏,放眼世界。20年来,该所在坚持蜀学传统的同时,极为重视吸收国际学术研究的新思路和新理念,并注重与海外学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一是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重视。旧蜀学对俗文化多有忽略,而该所则以俗文化为基本研究对象,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倡导的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源自西方民俗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以及对少数族群的关注,在中国俗文化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俗文化现象不仅留存于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而且潜存于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中。寻访口述、田野调查、探寻“集体无意识”的文化遗传,是当今俗文化研究的另一条理路。因此,该所迅速设置了民俗人类学方向,致力于多民族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研究与保护。

  二是注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该所主攻方向之一就是研究和推进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其“十三五”规划的主攻方向“中国民俗与宗教多元文化研究”就充分注意到了国家文化战略中“走出去”的要求。其中,两个重大项目的选题“中国民间法华信仰及其东传”“宋元禅林文学及其东传研究”,均涉及历史上佛教俗文化现象及其东传。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积极参与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双一流建设项目历时性的基础研究,体现了该所的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传播的世界眼光。

  三是对国际学术交流的充分重视。该所鼓励研究人员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学术的前沿动态。截至目前,该所与欧、美、日、韩、俄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的6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交流130余次;与比利时根特大学、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博士生的联合培养方面更加强化了合作的力度;该所引进敦煌学家郑阿财教授,聘请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东方学会(AOS)原会长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为客座教授。该所主办的《中国俗文化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新国学》《文学人类学研究》4种学术集刊,成为国内外学者交流学术成果的重要园地。

  “不尽长江滚滚来”——俗文化研究形成川大学派

  20年历程,20年辉煌。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坚定信念、勇于探索、甘坐冷板凳、扎实夯基,不为时流而动,坚持还原历时性的俗文化现象,实事求是地构建俗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为我国新时期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养分。

  20年的发展,该所滋兰树蕙、立德育人,培养出一大批俗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截至目前,该所培养博士研究生3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700人、出站博士后30余人;研究所的专兼职人员以及毕业的学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学者,在俗文化研究领域逐渐汇集成川大学派。

  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对学科的精细划分,带来了各学科的巨大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壁垒森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知识堆积式的学术生产越来越像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而渐渐失去了思想的深度、灵魂的厚重及实践的意义。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催生着新的学术潮流:在多学科知识结构的营造上,打破学科畛域,融会贯通;思想与学术并重,理论与实践互动,势在必行。积极参与推进新时期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研究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现实重任。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将顺应这样的潮流,在未来的建设中,迈出坚实厚重的步伐!

  (苏文/供稿)